专利名称:一种球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人们对于体育运动趣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球类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大类,能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之余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历来备受人们青睐。然而,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球类运动的开展也收到了制约,如何高效利用球场的空间资源也成了需要人们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此外,现有球类运动的比赛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球类运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场系统,能够增强体育比赛的趣味性,提高场地资源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球场系统,该球场系统包括球场以及分别设于球场相对的两端的端线球门装置,球场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至少
设置有一边线球门装置。其中,边线球门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球门和第二球门、以及贯通第一球门和第二球门的通道。其中,边线球门装置还包括顶盖、外挡墙和内挡墙。第一球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柱和第二门柱;第二球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门柱和第四门柱,第二门柱和第三门柱相邻设置。顶盖分别与第一门柱、第二门柱、第三门柱以及第四门柱的上端相连接;外挡墙分别与第一门柱、第四门柱和顶盖相连接;内挡墙分别与第二门柱和第三门柱相连接。顶盖、外挡墙和内挡墙相配合形成通道以贯通第一球门和第二球门。其中,边线球门装置进一步包括底板,底板设于通道的底部且底板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球门和第二球门相连接。其中,底板相异于两端部的中部向顶盖凸起设置以高于两端部,使底板呈斜坡状,以将进入通道内的球类引导回球场内。其中,顶盖、外挡墙、内挡墙和/或底板为网状结构、透明弹性板状结构或非透明弹性板结构。其中,边线球门装置设置于球场的侧边上或悬空设置于球场的侧边上。其中,球场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空中球门装置,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球场中央的上方和/或端线球门装置的上方。其中,空中球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设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圆环形球门,其中,圆弧形球门为一个或紧邻设置的两个。其中,球场系统还包括笼罩,笼罩与球场系统相匹配以将球场系统设置于笼罩内。
其中,球场系统还包括空中球门装置,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球场中央的上方。其中,球场系统还包括空中球门装置,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端线球门装置的上方。其中,球场系统用于足球运动、手球运动、曲棍球运动、篮球运动或冰球运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球场异于两端线球门的侧边上设置一边线球门装置,实现了一块球场可以举办多种体育比赛的目的,大大地提高了球场的利用率。此外,通过本发明以及与之相关的游戏规则,能够丰富体育比赛的运动形式,大大增强体育比赛的趣味性。
图I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图I所示的球场系统的边线球门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球场系统的边线球门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球场系统的主视图;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俯视图;以及图7是图6所示的球场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I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球场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端线球门装置11、边线球门装置12以及球场13。端线球门装置11分别设置于球场13的两端,可以采用正式比赛所用的足球门或手球门,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球门,在此不作限定。球场13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边线球门装置12。本实施例中的边线球门装置12为一对且居中设置于球场13的两侧边。当然,边线球门装置12的个数以及每一个边线球门装置12摆放的位置可以根据球场系统的设计而定,在此不作限定。以上所述为球场系统的整体布局,下面结合图2和图3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边线球门装置12的具体结构。图2是本实施例球场系统的边线球门装置12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球场系统的边线球门装置12的俯视图。边线球门装置12包括第一球门121、第二球门122、顶盖123、外挡墙124、内挡墙125、底板126以及挡板127。其中,顶盖123、外挡墙124、内挡墙125、底板126以及挡板127等可以为网状结构、透明弹性板状结构或非透明弹性板结构,譬如网和钢板等,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改变,在此不作限定。具体来说,第一球门121包括第一门柱1211和第二门柱1212 ;第二球门122包括第三门柱1221和第四门柱1222,其中,第二门柱1212和第三门柱1221相邻设置。第一门柱1211、第二门柱1212、第三门柱1221以及第四门柱1222可由钢等具备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其具体材料在此不作限定。顶盖123设置于第一球门121和第二球门122上方,分别与第一门柱1211、第二门柱1212、第三门柱1221以及第四门柱1222的上端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夕卜挡墙124设置于第一球门121和第二球门122的后方,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门柱1211、第四门柱1222连接,其远离地面的一侧与顶盖123相连接。外挡墙124与顶盖123、第一门柱1211和第四门柱1222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内挡墙125设置于第一球门121和第二球门122之间,其两侧分别与第二门柱1212和第三门柱1221相连接,其上方与顶盖123相连接。内挡墙125与第二门柱1212、第三门柱1221以及顶盖123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值得一提的是,顶盖123、外挡墙124和内挡墙125相配合形成一通道(未标示),该通道贯通第一球门121和第二球门122。比赛用球可以经由该通道在第一球门121与第二球门122之间自由贯穿。底板126设置于边线球门装置12的底部,其中部向顶盖123凸起设置并呈斜坡 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确保球不会滞留于边线球门装置12内。进入边线球门装置12的球总会第一时间从第一球门121或第二球门122流回球场内,从而确保了比赛的流畅性。底板126靠近外挡墙124的一侧与外挡墙124底部相连接,其靠近第一球门121和第二球门122的部分分别与第一门柱1211、第二门柱1212、第三门柱1221以及第四门柱1222的下端相连接,其中,以上连接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焊接等方式,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在此均不作限定。挡板127设置于边线球门装置12靠近球场的一侧,其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加边线球门装置12靠近球场一侧的面积。当有球击中挡板127时,球会被反弹回球场内,比赛将继续进行。挡板127的设置能更大程度上确保比赛的流畅进行。挡板127的具体形状及其与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方式在此均不作限定。以上所述为本实施例球场系统的整体布局及其边线球门装置12的具体结构,其中,该球场系统可以用于足球运动、手球运动、曲棍球运动、篮球运动或冰球运动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同时含有边线球门装置12和端线球门装置11的多目标、多层次乃至全空域、立体攻防的球类运动的博弈形式,将使运动场景与博弈场面更富生气、更加精彩,也更能准确地间接体现当代军事等博弈文化的新形态与新境界;由于其还能够使更多的人同时参与到有限设施空间之中的运动与游戏、锻炼与博弈,故其将具有更大的体育、文化及产业价值。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俯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球场系统的主视图。本实施例球场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球场(未标示)、端线球门装置21、边线球门装置22以及空中球门装置23。本实施例中端线球门装置21和边线球门装置22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的端线球门装置和边线球门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空中球门装置23。空中球门装置23包括分别立于球场24两侧边的第一支撑柱231和第二支撑柱232,还包括分别连接第一支撑柱231和第二支撑柱232的连接带234以及设置于连接带234上的圆环形球门233。具体来说,第一支撑柱231、第二支撑柱232由钢等结构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其固定方式在此不作限定。连接带234可以由塑料或其他弹性材料制成,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柱231和第二支撑柱232连接,其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定。圆环形球门233为两个依序连接的圆环,其可以在连接带234上居中设置,也可以根据空中球门装置23的设计而设置在连接带234其他的位置。当然,空中球门装置23上的圆环形球门233也可以换成贯穿式的边线球门装置22或者其他结构的球门,只需确保球可以从空中球门装置23上穿过,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值得注意的是,空中球门装置23也可以设置于端线球门装置21或边线球门装置22的上方,又或者是球场侧边的任意位置上,其具体位置在此不作限定。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相对于上一实施例而言增加了一空中球门装置23,比赛中进攻方的进攻目标将更多,比赛精彩程度将大大提高。下面结合其中一些游戏规则对上述的一个或两个实施例的球场系统进行描述。 首先,攻方在发球时及后场控球的情况下,将可同时面对中场两侧的边线球门装置22、前场的端线球门装置21以及空中球门装置23,当比赛场地不是很大时(如不大于半个11人标准足球场等情况),控球与触球的攻防球员可直接射击守方的上述的多个球门,形成不出国门(在本方后场)可全(空)域打击敌国诸多核心目标的态势与威慑,为应对如此可能的全空域打击与威胁,守方不得不将部分兵力定设或游击于前场端线球门装置21前以及中场的左右边线球门装置22前,从而使其机动球员的数量减少,无法或很难实现对于攻防的一对一盯防,攻防也很容易在后场创造出以多对少的攻击局面,如此、经过一定的传球转换、穿插配合等,攻方将能够在较佳的角度与位置,在守方无法严重干扰的情况下,适机快速攻击各球门,特别是空中球门装置23 ;如果守方对攻防进行几乎一对一的全面盯防,使攻方难以对空中球门装置23进行方便的有效打击,则守方的端线球门装置21、左右边线球门装置22前的黄金防守区必将空虚,攻方则可选择闪击左右边线球门装置22或长驱直入攻击前场的端线球门装置21的战术,创造击敌地面目标得分的战绩。总之,实现控球及进行后场控球,就会对守方造成极其不利局面,控球为王-控球能力很容易转变成攻击能力与得分能力,当然精准的攻击能力、被干扰情况下的精准攻击能力、运动中创造机会及把握瞬间机会高效攻击的能力亦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其次,当攻方在前场控球后,即可选择直接攻击对方的端线球门装置21,又可以选择回传至后场再攻击边线球门装置22的战术,守方同样不易很好地实现高效的防守,总之,无论在前场还是后场,控球权即球场与战场的主动权,对于博弈双方始终至关重要。由于打入两侧的边线球门装置22后,攻方拥有在前场继续控球、继续攻击(或直取对方端线球门装置21或回传攻击对方的边线球门装置22)从而创造连续得分的机会,故在许多情况下攻方会倾向于选择优先攻击边线球门装置22的战略。由于端线球门装置21为非贯穿式球门,被打入的一方将获得发球与控球权从而获得反攻击对方的巨大机会。为对上述两种情况有所平衡,可规定打入端线球门装置21的得分高于打入边线球门装置22的得分,从而使对于端线球门装置21的攻防变得同样重要与精彩。综合上述情况可考虑规定打入边线球门装置22得一分、打入端线球门得三分,自摆乌龙时对方的得分情况可与上述规定相同。当然,也可考虑其它差异得分的规定与方案。为避免双方堵在边线球门装置22前反复直接反击使球无法击出边线球门等情况的发生,在地面设置的边线球门装置22系统之前设扇形等形式的边线球门禁区-攻击转换区当攻方球员将球由攻方一端打入、并从守方一端打出后,若守方球员先触球,则不可以将落入上述禁区内的球直接打回该边线球门装置22中,否则进球无效,且可由攻方重新获得发球权。守方需先将球传出上述边线球门装置22禁区之外才能攻击该侧的边线球门装置22,但其可以直接攻击另一侧的边线球门装置22等球门而实现得分。若原来的攻方队员先触球后守方队员再触球乃至控球,则可以直接在该边线球门装置22禁区内将球直接反攻入该侧的边线球门装置22,从而实现直接的快速反攻与得分。上述同时含有边线、端线及空中等球门装置的多目标、多层次乃至全空域、立体攻 防的球类运动的博弈形式,将使运动场景与博弈场面更富生气、更加精彩,也更能准确地间接体现当代军事等博弈文化的新形态与新境界;由于其还能够使更多的人同时参与到有限设施空间之中的运动与游戏、锻炼与博弈,故其将具有更大的体育、文化及产业价值。实施例三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俯视图,图7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球场系统的主视图。本实施例中,球场系统包括但不限于球场(未标示)、端线球门装置31、边线球门装置32、空中球门装置33以及笼罩34。由于端线球门装置31、边线球门装置32和空中球门装置33的结构已经在上文中作了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做赘述。笼罩34可由网状结构、透明弹性板状结构或非透明弹性板结构制成,笼罩34与上一实施例所述的球场系统相匹配以将球场系统设置于笼罩内。笼罩34的设置可以确保球碰到笼罩34后重新落回球场内,保证了比赛的连贯性。不难理解,相比较于本发明上述两个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采用了笼罩34的设置,减少了比赛用球飞出场外的次数,使得比赛可以更加连贯地进行。由于本实施例的游戏规则已经在上文作了详细的说明,故在此不作赘述。上述同时含有边线、端线及空中等球门装置的多目标、多层次乃至全空域、立体攻防的球类运动的博弈形式,将使运动场景与博弈场面更富生气、更加精彩,也更能准确地间接体现当代军事等博弈文化的新形态与新境界;由于其还能够使更多的人同时参与到有限设施空间之中的运动与游戏、锻炼与博弈,故其将具有更大的体育、文化及产业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场系统,所述球场系统包括球场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球场相对的两端的端线球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场相对的两侧边分别至少设置有一边线球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线球门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的第一球门和第二球门、以及贯通所述第一球门和所述第二球门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线球门装置还包括顶盖、外挡墙和内挡墙 所述第一球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柱和第二门柱; 所述第二球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门柱和第四门柱,其中,所述第二门柱和所述第三门柱相邻设置; 所述顶盖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柱、第二门柱、第三门柱以及第四门柱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外挡墙分别与所述第一门柱、所述第四门柱和所述顶盖相连接; 所述内挡墙分别与所述第二门柱和所述第三门柱相连接; 其中,所述顶盖、所述外挡墙和所述内挡墙相配合形成所述通道以贯通所述第一球门和所述第二球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线球门装置进一步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通道的底部且所述底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球门和所述第二球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相异于所述两端部的中部向所述顶盖凸起设置以高于所述两端部,使所述底板呈斜坡状,以将进入所述通道内的球类引导回所述球场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所述外挡墙、所述内挡墙和/或所述底板为网状结构、透明弹性板状结构或非透明弹性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线球门装置设置于所述球场的侧边上或悬空设置于所述球场的侧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球场系统,所述球场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空中球门装置,所述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所述球场中央的上方和/或所述端线球门装置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场系统还包括笼罩,所述笼罩与所述球场系统相匹配以将所述球场系统设置于所述笼罩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场系统还包括空中球门装置,所述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所述球场中央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场系统还包括空中球门装置,所述空中球门装置设置于所述端线球门装置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场系统用于足球运动、手球运动、曲棍球运动、篮球运动或冰球运动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球场系统,该球场系统包括球场以及设于球场相对两端的端线球门,球场系统在相异于端线球门的两侧边至少设置有一对边线球门装置。本发明能够增强体育比赛的趣味性,提高场地资源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A63B63/00GK102824732SQ2012102957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张家祥, 孟杰 申请人: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