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2375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新式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健身器,包括左、右支架、左、右摆杆组件、脚踏组件、左、右手臂垫组件和靠背组件,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相枢接;脚踏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摆杆组件的底端相固定;所述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左、右支架的顶部;靠背组件为弧形,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本实用新型可以让使用者在双手获得支撑的情况下,来做双脚向上抬的动作,既可以达到锻炼手臂、腹部、腰部、臀部和腿部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对腰部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在锻炼过程中闪腰,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专利说明】新式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于各种体育锻炼和各项健身活动,因此,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器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传统的体育健身器械主要有跑步机、登山机、健身车以及哑铃、握力器、单、双杆等等,不同的体育健身器械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体育器械可以放在家里,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是,也有许多的体育健身器械大多只适应于建立在公共场所中,比如,单、双杠,它需要将支撑杆埋入地下固定。由于这些体育健身器械是设置在公共场所中,人们锻炼时,就需要跑到指定的地点才能用到,这就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在双杠的锻炼过程中,锻炼者会将双手支撑在杠上,然后双脚向上抬,从而达到锻炼手臂、腹部、腰部、臀部和腿部的效果,但是,由于腰部没有保护,造成了容易闪腰的弊端。而在现有技术中,尚未有类似的适应于室内使用的健身器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式健身器,可以让使用者在双手获得支撑的情况下,来做双脚向上抬的动作,该新式健身器既可以达到锻炼手臂、腹部、腰部、臀部和腿部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对腰部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在锻炼过程中闪腰,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健身器,包括:
[0005]左、右支架;
[0006]左、右摆杆组件,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相枢接;
[0007]—个脚踏组件,该脚踏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摆杆组件的底端相固定;
[0008]左、右手臂垫组件,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具有沿着竖向设置的握杆组件和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组件,且握杆组件固定在垫杆组件的前部;所述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左、右支架的顶部;和
[0009]一个靠背组件,该靠背组件为弧形,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
[0010]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通过连杆相固定。
[0011]所述的左、右支架分别包括前斜杆、后斜杆、中横杆和上竖杆,前斜杆和后斜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中横杆的前后,上竖杆的底端固定在中横杆上;所述左支架的前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的前斜杆的底部通过前连杆相固定;所述左支架的后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的后斜杆的底部通过后连杆相固定。
[0012]所述的左、右摆杆组件为倒T型杆件。
[0013]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中横杆分别向内侧设有一转轴,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设有轴套;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的相枢接为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的轴套分别套进所述左、右支架的中横杆的转轴中。
[0014]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上竖杆的顶部的后侧还分别固接有U型件,所述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插在所述左、右支架的U型件的U型口中,并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相固定,使靠背组件能够相对左、右支架的U型件转动。
[0015]所述握杆组件包括沿着竖向设置的把手杆和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套接在所述把手杆的外面。
[0016]所述垫杆组件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本体和臂垫,所述臂垫固接在所述垫杆本体上。
[0017]所述垫杆本体的底部还固接一高度调节杆,所述前斜杆的上部设为中空体,前斜杆的中空体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杆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杆插在前斜杆的中空体中,所述前斜杆的中空体的第一调节孔通过小弹销旋钮可选择地与高度调节杆的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相配合。
[0018]所述的靠背组件包括靠背管和腰鼓形泡棉体,所述的靠背管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所述腰鼓形泡棉体固定在所述靠背管上。
[0019]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脚踏板和配重部件,所述配重部件可拆卸安装在脚踏板的底部。
[00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健身器,使用时,使用者将双脚踩在脚踏组件上,两手的手臂撑在左、右手臂垫组件的垫杆组件上,两手的手掌则握在左、右手臂垫组件的握杆组件上,使用者的腰部则靠在靠背组件上。如果,左、右手臂垫组件的位置不适,比如太高或太低,则可以先将小弹销旋钮旋松,使得垫杆本体的底部的高度调节杆可以在前斜杆的中空体内移动,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后,再将小弹销旋钮旋在高度调节杆的相匹配的第二调节孔与前斜杆的中空体的第一调节孔之间,使垫杆本体与前斜杆相固定。同样,如果靠背组件与使用者腰部的位置不对,则可以转动靠背组件,使靠背组件向前向上翻或向后向下翻,从而找到一个刚好支撑在使用者腰部的位置。运动过程中,使用者利用两手手臂的支撑,将两脚踩着脚踏板向上踢,类似于双杠运动时的支撑抬脚动作,当使用者的两脚呈上下摆动时,随着使用者腰部的同时摆动,靠背组件也会随着上下翻转,靠背组件是始终顶靠在使用者的腰部,从而达到了对使用者腰部的很好保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配重部件的大小来调整使用者两脚的蹬踩力。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左、右支架、左、右摆杆组件、脚踏组件、左、右手臂垫组件和靠背组件来组成一个新式健身器,这种新式健身器能够适应于室内使用,可以让使用者在双手获得支撑的情况下,来做双脚向上抬的动作,既可以达到锻炼手臂、腹部、腰部、臀部和腿部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对腰部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在锻炼过程中闪腰的弊端出现,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特点,使得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0023]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左、右支架的顶部,将弧形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这种结构,能够通过调节左、右手臂垫组件的高度和靠背组件的翻转位置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群,使得一台新式健身器,便能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使用者,能够节省使用者的设备购置费用。[0024]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将配重部件可拆卸安装在脚踏板的底部,使得该新式健身器能够调节锻炼的强度,很好地适应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
[0025]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脚踏组件来配合使用者进行锻炼,脚踏组件能够对使用者进行支撑,使得锻炼具有持久性,避免了进行双杠锻炼时无法长久而达不到锻炼效果的弊端。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登山机不局限于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30]图4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架与左手臂垫组件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架与靠背组件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支架与左摆杆组件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摆杆组件与脚踏组件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3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
[0037]本实用新型所设定的左、右、前、后等方位是以使用者的使用状态为参考点,使用者的左手边为左,其他类推。
[0038]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健身器,包括:
[0039]左支架11、右支架12;
[0040]左右摆杆组件21、右摆杆组件22,左摆杆组件21的上端与左支架11的上部相枢接,右摆杆组件22的上端与右支架12的上部相枢接;
[0041]一个脚踏组件3,该脚踏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左摆杆组件21、右摆杆组件22的底端相固定;
[0042]左手臂垫组件41、右手臂垫组件42,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具有沿着竖向设置的握杆组件和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组件,且握杆组件固定在垫杆组件的前部;所述左手臂垫组件41分别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左支架11的顶部,所述右手臂垫组件42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右支架12的顶部;和
[0043]一个靠背组件5,该靠背组件5为弧形,靠背组件5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11、右支架12的顶部相枢接。
[0044]所述的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底部通过连杆相固定。
[0045]所述的左、右支架分别包括前斜杆、后斜杆、中横杆和上竖杆,以左支架11为例,左支架包括前斜杆111、后斜杆112、中横杆113和上竖杆114,前斜杆111和后斜杆11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中横杆113的前后,上竖杆114的底端固定在中横杆113上;所述左支架11的前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12的前斜杆的底部通过前连杆115相固定;所述左支架11的后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12的后斜杆的底部通过后连杆116相固定。
[0046]所述的左、右摆杆组件均为倒T型杆件,以左摆杆组件21为例,左摆杆组件21由竖圆管211和横方管212构成。
[0047]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中横杆分别向内侧设有一转轴,以左支架11为例,左支架11的中横杆113向内侧设有一转轴1131 ;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设有轴套,以左摆杆组件21为例,左摆杆组件21的上端设有轴套213 ;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的相枢接为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的轴套分别套进所述左、右支架的中横杆的转轴中,以左支架11与左摆杆组件21相配合为例,所述左摆杆组件21的上端与左支架11的上部的相枢接为左摆杆组件的上端的轴套213套进所述左支架的中横杆的转轴1131中。
[0048]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上竖杆的顶部的后侧还分别固接有U型件,所述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插在所述左、右支架的U型件的U型口中,并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相固定,使靠背组件能够相对左、右支架的U型件转动;以左支架11与靠背组件5相配合为例,所述的左支架的上竖杆114的顶部的后侧还分别固接有U型件117,所述靠背组件5的一端插在所述左支架的U型件117的U型口中,并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相固定,使靠背组件5能够相对左支架的U型件117转动。
[0049]所述握杆组件包括沿着竖向设置的把手杆和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套接在所述把手杆的外面;以左手臂垫组件41为例,左手臂垫组件41的握杆组件包括沿着竖向设置的把手杆411和把手套412,所述把手套412套接在所述把手杆411的外面。
[0050]所述垫杆组件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本体和臂垫,所述臂垫固接在所述垫杆本体上;以左手臂垫组件41为例,左手臂垫组件41的垫杆组件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本体413和臂垫414,所述臂垫414固接在所述垫杆本体413上。
[0051]以左手臂垫组件41与左支架11相连接为例,右手臂垫组件42与右支架12相连接类同;所述左手臂垫组件41的垫杆本体413的底部还固接一高度调节杆415,所述左支架11的前斜杆111的上部设为中空体,前斜杆111的中空体设有第一调节孔118,所述高度调节杆415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416,所述高度调节杆415插在前斜杆111的中空体中,所述前斜杆111的中空体的第一调节孔118通过小弹销旋钮6可选择地与高度调节杆415的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416相配合。
[0052]所述的靠背组件5包括靠背管51和腰鼓形泡棉体52,所述的靠背管51的两端分别与左支架11、右支架12的顶部相枢接,所述腰鼓形泡棉体52固定在所述靠背管51上。
[0053]所述脚踏组件3包括脚踏板和配重部件,所述配重部件可拆卸安装在脚踏板的底部。
[005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健身器,使用时,参见图9所示,使用者将双脚踩在脚踏组件3上,两手的手臂撑在左手臂垫组件21、右手臂垫组件22的垫杆组件上,两手的手掌则握在左、右手臂垫组件的握杆组件上,使用者的腰部则靠在靠背组件5上。如果,左、右手臂垫组件的位置不适,比如太高或太低,则可以先将小弹销旋钮6旋松,使得垫杆本体的底部的高度调节杆可以在前斜杆的中空体内移动,移动到适合的位置后,再将小弹销旋钮6旋在高度调节杆的相匹配的第二调节孔与前斜杆的中空体的第一调节孔之间,使垫杆本体与前斜杆相固定。同样,如果靠背组件5与使用者腰部的位置不对,则可以转动靠背组件5,使靠背组件5向前向上翻或向后向下翻,从而找到一个刚好支撑在使用者腰部的位置。运动过程中,使用者利用两手手臂的支撑,将两脚踩着脚踏板向上踢,类似于双杠运动时的支撑抬脚动作,当使用者的两脚呈上下摆动时,随着使用者腰部的同时摆动,靠背组件也会随着上下翻转,靠背组件是始终顶靠在使用者的腰部,从而达到了对使用者腰部的很好保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配重部件的大小来调整使用者两脚的蹬踩力。
[0055]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健身器上加装电子仪表等部件,对锻炼过程进行计数等。
[0056]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式健身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支架; 左、右摆杆组件,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相枢接; 一个脚踏组件,该脚踏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摆杆组件的底端相固定; 左、右手臂垫组件,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具有沿着竖向设置的握杆组件和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组件,且握杆组件固定在垫杆组件的前部;所述左、右手臂垫组件分别可调节高低的装在左、右支架的顶部;和 一个靠背组件,该靠背组件为弧形,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支架分别包括前斜杆、后斜杆、中横杆和上竖杆,前斜杆和后斜杆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中横杆的前后,上竖杆的底端固定在中横杆上;所述左支架的前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的前斜杆的底部通过前连杆相固定;所述左支架的后斜杆的底部和右支架的后斜杆的底部通过后连杆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摆杆组件为倒T型杆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中横杆分别向内侧设有一转轴,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分别设有轴套;所述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与左、右支架的上部的相枢接为左、右摆杆组件的上端的轴套分别套进所述左、右支架的中横杆的转轴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支架的上竖杆的顶部的后侧还分别固接有U型件,所述靠背组件的两端分别插在所述左、右支架的U型件的U型口中,并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相固定,使靠背组件能够相对左、右支架的U型件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组件包括沿着竖向设置的把手杆和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套接在所述把手杆的外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杆组件包括沿着水平设置的垫杆本体和臂垫,所述臂垫固接在所述垫杆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杆本体的底部还固接一高度调节杆,所述前斜杆的上部设为中空体,前斜杆的中空体设有第一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杆上设有多个第二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杆插在前斜杆的中空体中,所述前斜杆的中空体的第一调节孔通过小弹销旋钮可选择地与高度调节杆的其中一个第二调节孔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组件包括靠背管和腰鼓形泡棉体,所述的靠背管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支架的顶部相枢接,所述腰鼓形泡棉体固定在所述靠背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组件包括脚踏板和配重部件,所述配重部件可拆卸安装在脚踏板的底部。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3647977SQ20132081549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侯岩卫 申请人:厦门奥力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