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97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幼儿玩具,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认知水平,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具有光线强度识别的玩具能根据识别到的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亮度的变化来驱动LED执行亮、灭或闪烁;或者驱动所述玩具振动。但目前市场上具有光线强度识别的玩具未能与智能设备有效结合来实现互动。已有的与智能设备的连接主要通过有线连接,但有线连接需要一条线连接,携带不方便且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通过将安装有光敏传感器的玩具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实现了智能设备与实体玩具互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包括:玩具和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用于与所述玩具实现互动的触控显示屏,所述玩具放置在所述的触控显示屏上任意位置;所述玩具底盘安装有用于识别所述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亮度变化的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光线检测电路;所述玩具内部包括LED驱动电路和电磁线圈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连接用于驱动LED执行亮、灭或闪烁;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线圈振动并带动所述玩具振动。

优选的,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源VCC,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的公共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VCC。

优选的,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源VCC。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3和电磁线圈L;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电磁线圈L的正极;所述电磁线圈L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源VCC。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连接于第一电源VCC与地之间。

优选的,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于第二电源两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公共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VCC。

优选的,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优选的,所述MOS管Q3为N型MOS管。

优选的,所述第四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安装有光敏传感器的玩具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实现了智能设备与实体玩具互动,本实用新型具有光线强度识别的玩具能根据识别到的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亮度的变化来驱动LED执行亮、灭或闪烁,或者驱动所述玩具振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玩具和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玩具放置在智能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玩具实现互动的简要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包括智能设备2和玩具1,所述玩具1放置在所述智能设备2的触控显示屏上任意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能进行亮度的自动调节,如感应环境光线强弱自动调节或者通过智能手机本身的设计进行亮度的自动调节。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玩具底盘安装有用于识别所述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亮度变化的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包括光线检测电路;所述玩具内部包括LED驱动电路和电磁线圈驱动电路;所述LED驱动电路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连接用于驱动LED执行亮、灭或闪烁;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电磁线圈振动并带动所述玩具振动。

进一步的,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三极管Q1;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电源VCC,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光敏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的公共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LED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源VCC。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光敏二极管D1与电阻R1组成分压电路,当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有光线时,NPN型三极管Q1导通,M+点位置为低电平;当智能设备的触控显示屏无光线时,NPN型三极管Q1截止,M+点位置为高电平。

进一步的,所述LED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和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源VCC。所述LED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若M+为高电平,则NPN型三极管Q2导通,LED亮;若M+为低电平,则三极管Q2截止,LED灭;若M+的电平持续跳变(高低电平间转变),则LED闪烁。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包括MOS管Q3和电磁线圈L;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电磁线圈L的正极;所述电磁线圈L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源VCC。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若M+为高电平,则N型MOS管Q3导通,使线圈开始工作;若M+为低电平,则MOS管Q3截止,线圈不工作;若M+的电平持续跳变(高低电平间转变),线圈抖动,进而带动整个玩具抖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线圈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连接于第一电源VCC与地之间。由于线圈工作时电压会降低,所述电容C1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四三极管Q4;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串联连接于第二电源两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公共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光敏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源VCC。本电路的作用在于使用PNP型三极管Q4控制玩具充电时断开玩具的电源,使玩具在充电时不能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光线强度识别的互动装置,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