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球充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210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气球充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球充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小量的气球充气,人们经常采用嘴吹的方式进行,但是,嘴吹的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为此有人利用气筒进行打气;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充气,在充气完毕后均存在无法及时对气球充气嘴处进行密封,导致气体渗漏;而且常规的充气嘴密封方式为打结,这样一来当气球内气体泄漏后,往往无法松开结扣,从而只能将气球丢弃,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充气方便快捷、并且可对气球进行重复充气利用的气球充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球充气系统,所述气球充气系统包含有开口向下的桶体,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桶体内设置有一活塞,所述活塞上连接有一竖向向下的抽杆,所述抽杆的底部连接有一手柄;

所述通孔的孔壁上涂覆有石墨层,所述通孔内插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部铣出一环形豁口,且该环形豁口的环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筒体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外筒体旋置于内筒体上,且外筒体的外径等于内筒体的外径,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外筒体顶部连接有一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环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设置有外螺纹的堵头旋置于封闭环的环孔内;所述桶体的顶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上穿接有限位销钉,所述限位销钉插置于环形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方便的通过抽拉方式使得桶体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得大气压将气体压入气球内进行充气,充气完毕将气嘴完全封闭取出气球即可使用;当气体泄漏后需要再次充气时,拧开堵头重复原先的充气操作即可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球充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球充气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球充气系统的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球充气系统的外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桶体1、活塞2、抽杆3、内筒体4、外筒体5、堵头6;

通孔1.1、耳板1.2、限位销钉1.3;

手柄3.1;

环形豁口4.1;

环形卡槽5.1、封闭环5.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气球充气系统,所述气球充气系统包含有开口向下的桶体1,所述桶体1顶部设置有一通孔1.1;所述桶体1内设置有一活塞2,所述活塞2上连接有一竖向向下的抽杆3,所述抽杆3的底部连接有一手柄3.1;

所述通孔1.1的孔壁上涂覆有石墨层,起到润滑作用,所述通孔1.1内插置有内筒体4,所述内筒体4的外壁上部铣出一环形豁口4.1,且该环形豁口4.1的环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外筒体5的内筒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外筒体5旋置于内筒体4上,且外筒体5的外径等于内筒体4的外径,即外筒体5的筒壁厚度等于内筒体4外壁上铣出的环形豁口4.1的厚度,所述外筒体5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5.1,所述外筒体5顶部连接有一封闭环5.2,所述封闭环5.2的环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设置有外螺纹的堵头6旋置于封闭环5.2的环孔内;所述桶体1的顶部外壁上对称设置有耳板1.2,所述耳板1.2上穿接有限位销钉1.3,所述限位销钉1.3插置于环形卡槽5.1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球充气系统的充气方法包含有下述步骤:

步骤一、气球放置于桶体1内,内筒体4插置于桶体1的通孔1.1内,气球的充气嘴穿过内筒体4后外翻至内筒体4的外壁上;

步骤二、将外筒体5旋在内筒体4上的过程中,将气球的充气嘴压合在内筒体4和外筒体5之间;

步骤三、将限位销钉1.3插入环形卡槽5.1内进行固定;

步骤四、抽杆3带动活塞2向下移动;

步骤五、当气球充足气后,将堵头5旋置在封闭环5.2上;

步骤六、拔出限位销钉1.3,继续向下抽动抽杆3使得活塞2取出桶体1,从而可方便的将气球取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