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户外千秋吊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165阅读:4303来源:国知局
双人户外千秋吊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秋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双人户外千秋吊椅。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一种放置于庭院、公园和娱乐场所的休闲设施。秋千具有优雅的造型,且荡秋千能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因此,秋千深受人们喜爱。

而传统的秋千,通常只适合单人使用,并且功能比较单一,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感到厌倦。故而有必要研发一种多用途的秋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人户外千秋吊椅,包括两侧A字形的秋千脚、顶棚和安装于顶棚的摇椅;所述摇椅包括靠背、座板、前挡板、挡板连接管、扶手、吊管和弹簧挂钩;所述靠背安装于座板后方,且靠背中部靠下处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扶手;所述座板后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扶手,座板前端转动连接前挡板;所述挡板连接管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背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前挡板;所述扶手安装于座板两侧且与吊管固定连接;所述吊管顶部通过弹簧挂钩连接顶棚。

所述秋千脚包括前脚管、后脚管和前后脚连接管;所述前脚管顶部和后脚管顶部均与顶棚固定连接;所述前后脚连接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前脚管和后脚管。

所述两侧的后脚管固定连接有后脚连管。

所述座板底部铰接于气缸的一端,气缸的另一端铰接于后脚连管。

所述顶棚设置有顶布。

双人户外千秋吊椅,设置有由靠背、挡板连接管、前挡板和座板组成一个类四边形的结构,通过调整靠背的后仰角度,能够同步调节前挡板的抬起角度。当靠背往后靠时,挡板连接管往前移,从而推动前挡板抬起,从而达到变换座椅的姿势,体验不同的荡秋千的感受。

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用户休闲娱乐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挡板收拢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前挡板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中:1-前脚管、2-后脚管、3-前后脚连接管、4-后脚连管、5-靠背、6-座板、7-前挡板、8-挡板连接管、9-扶手、10-吊管、11-弹簧挂钩、12-顶棚、1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双人户外千秋吊椅,包括两侧A字形的秋千脚、顶棚12和安装于顶棚12可摆动的摇椅。

所述秋千脚包括前脚管1、后脚管2和前后脚连接管3。所述前脚管1顶部和后脚管2顶部均与顶棚12固定连接。所述前后脚连接管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前脚管1和后脚管2。秋千脚呈现A字形,结构稳固。所述两侧的后脚管2固定连接有后脚连管4。后脚连管4与顶棚12共同确定并保持了两侧秋千脚的间距,起到稳定整个支架的作用。

所述摇椅包括靠背5、座板6、前挡板7、挡板连接管8、扶手9、吊管10和弹簧挂钩11。

所述靠背5安装于座板6后方,且靠背5中部靠下处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扶手9。所述座板6后端转动连接于两侧的扶手9,座板6前端转动连接前挡板7。所述挡板连接管8一端转动连接于靠背5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前挡板7。靠背5、挡板连接管8、前挡板7和座板6组成一个类四边形的结构,通过调整靠背5的后仰角度,能够同步调节前挡板7的抬起角度。当靠背5往后靠时,挡板连接管8往前移,从而推动前挡板7抬起。所述扶手9安装于座板6两侧且与吊管10固定连接。所述吊管10顶部通过弹簧挂钩11连接顶棚12。弹簧挂钩11具有弹性,起到平稳动作的作用。

所述座板6底部铰接于气缸13的一端,气缸13的另一端铰接于后脚连管4。气缸13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扶手9。使用者通过控制气缸13的控制开关,能够推动摇椅摆动。

所述顶棚12设置有顶布,可遮阳挡雨。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稳固,生产成本较低,安全性能好,拆装简易,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产品增设了顶棚,起到了遮阳避雨的作用,不仅使得该秋千可在全方位环境下使用,而且也增加了秋千的使用寿命。本秋千的主体框架均有管材组成,质量轻巧,成本低廉,同时,易于组装或拆卸,方便了秋千的搬运。摆设于庭院的秋千,当下雨或者秋千闲置不用或者因空间局促,就可以将秋千拆卸存放,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本装置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