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50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



背景技术:

人们通过跳起抓住健身天梯的横杆,使身体悬空、两手抓住横杆交替前进,从一端前进到另一端,通过多次往复练习训练可促进肩部、臀部灵活性,增强上肢、腰部、背部、胸部、腹部肌肉力量,改善协调能力。户外的健身天梯的普及使得人们得以广泛使用,但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的身高不一,从而健身天梯拉杆件的高度设计无法做到适合身高差距很大的人们的使用,存在受限于使用者身高的局限性。

因此中国专利号为CN103566516A的一种健身用天梯,其通过调节拉杆件与立柱间的半开和式结构在立柱上的位置的不同,实现拉杆件高度的调节,方便身高差距不一的人们的使用,但其效果有限,调节范围小,不能完全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它通过转动柱体,实现提升套体的上下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提升要求,其提升范围大,效果好,效率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包括四个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铰接有转动柱体,转动柱体的顶端面中部具有向上延伸的螺接柱,螺接柱螺接在提升套体的底面中部具有的螺接孔中,转动把手的下端铰接在转动柱体的侧壁上,转动把手的上部压靠在转动柱体的侧壁上,转动柱体的侧壁上具有的定位凹槽中嵌套并固定有永磁体块,转动把手的上部吸附在永磁体块上;

上横向梁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固定在左右两个对应的提升套体上,两个纵向梁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上横向梁的左右两端处,多个中间梁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纵向梁上。

固定螺栓的杆部穿过连接块和提升套体的顶部具有的横向贯穿孔并螺接有固定螺母和保护端盖,固定螺母夹持在保护端盖与提升套体的外侧壁之间。

所述两个纵向梁的底部两端固定有下连接梁,底部连接梁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同一个纵向梁的两个下连接梁的底端上,多个中间竖直梁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的底部连接梁和纵向梁上。

底部缓冲板固定在四个底座上,底部缓冲板的底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下端固定有下压块,下压块压靠在地面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转动柱体,实现提升套体的上下调节,从而满足不同的提升要求,其提升范围大,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纵向梁及下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4所示,一种高度可调节运动天梯,包括四个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顶部铰接有转动柱体11,转动柱体11的顶端面中部具有向上延伸的螺接柱12,螺接柱12螺接在提升套体20的底面中部具有的螺接孔21中,转动把手22的下端铰接在转动柱体11的侧壁上,转动把手22的上部压靠在转动柱体11的侧壁上,转动柱体11的侧壁上具有的定位凹槽中嵌套并固定有永磁体块23,转动把手22的上部吸附在永磁体块23上;

上横向梁13的两端固定有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固定在左右两个对应的提升套体20上,两个纵向梁15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上横向梁13的左右两端处,多个中间梁16的两端焊接固定在两个纵向梁15上。

进一步的说,固定螺栓1的杆部穿过连接块14和提升套体20的顶部具有的横向贯穿孔24并螺接有固定螺母2和保护端盖3,固定螺母2夹持在保护端盖3与提升套体20的外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说,所述两个纵向梁15的底部两端固定有下连接梁17,底部连接梁18的两端焊接固定在同一个纵向梁15的两个下连接梁17的底端上,多个中间竖直梁19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固定的底部连接梁18和纵向梁15上。

进一步的说,底部缓冲板30固定在四个底座10上,底部缓冲板30的底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31,缓冲弹簧31的下端固定有下压块32,下压块32压靠在地面上。

工作原理:通过四个人将转动把手22翻转,然后转动,使得转动柱体11转动,从而使得四个提升套体20上下调节,满足使用要求,同时,其底部缓冲板30的作用是,当人锻炼到中间不慎滑手或动不了时,可以直接跳下来,通过底部缓冲板30起到缓冲效果,从而起到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