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15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健身器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健身器底座结构,在具备健身作用的条件下,提供易于操作调整、清理和提高稳定度等作用。包括一设置把手、坐垫和踏板曲柄的本体;本体也设置有一经踏板曲柄驱动而转动自如的飞轮。本体下部连接有一底座,底座形成有脚部和设置在脚部上的配件(或滑轮)。实质上,该底座朝外向下倾斜延伸形成该脚部,而使脚部具有一斜面,以导引脏污或汗渍朝底座外部排出;以及,该斜面与地面形成一夹角,使脚部的内边和地面界定出一操作空间(或高度),以利于人员操作调整该配件的高度。
【专利说明】健身器底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健身器底座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底座朝设定方向形成斜面和脚部,以及使该脚部和地面界定出操作空间的健身器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应用脚踏曲柄带动转轮转动,来达到运动作用的健身器材或健身车,已为现有技艺;例如,中国台湾第81209146号“健身车的新型装置”、第83202252号“脚踏健身车的改良”、第92200688号“健身车的改良”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0003]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这技艺在该行业的技术发展空间上,已属一有限的领域。这是因为在已揭示的前案中,包括了健身车或健身车各部分结构的改良或设计;例如,中国台湾第85214752号“健身车脚踏板的结构改良”、第88214922号“健身车的剎车装置”、第92104508号“健身脚踏车手把”、第88218594号“健身脚踏车的皮带轮构造改良”、第89206853号“健身脚踏车的背靠调整构造”、第90206472号“健身车的传动连杆机构”专利案等,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例。
[0004]一个有关这类健身器材在结构设计方面的课题是,现有健身器材的底座长期因循旧有的工字型结构的组合造型,不仅在视觉效果上逐渐失去新奇性和吸引力;并且,也已经使现有技艺的设计丧失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0005]另一个有关这类健身器材在使用方面的课题是,考虑整个机体的稳定度,现有健身器材底座的结构必须贴近地面;因此,不利于人员操作设置在底座底部的支撑螺栓或配件的高度或位置。实务上,人员通常必须将整个机体侧倾,才能操作调整该支撑螺栓或配件;特别是,依据每一个现场地面的高度或位置,侧倾机体,对应调整底座四个角落的支撑螺栓或配件的高度,使该支撑螺栓或配件的调整变得费力、复杂而麻烦。
[0006]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数据显示了在有关健身器与相关造型组合方面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虑该健身器和相关组合结构的组织型态,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技术,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例如,使该底座的结构设计具备有较佳的稳定度的条件下,利于人员操作调整该底座底部的支撑螺栓或配件的高度或位置,改善现有技艺的底座支撑螺栓或配件的调整变得费力、复杂而麻烦的情形;或进一步使该底座的结构型态利于人员清理或排出运动时滴落的汗溃等手段。
[0007]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数据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发明内容】

[0008]爰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健身器底座结构,在具备健身作用的条件下,提供易于操作调整、清理和提高稳定度等作用。包括一设置把手、坐垫和踏板曲柄的本体;本体也设置有一经踏板曲柄驱动而转动自如的飞轮。本体底部连接一底座,底座形成有一脚部和设置在脚部上的配件(或滑轮)。实质上,该底座朝外向下倾斜延伸形成该脚部,而使脚部具有一斜面,以导引脏污或汗溃朝底座外部排出;以及,该斜面与地面形成一夹角,使脚部的内边和地面界定出一操作空间(或高度),以利于人员操作调整该配件的高度。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底座结构,该底座脚部定义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以及,该斜面使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该夹角角度较佳的是15°?60° ;该斜面使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该夹角角度较佳的是15°?60°。
[0010]一种健身器底座结构,包括:一底座,底座形成有至少一脚部;该底座朝外向下倾斜延伸形成该脚部,而使脚部具有一斜面;以及该斜面与地面形成一夹角,使脚部的内边和地面界定出一操作空间。
[0011]该底座连接一本体的下部;本体为一几何形壳体的结构;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坐垫、把手、踏板曲柄和一被踏板曲柄带动而转动自如的飞轮。
[0012]该本体上部朝前面凸出一成板状物的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沟槽,使把手能移动及/或转动的枢接在臂的沟槽上。
[0013]该底座的脚部设置有配件;配件为能调整高度的滑轮和螺栓构件的其中之一。
[0014]该底座脚部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斜面使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以及该斜面使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
[0015]该底座脚部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斜面使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以及该斜面使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
[0016]该脚部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以及该脚部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0017]该底座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以及底座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
[0018]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使脚部支撑本体重心的位置,位于底座的最边缘部份。
[0019]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了一个利于人员直接操作调整该配件高度或位置的简便作用。提供操作空间,让人员不需侧倾整个健身机体,就可直接操作调整该底座配件的高度或位置;也使现有技艺对于支撑螺栓或配件调整费力、复杂而麻烦的情形,获得明显的改善。使底座、脚部和地面形成夹角α、β的结构型态,也有利于人员清理或排出运动时滴落的汗溃,以及提供人员实施腿或脚的拉筋运动等作用。不仅提高了整个健身器的稳定度,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相异于现有技艺长期因循旧有的组合造型的特别视觉效果;而在视觉效果上产生了另一种新奇性、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本体、手把、脚踏曲柄、飞轮和底座、脚部斜面的组合结构。
[0021]图2为图1的前视示意图;显示了脚部第一端和地面形成一夹角而界定出一操作空间的情形。
[0022]图3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显示了脚部第二端和地面形成一夹角而界定出一操作空间的情形。[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人员操作调整底座底部的配件高度或位置的情形。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操作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提供人员操作腿或脚的拉筋运动的情形。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本体;11_上部;12_臂;13_沟槽;14_下部;20_坐垫;30_把手;40_踏板曲柄;50_飞轮;60_配件;70_底座;71_脚部;72_斜面;73_内边;74_操作空间;75_第一端;76-第二端;α、β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2及3,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包括一本体;概以参考编号10表示的。本体10为一几何形壳体的结构,连接一底座70 ;本体10的上部11设置有坐垫20和把手30。该上部11朝前面凸出一成板状物的臂12和形成在臂12上的沟槽13 ;使把手30可移动及/或转动的调整枢接在臂12的沟槽13的位置。
[0028]图中显示了本体10设置有一踏板曲柄40和一转动自如的飞轮50 (或转轮);因此,人员可经驱动踏板曲柄40而带动飞轮50转动,实施健身运动。
[0029]图1、2及3也描绘了连接在本体下部14的底座70形成有一脚部71和设置在脚部71上的配件60 ;配件60可选择滑轮、螺栓构件或其类似物,并且容许人员操作调整它的高度或位置。图中显示了底座70从本体下部14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71 ;并且,使底座70 (或脚部71和本体10)形成一类似U型体的结构。
[0030]在所采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底座70朝外向下倾斜延伸形成该脚部71,而使脚部71具有一斜面72 ;斜面72可导引脏污或将人员运动滴落的汗溃朝底座70外部排出。以及,该斜面72与地面形成一夹角,使脚部71的内边73和地面界定出一操作空间74(或高度),以利于人员操作调整该配件60的高度。
[0031]详细来说,该底座脚部71定义有一第一端75和一第二端76 ;以及,图2显示了该斜面72使第一端75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α ;该夹角α角度较佳的是15°?60° ;图3显示了该斜面72使第二端76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β ;该夹角β角度较佳的是15°?60°。因此,底座70或脚部第一端75、第二端76提供了上述的操作空间74,让人员可依据现场环境或地面情形,不需侧倾整个机体就可直接操作调整该配件60的高度或位置;例如,图4所描绘的情形。
[0032]图5描绘了该底座70的脚部71配合斜面72的结构型态,可容许人员的脚压踩在斜面72上,提供人员操作腿或脚的拉筋运动。
[0033]须加以说明的是,该底座70和脚部71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配合斜面72使脚部71支撑本体10重心的位置,位在底座70的最(外)边缘部份,使底座70获得支撑本体10重心的最大距离,可明显提高整个健身器的稳定度。
[0034]代表性的来说,这健身器底座结构在具备运动健身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优点:
[0035]1、该健身器和相关组件结构(例如,底座70设置了包含斜面72的脚部71、使脚部71的内边73和地面形成一夹角α、β,而界定出操作空间74等部分)已被重行设计考虑,使其不同于现有技术和改变了它的使用、操作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提供了一个利于人员直接操作调整该配件60高度或位置的简便作用。
[0036]2、特别是,该底座70的结构设计在具备有较佳的稳定度的条件下,提供该操作空间74,让人员不需侧倾整个健身机体,就可直接操作调整该底座配件60的高度或位置;也使现有技艺对于支撑螺栓或配件调整费力、复杂而麻烦的情形,获得明显的改善。
[0037]3、该底座70设置脚部71包含斜面72、使底座70、脚部71和地面形成夹角α、β的结构型态,也有利于人员清理或排出运动时滴落的汗溃,以及提供人员实施腿或脚的拉筋运动等作用。
[0038]4、该底座70和脚部71配合斜面72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使该底座70和本体10组合的型态;不仅提高了整个健身器的稳定度,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相异于现有技艺长期因循旧有的组合造型的特别视觉效果;而在视觉效果上产生了另一种新奇性、吸引力和市场
竞争力。
[0039]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有效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空间型态不同于现有者,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
[004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底座形成有至少一脚部; 该底座朝外向下倾斜延伸形成该脚部,而使脚部具有一斜面;以及 该斜面与地面形成一夹角,使脚部的内边和地面界定出一操作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连接一本体的下部; 本体为一几何形壳体的结构;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坐垫、把手、踏板曲柄和一被踏板曲柄带动而转动自如的飞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上部朝前面凸出一成板状物的臂和形成在臂上的沟槽,使把手能移动及/或转动的枢接在臂的沟槽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脚部设置有配件;配件为能调整高度的滑轮和螺栓构件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脚部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丄山一觸; 该斜面使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以及该斜面使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脚部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 该斜面使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以及 该斜面使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一小于90°的夹角,以界定出该操作空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部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以及 该脚部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部第一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以及 该脚部第二端的倾斜角度和地面形成的夹角角度是15°~6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以及 底座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以及 底座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以及 底座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朝前延伸凸出成对称型态的二支脚部;以及 底座形成一 U型体的结构
13.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使脚部支撑本体重心的位置,位于底座的最边缘部份。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使脚部支撑本体重心的位置,位于底座的最边缘部份。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使脚部支撑本体重心的位置,位于底座的最边缘部份。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健身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脚部配合斜面,使脚部支撑本体重心的`位置,位于底座的最边缘部份。
【文档编号】A63B22/04GK203620171SQ20132076051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林志杰 申请人:上牛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