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重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86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举重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底座上设有一对前立柱,前立柱下部设有坐垫;前立柱内部具有十字槽,举重杆与滑动销呈十字形,位于十字槽内,滑动销通过滑块与前立柱滑动连接;前立柱设有上止装置与下止装置,对举重杆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举重杆或滑块或滑动销与皮带连接,皮带通过定滑轮与杠杆加载装置连接;杠杆加载装置包括皮带轮及其固定轴,固定轴与壳体同轴固定连接,壳体的轴心与螺丝杆螺旋配合,螺丝杆伸入壳体内部并与十字杠杆的中心固定连接并可相对转动,壳体设有抵住十字杠杆的杠杆支撑杆,十字杠杆的端部抵住摩擦片,摩擦片挤压摩擦衬块;杠杆加载装置还包括棘轮机构,棘轮机构的棘轮内盘连接固定轴,棘轮外盘连接壳体。
【专利说明】一种举重健身器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来说,是一种举重健身器材,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健身器材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室内健身锻炼提供了方便。现有的健身器材,包括扩胸器材,跑步器材,举重器材等等。
[0003]现有的举重健身器材,主要运用器材重力来提供举重锻炼的阻力,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这种举重阻力的可调节性较差,需要调整铁块的大小才可调节,十分不便,而且重物被举起后再向下复位时,锻炼者同样需要承受重物的重力,对某些锻炼者来说,强度过大,会造成锻炼者的不适,甚至发生危险。
[0004]也有采用液压系统来提供锻炼器材阻力,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但是液压系统结构复杂,对锻炼力度调节的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能耗较高,其回弹复位也较慢。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举重健身器材,举重阻力的可调节性较差,调节不便,锻炼者锻炼时始终承受重物的重力,造成不适;采用液压系统的锻炼器材,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能耗较高,回弹复位也较慢。
[0006]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举重健身器材,包括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设有一对前立柱8,所述前立柱下部设有坐垫10 ;所述前立柱8内部具有十字槽2,举重杆6与滑动销呈十字形,位于所述十字槽2内,所述滑动销通过滑块5与所述前立柱8滑动连接;所述前立柱8上设有上止装置
3与下止装置7,对举重杆6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所述举重杆6或滑块5或滑动销与皮带4连接,所述皮带4通过定滑轮1与杠杆加载装置9连接;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包括皮带轮901及其固定轴904,固定轴904与壳体90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07的轴心与螺丝杆912螺旋配合,螺丝杆912伸入壳体907内部并与十字杠杆914的中心固定连接并可相对转动,壳体907设有抵住十字杠杆914的杠杆支撑杆910,十字杠杆914的端部抵住摩擦片915,摩擦片915挤压摩擦衬块916 ;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还包括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内盘连接固定轴904,棘轮外盘连接壳体907,固定轴904反向转动不受到摩擦阻力;所述螺丝杆912向外移动,杠杆支撑杆910抵压十字杠杆914,十字杠杆914弹压摩擦片915,摩擦片915向内挤压摩擦衬块916,加大摩擦衬块916与左侧棘轮外盘的摩擦阻力;反之,螺丝杆912向内移动,减小摩擦阻力。
[0008]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在前立柱内部设置十字导槽的结构,便于举重杆平稳的进行上下滑动,稳定性较高;采用十字杠杆914对摩擦片915进行弹性挤压,便于对举重负载进行调节;采用棘轮机构来确保皮带轮反向转动不受到阻力。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皮带轮901通过滚动轴承902与固定轴904连接。[0010]进一步的,所述螺丝杆912与防滑螺母913旋动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907内部还设有摩擦片导向杆908,所述摩擦片导向杆908穿过摩擦片908,并对摩擦片915轴向导向。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导向杆908的端部设有小圆盘,限制摩擦片915向内挤压摩擦衬块916的最大位移。
[0013]进一步的,所述摩擦片915上设有滑块槽,其内设有杠杆滑块909,所述十字杠杆914端部与所述杠杆滑块909固定连接。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举重负载调节方便。
[0016]2)举重杆向下回位不受到阻力,提高了锻炼者的舒适性。
[0017]3)整体采用纯机械机构,无电控系统,无液压系统,结构较简单,成本较低。
[0018]4)节能环保。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发明举重健身器材的正面图。
[0020]图2是本发明举重健身器材的侧面图。
[0021]图3是本发明举重健身器材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杠杆加载装置的剖面图。
[0023]图5是杠杆加载装置的左视图。
[0024]图6是图4中A-A向剖视图。
[0025]图7是图4中B-B向剖视图。
[0026]图8是十字槽位置处的主视图。
[0027]图9是十字槽位置处的左视图。
[0028]图10是十字槽位置处的仰视图。
[0029]图11是定滑轮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0030]图12是定滑轮的侧视图。
[0031]图中,1:定滑轮;2:十字槽;3:上止装置;4:皮带;5:举重杆滑块装置;6:举重杆;7:下止装置;8:前立柱;9:杠杆加载装置;10:坐垫;11:固定轴;12:脚蹬;13:底座;14:后立柱;15:加载装置底座;16:横梁;901:皮带轮;902:轴承;903:旋转回位弹簧;904:固定轴;905:棘轮内盘;906:棘轮外盘;907:壳体;908:摩擦片导向杆;909:杠杆滑块;910:杠杆支撑杆;911:转动手柄;912:螺丝杆;913:防滑螺母;914:十字杠杆;915:摩擦片;916:摩擦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3]参见图1-2,本发明的举重健身器材包括定滑轮I,十字槽2,上止装置3,皮带4,举重杆滑块装置5,举重杆6,下止装置7,前立柱8,杠杆加载装置9,坐垫10,固定轴11,脚蹬12,底座13,后立柱14,加载装置底座15,横梁16。
[0034]参见图1-2,所述底座13上设有一对前立柱8,所述前立柱下部设有坐垫10 ;所述前立柱8内部具有十字槽2,举重杆6与滑动销呈十字形,位于所述十字槽2内,所述滑动销通过滑块5与所述前立柱8滑动连接;所述前立柱8上设有上止装置3与下止装置7,对举重杆6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所述举重杆6或滑块5或滑动销与皮带4连接,所述皮带4通过定滑轮I与杠杆加载装置9连接。
[0035]参见图4-7,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包括皮带轮901及其固定轴904,固定轴904与壳体907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07的轴心与螺丝杆912螺旋配合,螺丝杆912伸入壳体907内部并与十字杠杆914的中心固定连接,壳体907设有抵住十字杠杆914的杠杆支撑杆910,十字杠杆914的端部抵住摩擦片915,摩擦片915挤压摩擦衬块916 ;所述螺丝杆912向外移动,杠杆支撑杆910抵压十字杠杆914,十字杠杆914弹压摩擦片915,摩擦片915向内挤压摩擦衬块916,加大摩擦阻力;反之,螺丝杆912向内移动,减小摩擦阻力;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还包括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连接固定轴904与壳体907,固定轴904反向转动不受到摩擦片915与摩擦衬块916的摩擦阻力。
[0036]参见图4,图中十字杠杆914为十字式,其四端皆有一铰接头与滑块909连接,摩擦片915上有滑块槽,加载时,旋动手柄911,螺丝杆912转动,壳体907上有螺丝孔,螺丝杆912尾端有一小圆盘,杠杆中心端有—^槽,与螺丝杆912尾端小圆盘可相对转动,手柄转动时,螺丝杆向外(右)移动,杠杆中心端向外移动,十字杠杆914尾端在杠杆支撑杆的作用下向左推动摩擦片915进而推动摩擦衬块916贴紧棘轮外壳,进行加载。螺丝杆912向外移动的距离越大,加载力矩越大,防滑螺母913的作用是防止螺丝杆在加载时反弹(向左移动)。摩擦片导向杆908末端小圆盘对摩擦片有限位作用。
[0037]所述皮带轮901通过滚动轴承902与固定轴904连接。
[0038]所述螺丝杆912与防滑螺母913旋动配合。
[0039]所述摩擦片915 上设有滑块槽,其内设有杠杆滑块909,所述十字杠杆914端部与所述杠杆滑块909固定连接。
[0040]参见图8-10,前立柱8中有一上下开通的十字槽,举重杆6可在槽内上下移动,举重杆滑块5卡在前立柱8上,随举重杆上下移动,滑块螺钉的作用为限制举重杆6的左右移动,两端各有一个滑块5的作用是保持举重杆的水平,使两边受力均匀。
[0041]参见图11-12,此滑轮机构的滑轮框可绕滑轮支撑杆转动,即可随皮带轮受力方向不同而随意转动。工作过程:杠杆加载装置9加载后,经过棘轮机构,轴承等的作用对皮带轮加载,皮带轮在皮带的带动下能够转动,皮带的另一端经过分流,滑轮的作用使另一端固定在举重杆上,进行举重锻炼时,举重杆在十字槽内上下移动,棘轮的作用是使举重杆向上移动时有举重的感觉,向下移动时,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向下移动,上、下止装置是对回位弹簧以及人体的保护,还可根据个人体长进行调整,坐垫下有一脚蹬,进行举重时可作为脚的受力点,也可在坐垫上进行仰卧起坐运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3 ),所述底座(13 )上设有一对前立柱(8 ),所述前立柱下部设有坐垫(10 ); 所述前立柱(8)内部具有十字槽(2),举重杆(6)与滑动销呈十字形,位于所述十字槽(2)内,所述滑动销通过滑块(5)与所述前立柱(8)滑动连接; 所述前立柱(8 )上设有上止装置(3 )与下止装置(7 ),对举重杆(6 )的上下移动进行限位; 所述举重杆(6 )或滑块(5 )或滑动销与皮带(4 )连接,所述皮带(4 )通过定滑轮(I)与杠杆加载装置(9)连接; 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 )包括皮带轮(901)及其固定轴(904 ),固定轴(904 )与壳体(907 )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07)的轴心与螺丝杆(912)螺旋配合,螺丝杆(912)伸入壳体(907)内部并与十字杠杆(914)的中心固定连接并可相对转动,壳体(907)设有抵住十字杠杆(914 )的杠杆支撑杆(910),十字杠杆(914)的端部抵住摩擦片(915),摩擦片(915)挤压摩擦衬块(916); 所述杠杆加载装置(9 )还包括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内盘连接固定轴(904 ),棘轮外盘连接壳体(907),固定轴(904)反向转动不受到摩擦阻力; 所述螺丝杆(912)向外移动,杠杆支撑杆(910)抵压十字杠杆(914),十字杠杆(914 )弹压摩擦片(915),摩擦片(915 )向内挤压摩擦衬块(916),加大摩擦衬块(916)与左侧棘轮外盘的摩擦阻力;反之,螺丝杆(912)向内移动,减小摩擦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901)通过滚动轴承(902)与固定轴(90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杆(912)与防滑螺母(913)旋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07)内部还设有摩擦片导向杆(908),所述摩擦片导向杆(908)穿过摩擦片(908),并对摩擦片(915)轴向导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导向杆(908)的端部设有小圆盘,限制摩擦片(915)向内挤压摩擦衬块(916)的最大位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举重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915)上设有滑块槽,其内设有杠杆滑块(909),所述十字杠杆(914)端部与所述杠杆滑块(909)铰接。
【文档编号】A63B21/012GK103706080SQ201310713889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徐彪, 罗一平, 任洪娟, 耿海洋, 王汇龙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