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08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娱乐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健身运动中来,蹦蹦杆作为一种健身和趣味性的器械走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它可以使四肢协调、锻炼关节各等、且价格便宜,不受运动场地的限制。蹦蹦杆的最上部是横向的把手,下部是与把手相垂直连接的杆体,在杆体上套脚踏板和弹簧,随着手脚的并动达到运动的目的。人的体重一般在几十千克左右,在运动时会产生大量能量,但是人们在使用蹦蹦杆活动时付出的大量能量没有得到 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可回收能量的蹦蹦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最上部是把手,把手的中间部位垂直连接杆体的上端,杆体的下部套有脚踏板和弹簧,杆体的下端连接脚座,杆体的上端部位设置显示屏,杆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电子控制单元、蓄电池和整流器;脚踏板和弹簧之间设有压电块;弹簧的上端连接压电块、下端压靠在脚座上;压电块依次串接接整流器、蓄电池和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屏。本实用新型将压电块的位置设在脚踏板的下方,在运动过程中压电块可以得到更大的压力,能充分地回收利用使用蹦蹦杆时的能量,通过回收的能量显示运动状况。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显示屏;3.杆体;4.电子控制单元;5.蓄电池;6.整流器;7.脚踏板;8.压电块;9.弹黃;10.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部是把手1,把手I为一横杆结构,在把手I的中间部位垂直连接杆体3的上端,在杆体3的上端部位设置显示屏2,显示屏2用以显示运动状况。在杆体3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电子控制单元4、蓄电池5和整流器6。在杆体3的下部套有脚踏板7和弹簧9,在脚踏板7和弹簧9之间设置压电块8,杆体3的下端连接脚座10,脚座10接触于地面上,可以减小运动时的噪声,提高防滑能力和对地面的破坏。弹簧9的上端连接压电块8,弹簧9的下端压靠在脚座10上。压电块8由压电材料制成,在有压力作用时会产生电压。压电块8电连接整流器6,整流器6串接蓄电池5,蓄电池5串接电子控制单元4,电子控制单元4连接显示屏2。[0010]当操作者运动时,手扶把手1,脚踏脚踏板7,由于人体重力和弹簧9的作用,人与蹦蹦杆不停地从空中落下又被弹起,在被弹起时,由于弹簧9的力的作用,蹦蹦杆上部不受外力作用,此时不会有压力施加在压电块8上,因此不会产生电压,能量回收系统中没有电流;当人与蹦蹦杆从空中落下时,在重力作用下,人的重力势能被加载到压电块8上,压电块8受压力后产生电压,此电压经过整流器6整流后被传送到蓄电池5储存起来,蓄电池储存的这部分电能就可以得到有效利用,用以供应电子控制单元4和显示屏2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电子控制单元4使用蓄电池5储存的电能,显示屏2可以显示出运动者的体重、弹 跳次数等。由于现代电子元件的用电量极小,所以整个发电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电子控制系统的用电量。每一次弹起和落下,电子控制单元4就向显示屏2发出命令以更新运动状况信息,通过显示屏2可以方便地观看运动状况。随着运动的继续,能量回收系统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就能反复回收运动过程中的能量。
权利要求1.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最上部是把手(1),把手(I)的中间部位垂直连接杆体(3)的上端,杆体(3)的下部套有脚踏板(7)和弹簧(9),杆体(3)的下端连接脚座(10),其特征是杆体(3)的上端部位设置显示屏(2),杆体(3)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电子控制单元(4)、蓄电池(5)和整流器(6);脚踏板(7)和弹簧(9)之间设有压电块(8);弹簧(9)的上端连接压电块(8 )、下端压靠在脚座(IO )上;压电块(8 )依次串接接整流器(6 )、蓄电池(5 )和电子控制单元(4),电子控制单元(4)连接显示屏(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能量回收系统的蹦蹦杆,最上部是把手,把手的中间部位垂直连接杆体的上端,杆体的下部套有脚踏板和弹簧,杆体的下端连接脚座,杆体的上端部位设置显示屏,杆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设置电子控制单元、蓄电池和整流器;脚踏板和弹簧之间设有压电块;弹簧的上端连接压电块、下端压靠在脚座上;压电块依次串接接整流器、蓄电池和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屏,在运动过程中压电块可以得到更大的压力,能充分地回收利用使用蹦蹦杆时的能量。
文档编号A63B25/08GK202605649SQ2012201770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江洪, 王申旭, 高明宏, 陈望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