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玩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趣味玩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极具趣味性的玩偶。
背景技术
玩偶是大多数幼儿的主要玩具,各种各样的玩偶形态各异,结构不一。目前的玩偶从制造材料上来分主要有绒布类,如各种绒毛玩具,这种玩具结构简单,采用针线缝制而成;另一种是结构复杂的塑胶玩具,如很受男孩子喜爱的变形金刚玩具,这种产品需要通过铆钉、螺钉或其他方式将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构成玩具,其趣味性虽强,但结构复杂,并且易损坏,并不适合无任何自制能力的幼儿玩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具趣味性,并且结构简单、牢固的趣味玩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玩偶包括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所述的头部为中空的胶套,其上开设有一卡孔,头部通过卡孔卡套于躯干上端的一凸缘上I上肢与下肢分别卡嵌于躯干所对应开设的四个卡孔中。所述的躯干的上端设置有一圆形凸缘,该凸缘与躯干主体之间形成卡槽,且凸缘的直径大于头部上卡孔的直径。所述的上肢与下肢与躯干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形的凸缘,并且在上肢主体部与凸缘之间形成有卡槽I在下肢主体部与凸缘之间形成有卡槽。所述的下肢的底面为一平面。这样玩偶可以站立在水平面上。采用这种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玩偶的头部、上肢、下肢均可绕躯干转动,从而使产品呈现各种不同的造型,极具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采用塑胶制作,使得产品不易损坏。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I、2,本实用新型是一个孩童形象的玩偶,其采用塑胶材料制作。该玩偶包括头部I、躯干2、上肢3和下肢4。其中头部I为中空的胶套,其上开设有一卡孔11,头部I通过卡孔11卡套于躯干2上端的一凸缘20上。躯干2同样是一中空的胶套,其上开设上下两组供上肢3和下肢4安装的卡孔22、23。躯干2的上端设置有一圆形凸缘20,该凸缘20与躯干2主体之间形成卡槽21,且凸缘20的直径大于头部I上卡孔11的孔径。安装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其具有一定的延展性,所以可将凸缘20卡入头部I的卡孔11内,并使卡孔11的边缘卡嵌于卡槽21中。采用这种结构后,头部I就可绕凸缘20做360度的旋转。上肢3、下肢4与躯干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上述头部I与躯干2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上肢3、下肢4与躯干2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形的凸缘30、40,并且在上肢3主体部与凸缘30之间形成有卡槽31;在下肢4主体部与凸缘40之间形成有卡槽41。上肢3和下肢4均卡嵌在躯干2上的卡孔22、23内。所述的下肢4的底面为一平面,这样本实用新型就可站立在水平面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玩偶的头部I、上肢3、下肢4均可绕躯干2转动,从而使产品呈现各种不同的造型,极具趣味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采用塑胶制作,使得产品不易损坏。·
权利要求1.趣味玩偶,包括头部(I)、躯干(2)、上肢(3)和下肢(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I)为中空的胶套,其上开设有一卡孔(11),头部⑴通过卡孔(11)卡套于躯干⑵上端的一凸缘(20)上;上肢(3)与下肢(4)分别卡嵌于躯干(2)所对应开设的四个卡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趣味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躯干(2)的上端设置有一圆形凸缘(20),该凸缘(20)与躯干(2)主体之间形成卡槽(21),且凸缘(20)的直径大于头部(I)上卡孔(11)的孔径;所述上肢(3)、下肢(4)与躯干(2)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圆形的凸缘(30、40),并且在上肢(3)主体部与凸缘(30)之间形成有卡槽(31);在下肢(4)主体部与凸缘(40)之间形成有卡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趣味玩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肢(4)的底面可为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极具趣味性的玩偶。该玩偶包括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所述的头部为中空的胶套,其上开设有一卡孔,头部通过卡孔卡套于躯干上端的一凸缘上;上肢与下肢分别卡嵌于躯干所对应开设的四个卡孔中。采用这种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玩偶的头部、上肢、下肢均可绕躯干转动,从而使产品可呈现各种不同的造型,极具趣味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十分简单,采用塑胶制作,使得产品不易损坏。
文档编号A63H3/04GK202682772SQ20122032902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杨进雄 申请人:杨进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