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62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属于登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下手柄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滑道,下手柄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两个阶梯型通孔,下手柄的阶梯型通孔的中间的大直径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上手柄侧面开有凹槽,上手柄的下端通过半圆柱形连接杆与半圆形滑块固定连接;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孔,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定位孔,上手柄的空腔内设有一滚轴,下手柄的上端安装有两个上手柄,上手柄的半圆形滑块嵌在下手柄的滑道中,下手柄上的第一定位销插入两个上手柄两端的定位孔中,两个上手柄的空腔中的两个滚轴上设有一长方形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登山杖,特别是一种可以变成座椅的登山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旅游登山的过程中,由于观看景点需要步行较长的距离,而长时间的步行必然会造成劳累,所以就需要坐下休息。而休息时,往往是席地而坐,这种方式使腿部弯折,不利于缓解腿部劳累,而且坐在地上也及其不卫生。登山过程中常常借用登山杖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攀登。而现有的带座椅的登山杖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往往带有椅面,造成了登山杖体积庞大,不利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变成座椅的登山杖。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手柄、下手柄、支撑杆和底座板;所述的下手柄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滑道,所述的滑道槽口窄于槽腔;下手柄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两个阶梯型通孔,所述的下手柄的阶梯型通孔的中间的大直径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定位销的小头端穿过下手柄的阶梯型通孔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下手柄的大直径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定位销的小头端的轴肩上,第一定位销的大头端抵在下手柄的下端面的壁上;所述的下手柄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与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与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两端通过销轴与底座板铰接,底座板的两端与支脚铰接;所述的固定块的一端设有阶梯型通孔,第二定位销的小头端穿过阶梯型通孔两端的小直径孔,且两个第二定位销的大头端之间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的上手柄侧面开有凹槽,凹槽空腔一端侧壁上有一通孔,上手柄的下端通过半圆柱形连接杆与半圆形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孔,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定位孔,上手柄的空腔内设有一滚轴,滚轴的一端穿过上手柄的侧壁上的通孔与旋钮固定连接,滚轴的另一端与上手柄的另一侧壁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下手柄的上端安装有两个上手柄,上手柄的半圆形滑块嵌在下手柄的滑道中,所述的下手柄上的第一定位销插入两个上手柄两端的定位孔中,所述的两个上手柄的空腔中的两个滚轴上设有一长方形布,长方形布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滚轴上,且长方形布缠绕在两滚轴上。
[0005]上述的支撑杆上设有一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旋杆螺纹连接。
[0006]上述的固定块阶梯型通孔的上壁上设有一导向孔,拨杆穿过导向孔与第二定位销的大头端固定连接。
[0007]上述的长方形布为尼龙布。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9]1、本实用新型的椅面为一块长方形尼龙布,在不使用时,可以放在两上手柄的空腔中,不需要在装置上安装椅面,使结构更加紧凑、便于携带;
[0010]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旋转螺旋杆来调节登山杖的高度,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
[0011]3、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板和支脚在登山杖形态下能够通过第二定位销固定在支撑杆的两侧,可以节省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登山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座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8]实用新型包括两个上手柄1、下手柄2、支撑杆4和底座板6。
[0019]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下手柄2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滑道,所述的滑道槽口窄于槽腔。下手柄2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两个阶梯型通孔。所述的下手柄2的阶梯型通孔的中间的大直径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0,第一定位销9的小头端穿过下手柄2的阶梯型通孔和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10的一端与下手柄2的大直径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10的另一端抵在第一定位销9的小头端的轴肩上,第一定位销9的大头端抵在下手柄2的下端面的壁上。
[0020]如图1、3和4所示,所述的下手柄2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与支撑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杆4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与螺旋杆7螺纹连接。所述的支撑杆4的下端与一固定块11固定连接,固定块11的两端通过销轴与底座板6铰接,底座板6的两端与支脚5铰接。所述的固定块11的一端设有阶梯型通孔,阶梯型通孔的上壁上设有一导向孔,第二定位销13的小头端穿过阶梯型通孔两端的小直径孔,且两个第二定位销13的大头端之间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2固定连接,拨杆18穿过导向孔与第二定位销13的大头端固定连接。固定块11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销17。所述的底座板6夹在固定销17和第二定位销13之间,使底座板6不会发生晃动。
[0021]如图1、5所示,所述的上手柄I侧面开有凹槽,凹槽空腔一端侧壁上有一通孔,上手柄I的下端通过半圆柱形连接杆15与半圆形滑块16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手柄I的下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孔,上手柄I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定位孔,上手柄I的空腔内设有一滚轴3,滚轴3的一端穿过上手柄I的侧壁上的通孔与旋钮8固定连接,滚轴3的另一端与上手柄I的另一侧壁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下手柄2的上端安装有两个上手柄1,上手柄I的半圆形滑块16嵌在下手柄2的滑道中,所述的下手柄2上的第一定位销9插入两个上手柄I两端的定位孔中,将两个上手柄I固定在上手柄I上。所述的两个上手柄I的空腔中的两个滚轴3上设有一长方形布14,长方形布1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滚轴3上,且长方形布14缠绕在两滚轴3上,所述的长方形布14为尼龙布。
[0022]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螺旋杆7收缩到支撑杆4的螺纹孔内,继而拨动拨杆18使第二定位销13收缩到固定块11的阶梯型通孔中,转动底座板6,使底座板6与支撑杆4垂直。继而转动支脚5使支脚5与底座板6垂直,松开第二定位销13,使第二定位销13卡在底座板6的上端,使底座板6无法转动从而固定。然后将下手柄2上的第一定位销9从上手柄I两端的定位孔中拔出,将上手柄I旋转90度,与下手柄2垂直。然后将两个上手柄I移动到下手柄2的两端,将下手柄2上的第一定位销9插入上手柄I中间的两个定位孔中,使两个上手柄I固定在下手柄2的两端,而缠绕在两滚轴3上的长方形布14会舒展成一椅面,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座椅。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手柄、下手柄、支撑杆和底座板;所述的下手柄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滑道,所述的滑道槽口窄于槽腔;下手柄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两个阶梯型通孔,所述的下手柄的阶梯型通孔的中间的大直径孔内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定位销的小头端穿过下手柄的阶梯型通孔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下手柄的大直径孔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在第一定位销的小头端的轴肩上,第一定位销的大头端抵在下手柄的下端面的壁上;所述的下手柄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与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与一固定块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两端通过销轴与底座板铰接,底座板的两端与支脚铰接;所述的固定块的一端设有阶梯型通孔,第二定位销的小头端穿过阶梯型通孔两端的小直径孔,且两个第二定位销的大头端之间通过第二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另一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销;所述的上手柄侧面开有凹槽,凹槽空腔一端侧壁上有一通孔,上手柄的下端通过半圆柱形连接杆与半圆形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孔,上手柄的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定位孔,上手柄的空腔内设有一滚轴,滚轴的一端穿过上手柄的侧壁上的通孔与旋钮固定连接,滚轴的另一端与上手柄的另一侧壁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下手柄的上端安装有两个上手柄,上手柄的半圆形滑块嵌在下手柄的滑道中,所述的下手柄上的第一定位销插入两个上手柄两端的定位孔中,所述的两个上手柄的空腔中的两个滚轴上设有一长方形布,长方形布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滚轴上,且长方形布缠绕在两滚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上设有一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与螺旋杆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阶梯型通孔的上壁上设有一导向孔,拨杆穿过导向孔与第二定位销的大头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座椅功能的登山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形布为尼龙布。
【文档编号】A63B29/08GK204032544SQ20142048788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者】李娌, 胡伯龙, 刘韵凤, 孙成雨, 潘素华, 信颖 申请人:李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