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68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羽毛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羽毛球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球头与球裙间能稳固结合不分离的羽毛球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图1,为传统标准羽毛球结构,该羽毛球I包括以天然软木所制成的球头11与使用羽毛的球裙12,该球裙12插固在该球头11上,此类羽毛球I的软木球头11因为质轻,并具有柔软性及弹性,因此飞行速度不致于太快,且能增加其与球拍之间的摩擦力,而利于控球,其通常使用于正式训练或比赛用球。此种采用天然软木制成的球头11,因具有气孔,而使其植固球裙12的一面容易具有崩陷的现象,也常有球裙12植入后把软木原来的组织破坏,一经打球者强力的杀球,球裙12根部便容易松动、脱离。再如图2所示者,为另一种传统的塑料羽毛球2结构,其透过一体射出成型的球裙22代替上述以羽毛制成的球裙12,再于该球裙22的根部结合由如图2所示的软木成型或由如图3所示的发泡成型的球头21,以借此设计,使该羽毛球2的整个重量、飞行速度与各种性能接近上述其球裙12由羽毛制成的羽毛球1,由于此种羽毛球2的制造成本较低、耐用性较高,因此大量取代上述由羽毛制成球裙12的羽毛球I。然而,该球头21与该球裙22间仅借该球裙22的钩状根部勾卡于球头21内部,因此,在打击一段时间后,该羽毛球2的球头21将会与球裙22分离,尤其软木成型或发泡成型的球头21成本贵,且重量不一,以致有飞行速度不一的缺点。现在,本发明人就是鉴于上述传统塑料羽毛球具有球头会与球裙分离、制造成本贵、重量不一、飞行速度不一的缺点,于是本着求好的精神与理念,并透过专业知识及制造实作经验的辅助,而发明出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结构,主要是使该羽毛球的球头与球裙间不会再分离、并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使羽毛球重量精准一致。上述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主要目的,是由以下的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羽毛球结构,包括一硬塑料的羽毛球本体及软塑料的包覆层;所述羽毛球本体具有以硬塑料一体射出成型的连设的球裙与球头基座,以二次射出成型的所述软塑料的包覆层一体包覆于所述球头基座的外面而形成球头;所述硬塑料球头基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贯穿孔,所述球头基座内具有以所述软塑料为原料的连结部,以所述二次射出成型的所述软塑料的原料经各所述贯穿孔进入所述球头基座内并彼此连设形成所述连结部。如上所述的羽毛球结 构,其中,所述软塑料包覆层采用热成型橡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羽毛球结构,包括一硬塑料的羽毛球本体,所述羽毛球本体具有一体连设的球裙与球头基座,再以二次射出成型技术于所述球头基座外面一体包覆有软塑料的包覆层而形成球头。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结构的较佳实施为进一步于所述球头基座上设有贯穿孔,供二次射出成型使用的软塑料能由贯穿孔进入该球头基座内,且在该球头基座内的各贯穿孔间相互连接形成连结部,以借此提高与球头基座间的结合稳固性。透过上述的结构,由于羽毛球本体包括一体成型连接的球头基座与球裙,而球头基座又与包覆层二次一体射出成型,且球头基座上更设有贯穿孔,使二次射出的软塑料原料能经由各个贯穿孔进入球头基座内,且相互连结形成连结部,以增加球头基座与包覆层间的连结性,因此,可令该羽毛球在保有既有的飞行模式与打击时和球拍拍面的摩擦力,以增进控球性能外,更具有其球头不会与球裙分离,且能自动化量产,省时、省工,而能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令羽毛球重量精准一致的效果。

图1为现有第一种羽毛球结构剖视图;图2为现有第二种羽毛球结构剖视图;图3为现有第三种羽毛球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羽毛球本体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主视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羽毛球本体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羽毛球 11-球头12-球裙2-羽毛球21-球头22-球裙本实用新型3-羽毛球本体31-球裙32-球头基座 321-贯穿孔322-连结段 4-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发明目的及达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公开,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说明书附图式及附图标记。请参图4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羽毛球本体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6则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主视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羽毛球结构的仰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羽毛球包括有一硬塑料羽毛球本体3及一软塑料的包覆层4;其中,该羽毛球本体3具有以硬塑料一体射出成型的球裙31及连结于该球裙31根部的球头基座32;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是以二次射出成型技术包覆于该羽毛球本体3的球头基座32外面并借此与球头基座 32形成球头,且该球头基座32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贯穿孔321,供二次射出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时,该软塑料材质也能经由各贯穿孔321进入该球头基座32内,并在相邻的贯穿孔321间形成彼此连设的连结部322,增加该羽毛球本体3的球头基座32与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间的连结强度。由于球头是主要球拍拍击的部位,且考虑经久耐用度及感度,故以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为基底,并且射出时一体成型该球裙31,使该硬塑料球头基座32与该球裙31间一体射出成型,加上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是以二次射出成型技术包覆于该羽毛球本体3的球头基座32的外面,且该球头基座32上又设有贯穿孔321,供在二次射出软塑料的过程中,该软塑料材质能经由各贯穿孔321进入该球头基座32内,且在相邻的贯穿孔321间形成连结部322,以增加该羽毛球本体3的球头基座32与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间的连结强度,因此该球裙31与该包覆层4间的结合具有稳固性而不脱落,且具有制作的简易性,省时、省工,而能降低制造成本;再者,因该羽毛球本体3及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为固定量重,因此,可令该羽毛球的整体重量较为精确一致,进而使其飞行速度一致。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采用TPR (热成型橡胶)材质。承接上述结构组成,因该羽毛球的球头的球头基座32与该球裙31之间是采用硬塑料一体射出成型,因此该球头基座32与该球裙31间具有良好的结合稳固性,不轻易受力拍击便分离损坏;再者,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外面再包覆有一层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且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亦是以一体包覆的方式与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射出成型,使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与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间也同样具有稳固的结合效果;尤其,当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上设有两个以上贯穿孔321时(参图3至图5),更可使二次射出包覆层4时所使用的软塑料能经由各贯穿孔321进入该球头基座32内,并在相邻的贯穿孔321间形成彼此连设的连结部322,使该包覆层4在一体包覆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时,具有包覆卡固的效果,提升该硬塑料的球头基座32与该软塑料的包覆层4间的结合稳固性。以上所举的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依本实用新型的创意精神及特征,稍加变化修饰而成的,亦应包括在本专利范围之内。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效果,又其所公开的具体结构,不仅未曾见诸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公开于本申请前,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恳请惠予审查。
权利要求1.一种羽毛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球结构包括一硬塑料的羽毛球本体及软塑料的包覆层;所述羽毛球本体具有以硬塑料一体射出成型的连设的球裙与球头基座,以二次射出成型的所述软塑料的包覆层一体包覆于所述球头基座的外面而形成球头;所述硬塑料球头基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贯穿孔,所述球头基座内具有以所述软塑料为原料的连结部,以所述二次射出成型的所述软塑料的原料经各所述贯穿孔进入所述球头基座内并彼此连设形成所述连结部。
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塑料包覆层采用热成型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羽毛球结构,包括一硬塑料的羽毛球本体,该羽毛球本体具有一体连设的球裙与球头基座,于该球头基座外面以二次射出成型技术一体包覆有软塑料的包覆层而呈球头;硬塑料球头基座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贯穿孔,球头基座内具有以软塑料为原料的连结部,以二次射出成型的软塑料的原料经各所述贯穿孔进入球头基座内并彼此连设形成连结部。据此,使该羽毛球在保有既有的飞行模式与打击时和球拍拍面的摩擦力,以增进控球性能外,更具有其球头不会与球裙分离,且能自动化量产,省时、省工,而能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令羽毛球重量精准一致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B67/18GK203090394SQ2013200487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卓永崇 申请人:南运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