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06454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杆体相连接,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上导向分杆和第一下导向分杆,第一上导向分杆和第一下导向分杆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上导向分杆和第二下导向分杆,第二上导向分杆和第二下导向分杆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套接有高度调节筒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依次嵌套且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高度调节筒,相邻的高度调节筒之间滑动连接,且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时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径向向外扩张。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强。
【专利说明】
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
【背景技术】
[0002]跳高是田径运动的田赛项目之一。是一种由有节奏的助跑、单脚起跳、越过横杆落地等动作组成,以越过横杆上缘的高度来计算成绩的比赛项目。而现有技术中的跳高杆不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距离情况调节高度,灵活性差,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0003]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体育跳高用机械手摇升降跳高杆[申请号:CN201410217647.X],包括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以及箱体,第一支撑管与第二支撑管的上方设有竿子,所述第一支撑管套装有第一齿轮蜗杆,第一齿轮蜗杆的一端支撑竿子,第一齿轮蜗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二支撑管套装有第二齿轮蜗杆,第二齿轮蜗杆的一端支撑竿子,第二齿轮蜗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箱体内设有支架,支架设有转盘,箱体外接有摇柄,摇柄与转盘连接,转盘连接有蜗杆,转盘设有驱动齿,驱动齿与蜗杆连接,第一齿轮蜗杆、第二齿轮蜗杆分别与蜗杆连接。
[0004]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不够方便,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灵活性强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杆体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上导向分杆和第一下导向分杆,所述的第一上导向分杆和第一下导向分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上导向分杆和第二下导向分杆,所述的第二上导向分杆和第二下导向分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套接有高度调节筒组件,所述的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依次嵌套且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高度调节筒,相邻的高度调节筒之间滑动连接,且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时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径向向外扩张,且所有的高度调节筒径向扩张后的直径均相等,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的第二支撑杆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的第二定位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高度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当需要调高杆体的高度时,将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径向向外扩张并叠合在高度调节筒上,第一定位板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第一支撑杆的高度固定,第二定位板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低杆体的高度时,只需要将位于上部的高度调节筒压回到位于下部的高度调节筒内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整体设计合理。
[0007]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高度调节筒包括若干片状体,相邻的片状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组件相连接并围成筒状,所述的高度调节筒的中部设有径向支撑导向管,所述的径向支撑导向管和片状体之间通过径向预紧弹簧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对片状体具有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径向预紧弹簧利于高度调节筒的向外扩张,也利于径向支撑导向管的向内收缩。
[0008]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径向支撑导向管包括若干支撑导向板,所述的支撑导向板之间通过第二弹性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对支撑导向板具有径向向内的作用力,且当高度调节筒处于依次嵌套状态时径向支撑导向管被径向撑开,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时径向支撑导向管径向向内收缩贴于第一支撑杆或者第二支撑杆上。
[0009]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扩张弹簧,所述的扩张弹簧套接在弯曲滑动杆上,所述的弯曲滑动杆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片状体滑动连接,弯曲滑动杆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片状体滑动连接。
[0010]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收缩弹簧,所述的收缩弹簧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支撑导向板相连接,收缩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支撑导向板相连接。
[0011]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环绕径向支撑导向管周向均匀分布形成径向预紧盘,所述的径向预紧盘为若干层且沿着径向支撑导向管纵向均匀分布。
[0012]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片状体上开有弧形滑动腔,所述的弯曲滑动杆的端部插入到弧形滑动腔中,且该端部设有能够避免弯曲滑动杆从弧形滑动腔中滑脱的限位滑动块,所述的弧形滑动腔的腔口的最大长度小于限位滑动块的最大长度。
[0013]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片状体的上部开有润滑油腔,所述的润滑油腔通过润滑总道与位于最上部的弧形滑动腔相连通,相邻的弧形滑动腔之间通过润滑分道相连通,所述的片状体的上端面上开有与润滑油腔相连通的注油口。通过注油口向润滑油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再通过润滑总道和润滑分道对弧形滑动腔进行润滑,利于片状体之间的移动。
[0014]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高度调节筒的数量为三个,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时扩展后的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的直径与扩展后的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的直径相同。利于高度调节筒之间的叠合。
[0015]在上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中,所述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最大长度均大于高度调节筒扩张后的直径。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的优点在于:
[0017](I)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高度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当需要调高杆体的高度时,将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径向向外扩张并叠合在高度调节筒上,第一定位板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第一支撑杆的高度固定,第二定位板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上,第二支撑杆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低杆体的高度时,只需要将位于上部的高度调节筒压回到位于下部的高度调节筒内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整体设计合理。
[0018](2)径向预紧弹簧利于高度调节筒的向外扩张,也利于径向支撑导向管的向内收缩。
[0019](3)通过注油口向润滑油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再通过润滑总道和润滑分道对弧形滑动腔进行润滑,利于片状体之间的移动。
[0020](4)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时扩展后的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的直径与扩展后的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的直径相同。利于高度调节筒之间的宜口 ο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筒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度调节筒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片状体的剖视图;
[0025]图中,I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杆体、4第一上导向分杆、5第一下导向分杆、6第二上导向分杆、7第二下导向分杆、8高度调节筒组件、9高度调节筒、10第一定位板、11第二定位板、12片状体、13径向支撑导向管、14径向预紧弹簧、15扩张弹簧、16弯曲滑动杆、17弧形滑动腔、18限位滑动块、19润滑油腔、20润滑总道、21润滑分道、22支撑导向板、23收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I的上端之间通过杆体3相连接,第一支撑杆I包括第一上导向分杆4和第一下导向分杆5,第一上导向分杆4和第一下导向分杆5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杆2包括第二上导向分杆6和第二下导向分杆7,第二上导向分杆6和第二下导向分杆7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2上分别套接有高度调节筒组件8,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依次嵌套且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高度调节筒9,相邻的高度调节筒9之间滑动连接,且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径向向外扩张,且所有的高度调节筒9径向扩张后的直径均相等,第一支撑杆I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的第一定位板10,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的第二定位板11。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2的高度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当需要调高杆体3的高度时,将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径向向外扩张并叠合在高度调节筒9上,第一定位板10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第一支撑杆I的高度固定,第二定位板11盖在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第二支撑杆2的高度固定,当需要调低杆体3的高度时,只需要将位于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压回到位于下部的高度调节筒9内即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整体设计合理。
[0028]其中,高度调节筒9包括若干片状体12,相邻的片状体1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组件相连接并围成筒状,高度调节筒9的中部设有径向支撑导向管13,径向支撑导向管13和片状体12之间通过径向预紧弹簧14相连接,径向预紧弹簧14对片状体12具有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径向预紧弹簧14利于高度调节筒9的向外扩张,也利于径向支撑导向管13的向内收缩。更具体地说,径向支撑导向管13包括若干支撑导向板22,支撑导向板22之间通过第二弹性组件相连接,径向预紧弹簧14对支撑导向板22具有径向向内的作用力,且当高度调节筒9处于依次嵌套状态时径向支撑导向管13被径向撑开,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径向支撑导向管13径向向内收缩贴于第一支撑杆I或者第二支撑杆2上。更具体地说,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扩张弹簧15,扩张弹簧15套接在弯曲滑动杆16上,弯曲滑动杆16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片状体12滑动连接,弯曲滑动杆16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片状体12滑动连接。更具体地说,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收缩弹簧23,收缩弹簧23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支撑导向板22相连接,收缩弹簧23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支撑导向板22相连接。径向预紧弹簧14环绕径向支撑导向管13周向均匀分布形成径向预紧盘,径向预紧盘为若干层且沿着径向支撑导向管13纵向均匀分布。
[0029]作为一种改进,片状体12上开有弧形滑动腔17,弯曲滑动杆16的端部插入到弧形滑动腔17中,且该端部设有能够避免弯曲滑动杆16从弧形滑动腔17中滑脱的限位滑动块18,弧形滑动腔17的腔口的最大长度小于限位滑动块18的最大长度。片状体12的上部开有润滑油腔19,润滑油腔19通过润滑总道20与位于最上部的弧形滑动腔17相连通,相邻的弧形滑动腔17之间通过润滑分道21相连通,片状体12的上端面上开有与润滑油腔19相连通的注油口。通过注油口向润滑油腔19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再通过润滑总道20和润滑分道21对弧形滑动腔17进行润滑,利于片状体12之间的移动。
[0030]作为一种改进,高度调节筒9的数量为三个,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扩展后的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的直径与扩展后的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的直径相同。利于高度调节筒9之间的叠合。第一定位板10和第二定位板11的最大长度均大于高度调节筒9扩张后的直径。
[00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杆体3、第一上导向分杆4、第一下导向分杆5、第二上导向分杆6、第二下导向分杆7、高度调节筒组件8、高度调节筒9、第一定位板10、第二定位板U、片状体12、径向支撑导向管13、径向预紧弹簧14、扩张弹簧15、弯曲滑动杆16、弧形滑动腔17、限位滑动块18、润滑油腔19、润滑总道20、润滑分道21、支撑导向板22、收缩弹簧2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的上端之间通过杆体(3)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包括第一上导向分杆(4)和第一下导向分杆(5),所述的第一上导向分杆(4)和第一下导向分杆(5)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杆(2)包括第二上导向分杆(6)和第二下导向分杆(7),所述的第二上导向分杆(6)和第二下导向分杆(7)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和第二支撑杆(2)上分别套接有高度调节筒组件(8),所述的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依次嵌套且能够径向向外扩张的高度调节筒(9),相邻的高度调节筒(9)之间滑动连接,且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径向向外扩张,且所有的高度调节筒(9)径向扩张后的直径均相等,所述的第一支撑杆(I)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的第一定位板(10),所述的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能够盖在位于最上部的高度调节筒(9)上的第二定位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筒(9)包括若干片状体(12),相邻的片状体(1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组件相连接并围成筒状,所述的高度调节筒(9)的中部设有径向支撑导向管(13),所述的径向支撑导向管(13)和片状体(12)之间通过径向预紧弹簧(14)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14)对片状体(12)具有径向向外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支撑导向管(13)包括若干支撑导向板(22),所述的支撑导向板(22)之间通过第二弹性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14)对支撑导向板(22)具有径向向内的作用力,且当高度调节筒(9)处于依次嵌套状态时径向支撑导向管(13)被径向撑开,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径向支撑导向管(13)径向向内收缩贴于第一支撑杆(I)或者第二支撑杆(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扩张弹簧(15),所述的扩张弹簧(15)套接在弯曲滑动杆(16)上,所述的弯曲滑动杆(16)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片状体(12)滑动连接,弯曲滑动杆(16)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片状体(12)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弹性组件包括若干收缩弹簧(23),所述的收缩弹簧(23)的一端与位于一侧的支撑导向板(22)相连接,收缩弹簧(23)的另一端与位于另一侧的支撑导向板(22)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预紧弹簧(14)环绕径向支撑导向管(13)周向均匀分布形成径向预紧盘,所述的径向预紧盘为若干层且沿着径向支撑导向管(13)纵向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体(12)上开有弧形滑动腔(17),所述的弯曲滑动杆(16)的端部插入到弧形滑动腔(17)中,且该端部设有能够避免弯曲滑动杆(16)从弧形滑动腔(17)中滑脱的限位滑动块(18),所述的弧形滑动腔(17)的腔口的最大长度小于限位滑动块(18)的最大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体(12)的上部开有润滑油腔(19),所述的润滑油腔(19)通过润滑总道(20)与位于最上部的弧形滑动腔(17)相连通,相邻的弧形滑动腔(17)之间通过润滑分道(21)相连通,所述的片状体(12)的上端面上开有与润滑油腔(19)相连通的注油口。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筒(9)的数量为三个,当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滑出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时扩展后的位于内部的高度调节筒(9)的直径与扩展后的位于外部的高度调节筒(9)的直径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体育跳高用自动升降跳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位板(10)和第二定位板(11)的最大长度均大于高度调节筒(9)扩张后的直径。
【文档编号】A63B5/02GK205699062SQ20162045012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李丽
【申请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