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86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运动辅助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辅助器具,有助于骨盆矫正,在将小腿部固定的状态下,自由调节小腿部的斜率,从而对下半身的各种肌肉,改变运动强度,动弹肌肉。运动辅助器具(10)具备将底面(11)形成为半球状的底部,作为整体具有球体状。在该运动辅助器具(10)的上侧形成有大致圆筒形状的2个贯穿孔(12a、12b),2个贯穿孔(12a、12b)分开长度(L1)左右。在各个贯穿孔(12a、12b)中形成有沿着其中心轴(P,Q)延伸的狭缝(12S)。狭缝(12S)的缘部(13)由可挠性材料形成为薄壁状,能够使该缘部(13)挠曲,将腿插入到贯穿孔(12a、12b),且能够防止插入后腿脱落。
【专利说明】
运动辅助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对以骨盆位置的矫正、下半身的肌肉强化等为目的的运动进行辅助的运动辅助器具。

【背景技术】
[0002]以往提出有用于骨盆位置的矫正、强化腹肌等的运动器具(参见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所述的运动器具具备立设在地板上的圆弧状的引导用架设部和以能够沿着该引导用架设部自由移动的方式安装的2个踝关节保持具。而且,利用者仰身,将自身的左右踝关节放置到各个踝关节保持具上,反复进行用自力将踝关节保持具沿着引导用架设部移动的运动。由此,能够期待骨盆的矫正、腹肌的强化。
[0003]另外,也研究了以放松骨盆周围、拉紧下腹.腰部为目的的运动辅助器具(参见非专利文献I)。非专利文献I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由作为整体呈扇形状的柱状体的缓冲材构成,在该运动辅助器具上设置有2个贯穿孔。于是,将腿插入到该运动辅助器具的各个贯穿孔,在保持了腿肚子的状态下,使运动辅助器具左右旋转。由此,使骨盆进行旋转运动,将骨盆周围的肌肉的张紧放松,并且锻炼小腹部的肌肉。
[0004]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46416号公报
[0005]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卜'' V 一 A、“下腹P) ^ K O' ”、产品信息、[online]、[平成 25 年 6 月 19 日检索]、网址< URL:http://mydream.c0.jp/commodity/55 >
[0006]但是,专利文献I所述的运动器具需要将引导用架设部立设在底板上。因此,运动器具的设置、整理费事,难以频繁使用。
[0007]另一方面,非专利文献I所述的运动器具比较小型,所以能够轻松地进行运动。但是,该运动器具是扇形状的柱状体,只能够进行左右的旋转运动,难以自由改变贯穿孔的轴的斜率。因此,在将腿插入到贯穿孔的状态下,不能够自由调节膝盖的弯曲伸展角度,难以使下半身的各种肌肉运动或者改变运动强度。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辅助器具,有助于骨盆矫正,在将小腿部固定的状态下,自由调节小腿部的斜率,从而对下半身的各种肌肉,改变运动强度,动弹肌肉。
[0009]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该运动辅助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球冠形状的底面的底部;以及用于固定小腿部的固定部。
[0010]根据此结构,由于底面为球冠形状,所以能够在将小腿部固定的状态下,自由改变小腿部的斜率。例如,在将腿伸直的状态或将腿弯曲的状态下,能够舒适地使运动辅助器具左右旋转进行运动。因此,有助于骨盆矫正,并且能够对下半身的各种肌肉,改变运动强度,动弹肌肉。在此,球冠形状还包括基于球以及椭圆球的球冠形状或基于多角形体的球冠形状,是指具有朝向下方凸的曲面形状的圆顶型(dome)的形状,是指类似于半球体的形状。
[0011]对于上述运动辅助器具,优选整体旋转为球体,所述固定部由将所述球体贯穿的贯穿孔形成,所述贯穿孔从球体的中心偏离配置,使得该贯穿孔的中心轴不通过所述球体的中心。根据此结构,贯穿孔的端部为沿着球体的表面倾斜地开口的形状,所以与贯穿孔的截面的大小相比,开口部变大,能够将腿肚子、踝关节容易地插入到贯穿孔。
[0012]对于上述运动辅助器具,优选在所述贯穿孔中形成有沿着所述贯穿孔的中心轴延伸的狭缝,至少所述狭缝的缘部由可挠性材料构成。根据此结构,能够从狭缝的外侧,使狭缝的缘部变形,经由该狭缝,将腿肚子固定到贯穿孔,另外,能够从狭缝的内侧,使狭缝的缘部变形,经由该狭缝,从贯穿孔取出腿肚子。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腿肚子的装卸。
[0013]发明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有助于骨盆矫正,能够在将小腿部固定的状态下,自由调整小腿部的斜率,从而能够对下半身的各种肌肉,改变运动强度,进行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 (a)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立体图。
[0016]图1 (b)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主视图。
[0017]图1 (c)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侧视图。
[0018]图2是说明将腿嵌入到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状态的说明图。
[0019]图3 (a)是说明在将腿伸直运动的状态下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的作用的说明图。
[0020]图3 (b)是说明在将腿弯曲运动的状态下同一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作用的说明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0…运动辅助器具、11...底面、12...贯穿孔、12S…狭缝、13...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依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运动辅助器具的一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a)?(C)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运动辅助器具10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可挠性材料成形为整体呈球体形状,具备底面11由球面构成的球冠形状、即半球形状的底部。该运动辅助器具10的直径为优选35cm左右。此外,该运动辅助器具10由例如具有缓冲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可挠性材料构成,表面被布覆盖。
[0025]如图1 (b)所示,在运动辅助器具10上,以与正交于图1 (b)的纸面的中心线O平行地延伸的方式形成有2个第I贯穿孔12a以及第2贯穿孔12b。这2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在与运动辅助器具10的中心线O正交的半球截面上,配置于从中心线O起半径r (例如r=约1cm)的圆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半球截面上,在将第I贯穿孔12a的中心轴P和中心线O连接的线段和将第2贯穿孔12b的中心轴Q和中心线O连接的线段以角度Θ (例如Θ =约150度)交叉的位置设置有各个贯穿孔12a、12b。根据这种运动辅助器具10的直径(35cm)以及角度Θ (150度),这些贯穿孔12a、12b相隔长度LI(例如LI=约20cm)配置。如上所述,2个贯穿孔12a、12b被设置在从球体的中心线O偏离的位置,以便不会通过球体的中心线O。另外,在图1 (b)所示的位置配置了运动辅助器具10的状态下,2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配置于比赤道E靠上方。
[0026]各个贯穿孔12a、12b作为用于将单腿的腿肚子分别固定的固定部发挥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贯穿孔12a、12b具有能够插入普通人的腿肚子的大小的直径d (例如、直径1cm左右)的圆筒形状。
[0027]此外,如图1 (C)所示,在各个贯穿孔12a、12b和运动辅助器具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沿着各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延伸的狭缝12S。为了将插入到各个贯穿孔12a、12b的腿肚子覆盖,狭缝12S的缘部13形成为薄壁状。该缘部13构成为,能够使缘部13挠曲而将腿插入到贯穿孔12,且能够防止插入后腿脱落的程度的强度。
[0028]接着,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运动辅助器具10的作用。
[0029]如图2所示,在使用运动辅助器具10的情况下,使用者以2个贯穿孔12a、12b的一大半位于上侧的半球部分、即各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位于赤道E上方的方式设置运动辅助器具10,将单腿的腿肚子分别插入到各个贯穿孔12a、12b。具体地讲,使狭缝12S的缘部13挠曲到贯穿孔12a、12b的内部,拓宽狭缝12S的宽度,将腿肚子从狭缝12S插入到贯穿孔12内。在将腿肚子插入到贯穿孔12之后,狭缝12S的缘部13通过自身的可挠性返回到原来。由此,利用者的腿肚子被固定在运动辅助器具10的贯穿孔12内。
[0030]而且,如图3 Ca)以及图3 (b)所示,使用者在变更两腿的位置的同时,扭腰进行运动。
[0031]具体地讲,如图3 (a)所示,将腿肚子插入到各个贯穿孔12a、12b,将腿伸直的状态下动腿,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反复进行该动作。通过反复进行这种左右的旋转运动,从而能够使骨盆周围的肌肉放松的同时,能够强化小腹部的肌肉。
[0032]此外,将运动辅助器具10的上下颠倒,以2个贯穿孔12a、12b的一大半位于下侧的半球部分的状态、即各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位于赤道E下方的状态,设置运动辅助器具10,将腿肚子插入到该运动辅助器具10的各个贯穿孔12a、12b,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在该情况下,与图3 (a)的运动状态相比,腿肚子在低位置被固定,所以能够使与图3 (a)的运动状态不同的部位的肌肉运动。
[0033]另外,如图3 (b)所示,能够在将膝盖弯曲的状态下进行运动。具体地讲,在将膝盖弯曲的状态下,将腿肚子插入到各个贯穿孔12a、12b,运动腿,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反复进行该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与如图3 (a)所示将腿伸直的状态下的运动时相比,地面与各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所成的角度增大,运动辅助器具10的接地位置也改变。由此,与将腿伸直的状态下的运动时相比,动弹的肌肉的位置不同,运动强度也改变。因此,能够通过膝盖的伸缩,运动各种肌肉。
[003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0035](I)在本实施方式中,运动辅助器具10具备底面11成球冠形状的底部。由此,在将腿伸直的状态或将腿弯曲的状态下,能够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而运动。因此,有助于骨盆矫正的同时,对于下半身的各种肌肉,能够改变运动强度进行运动。
[0036](2)在本实施方式中,运动辅助器具10作为整体具有球体形状,用于固定腿肚子的圆筒形状的贯穿孔12a、12b形成在从球体的中心起半径r的圆上。由此,如图1 (c)所示,贯穿孔12a、12b的端部为倾斜地开口的长圆形状,所以与贯穿孔12a、12b的直径相比,开口部增大,容易将腿肚子、踝关节插入到贯穿孔12a、12b。
[0037](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贯穿孔12a、12b上形成有沿着各个贯穿孔12a、12b的轴线P、Q延伸的狭缝12S,各个狭缝12S的缘部13由可挠性材料可变形地构成。因此,通过腿,从狭缝12S的外侧,使狭缝12S的缘部13变形,经由该狭缝12S,将腿肚子插入到各个贯穿孔12a、12b中固定。另外,通过腿,从狭缝12S的内侧,使狭缝12S的缘部13变形,经由该狭缝12S,从各个贯穿孔12a、12b取出腿肚子。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腿肚子在运动辅助器具中的进出。
[0038](4)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贯穿孔12a、12b设置在分开了约150度角度的位置。由此,在球体状的运动辅助器具10上,2个贯穿孔12a、12b设置在偏离的位置,所以通过将运动辅助器具10上下颠倒使用,从而即使是同一个运动辅助器具10,也能够改变运动强度,进行运动。
[0039](5) 2个贯穿孔12a、12b的中心轴P、Q被设定成能够从球体状的运动辅助器具10的赤道E向上方或者下方分离配置,设置于不通过球体状的运动辅助器具10的中心O的位置。因此,通过将球体的上下颠倒,在将2个贯穿孔12a、12b的一大半配置于赤道E下方的状态下将两腿固定,从而即使是同一个运动辅助器具,也能够改变运动强度,运动肌肉。
[0040](变形例)
[0041]该实施方式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变更。
[004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直径35cm左右的球体构成运动辅助器具10。运动辅助器具10的大小、底面的曲率不限于此。只要是形成这样的形状即可,在将踝关节或者腿肚子固定到运动辅助部上时,处于舒服的姿势,且通过将运动辅助器具左右旋转,从而能够使下半身的肌肉运动。
[004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运动辅助器具10上设置了 2个贯穿孔12a、12b。设置在运动辅助器具10上的贯穿孔12a、12b的数量不限于2个。例如,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在I个情况下,只将单腿插入到贯穿孔,将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此外,在设置了 3个贯穿孔的情况下,以从I个贯穿孔至其他2个贯穿孔的距离、即间隔分别不同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通过选择任意的2个贯穿孔,从而能够设定3种间隔,能够选择性地利用这些间隔。因此,能够对运动赋予变化,能够进行更多样的肌肉运动。
[004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将腿肚子分别插入到2个贯穿孔12a、12b的状态下,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而使用。只将单腿插入到I个贯穿孔12a或者12b的状态下,使运动辅助器具10左右旋转,进行运动。
[004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运动辅助器具10上的2个贯穿孔12a、12b隔开间隔LI进行配置。2个贯穿孔12a、12b之间的间隔LI优选为当将两腿打开肩宽程度时的两膝盖之间的大小程度,只要是能够以舒适的姿势将腿肚子固定的大小即可,但不限于此。另外,贯穿孔12a、12b优选在由球体构成的运动辅助器具10上设置于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处,为了将腿肚子插入到贯穿孔12a、12b,能够将狭缝12S的缘部13挠曲,且插入了腿肚子后,缘部13为能够防止腿脱落的强度的厚度。此外,贯穿孔12的大小也不限于上述的大小。
[004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各个贯穿孔12a、12b上设置了沿着其轴线P、Q延伸的狭缝12S。狭缝12S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腿肚子插入到贯穿孔12a、12b的形状即可,不限于此,也可以以相对于贯穿孔12a、12b的轴线P、Q倾斜的方式配置,或者配置成Z字形状。
[004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腿肚子固定在运动辅助器具10的各个贯穿孔12a、12b上。固定在运动辅助器具10上的身体的部位不限于腿肚子,只要是踝关节等小腿部即可。另夕卜,将小腿部固定的固定部的构成不限于贯穿孔12。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构成:由具有缓冲性的材质将运动辅助器具形成为半球状,由该球状面构成底部,并且由平坦的赤道面构成支承面,在该支承面上设置了由面扣等将腿固定的固定部。
[004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运动辅助器具10的整体形成为球体形状,从而将运动辅助器具10的底面形成为球冠形状。运动辅助器具10的底面不限于圆圈的球冠形状,也可以是橄榄球那样的纵和横的长度不同的椭圆球的球冠形状。另外,也可以是表面具有凹凸的底面或由多面体构成而整体呈大致球冠形状的底面。另外,运动辅助器具的底面也可以是朝向地面具有凸形状的圆顶型的形状。
[004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运动辅助器具10由球体和将其表面覆盖的布构成,球体由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可挠性材料构成。构成运动辅助器具10的材料不限于此,也可以只将贯穿孔12周围的缘部13由具有缓冲性的可挠性材料构成,将其他部分由更硬质的合成树脂材料等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球冠形状的底面的底部;以及 用于将小腿部固定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辅助器具的整体由球体构成, 所述固定部由将所述球体贯穿的至少I个贯穿孔形成, 所述贯穿孔从球体的中心偏离配置,使得该贯穿孔的中心轴不通过所述球体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贯穿孔中形成有沿着所述贯穿孔的中心轴延伸的狭缝, 至少所述狭缝的缘部由可挠性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辅助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由2个贯穿孔构成,各个贯穿孔的中心轴从由所述球体构成的运动辅助器具的赤道向上方或下方分离地配置。
【文档编号】A63B23/04GK104248820SQ20131071390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松下刚 申请人:株式会社Mt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