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7105阅读:1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



背景技术:

立定跳远是学校体育测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立定跳远可以测试人体腿部的爆发力。传统的学校测试立定跳远项目的方法是在地面上画线,画好起跳线,在一旁画好标尺线,再根据被测试者的落点来目测跳远成绩,这种方式因为通过人为的方式来测量跳远者的跳远成绩,精确度不够高,存在人为的误差,也很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所述测试仪包括起跳板、跳远垫、压力开关、电子弹簧秤,所述跳远垫固定于起跳板上,所述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跳远垫表面,所述电子弹簧秤设置于压力开关下面,所述压力开关和电子弹簧秤均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在起跳板以及沿起跳板的长度方向的跳远范围内设置边框,在边框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管,每一个红外接收管均通过对应的信号放大电路与主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起跳板下面设置压力开关和电子弹簧秤,能够测试跳远者在起跳时的起跳力量,以及在跳远范围内设置多个红外接收管,能够测量跳远者的跳远距离,能够自动测量跳远者的起跳力量和跳远成绩,无需专门的人员来测量,实现了自动测量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在所述跳远垫上设置有多个起跳区,相邻的起跳区之间间距相同。

所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在起跳垫上设置多个起跳区,测试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跳远能力选择不同的起跳区。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通过导线与显示屏连接,以及所述主机还通过无线通信与手机终端连接。

所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主机可将跳远者的跳远成绩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也可将跳远者的跳远成绩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跳远者的手机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的整个结构图;

图2为立定跳远测试仪的内部各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起跳板,2、起跳垫,3、边框,4、红外接收管,5、起跳区,6,压力开关,7、电子弹簧秤,8、主机,9、信号放大电路,10、显示屏,11、手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定跳远测试仪包括起跳板1、起跳垫2、压力开关6、电子弹簧秤7,所述起跳垫2固定于起跳板1上,所述压力开关6设置于所述起跳垫2表面,所述电子弹簧秤7设置于压力开关6下面,压力开关6控制电子弹簧秤7的开闭。所述压力开关6和电子弹簧秤7均通过导线与主机8连接;在起跳板1以及沿起跳板1的长度方向的跳远范围内设置边框3,在边框3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管4,每一个红外接收管4均通过对应的信号放大电路9与主机8连接,其中,信号放大电路9与红外接收管4一一对应,信号放大电路9对对应的红外接收管4测量的信号进行放大。

在所述起跳垫2上设置有多个起跳区5,相邻的起跳区5之间间距相同,本实施例中,起跳区设置为3个,其中,每两个起跳区之间的距离为20-30mm。所述主机8还通过导线与显示屏10连接,以及所述主机8还通过无线通信与手机终端11连接,主机8可将测量的跳远者的跳远成绩(体现为跳远距离)发送给显示屏显示以及发送给跳远者的手机终端进行查看。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立定跳远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为:当跳远者进行立定跳远时,跳远者可根据自身的跳远能力选择不同的起跳区,起跳垫感受到压力时,控制电子弹簧秤打开,对跳远者的起跳力量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跳远者的起跳力量上传至主机;另外,在跳远范围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边框,在边框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红外接收管,用以感应跳远者的落地位置,根据起跳点和落地位置,可以测量跳远者的跳远距离,并将跳远者的跳远距离发送给主机,主机将跳远者的跳远距离显示于显示屏上,也可以将跳远者的跳远距离通过无线通信发送给跳远者的手机终端,以便让跳远者知悉自己的跳远成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定跳远测试仪,在起跳板下面设置压力开关和电子弹簧秤,能够测试跳远者在起跳时的起跳力量;以及在跳远范围内设置多个红外接收管,能够测量跳远者的跳远距离;在起跳垫上设置多个起跳区,测试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跳远能力选择不同的起跳区;主机可将跳远者的跳远成绩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也可将跳远者的跳远成绩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跳远者的手机终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方法、装置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