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机上牌护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981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麻将机上牌护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将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麻将机上牌护边。



背景技术:

麻将由底部转盘洗牌后,由上牌轨道槽将麻将码成一排。如图1所示,轨道拐角处的弧形护边麻将经过时往往容易形成较大的滑移阻力,导致麻将堵死在拐角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将机上牌护边,麻将经过时阻力小,不易堵死在此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麻将机上牌护边,包括弧形的底板和垂直围置在底板一侧的弧形侧板,所述弧形侧板内侧壁设有沿其弧形轮廓延伸的侧凸棱,侧凸棱分为上侧凸棱和下侧凸棱,两者间距小于麻将的厚度,下侧凸棱距离底板的高度小于麻将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麻将由上牌轨道过来后,对底板造成冲击,由于侧凸棱的存在,冲击面积小,变向更加容易;由于麻将机都是双层麻将叠加的结构,因此设置成上侧凸棱和下侧凸棱分别与两层麻将分别抵触,保证了两层麻将齐平的从护边处拐向。

优选的,所述底板设有沿其弧形轮廓延伸的底凸棱,底凸棱为两条,底凸棱之间的间距小于麻将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凸棱可以避免麻将底部与底板接触,减少了麻将底部的摩擦,从护边处过度更顺滑。

优选的,所述侧凸棱端部设有倾斜的第一导入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入角让麻将侧边进入护边更加顺利,不易卡滞。

优选的,所述底凸棱端部设有倾斜的第二导入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导入角方便麻将底部顺利的过度到底凸棱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两端设有倾斜的导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边配合第二导入角,实现了麻将的平滑过度。

优选的,所述侧板背部下缘设有凸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边增加了底板的支撑面,护边强度更好。

优选的,凸边与侧板背部之间设置撑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筋能够帮助侧板抵抗麻将的冲击,避免侧板变形。

优选的,底板在麻将进入端底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外周围置有U型挡边,护边开口朝向麻将进入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与底板配合的部件上开设与U型挡边配合的凸起,凸起插入U型挡边中,就能很方便的对准安装孔进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麻将机的结构图;

图2为护边的立体图;

图3为护边的背部视图;

图4为护边的底部视图;

图5为U型护边与其他部件的配合图;

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牌轨道槽;2、麻将牌;3、侧板;4、底板;5、侧凸棱;5a、上侧凸棱;5b、下侧凸棱;6、底凸棱;7、导边;8、凸边;9、撑筋;10、安装孔;11、挡边;12、第一导入角;13、第二导入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麻将机上牌护边,如图1所示,其位于上牌轨道槽端部,麻将牌阵列在上牌轨道槽中。如图2所示,护边包括弧形的底板4和垂直底板4设置的弧形侧板3,侧板3内壁上分布有两根侧凸棱5,分为上侧凸棱5a和下侧凸棱5b,两者间距小于麻将的厚度,下侧凸棱5b距离底板4的高度小于麻将的厚度。麻将由上牌轨道过来后,对底板4造成冲击,由于侧凸棱5的存在,冲击面积小,变向更加容易;由于麻将机都是双层麻将叠加的结构,因此设置成上侧凸棱5a和下侧凸棱5b分别与两层麻将分别抵触,保证了两层麻将齐平的从护边11处拐向。

弧形底板4上同样分布有两根底凸棱6,底凸棱6的间距小于麻将的宽度,可以保证麻将可以平稳的放置在底凸棱6上。在凸棱的两端还设置有倾斜的导边7,方便麻将滑入底板4上。

结合图2和图6可以看出,侧凸棱5端部设置有第一导入角12,在底凸棱6上设置第二导入角13,第二导入角13与导边7处于同一平面。如此设置更加方便麻将牌从轨道槽中平滑的进入护边11中。

如图3所示,在侧板3底部设置有外凸的凸边8,凸边8与底板4处于同一平面,凸边8与侧板3之间设置三角形的支撑筋9,强度更好。

如图4所示,在底板4麻将牌进入端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底板4的安装孔10,安装孔10被一U型的挡边围住,结合图5可以看出,挡边是用来与其他部件的U型凸起配合的,当U型凸起卡入U型挡边后,安装孔10与配合部件的孔位正好同轴,方便了装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