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937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护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护具,属体育活动护具领域。



背景技术:

运动防护用具,通常这些护具是由各种类型的天然布料和其他类型的现代材料组成,通常向使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身体作用,并同时保证一定的舒适度。如在空手道和搏击等运动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常会用到相应的护具。

如授权公告号CN 204861295 U,名称为“一种运动护膝”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运动护膝,由一个外保护壳和一个内垫以及弹性固定带组成,内垫由柔软的材料构成,贴合在外保护壳的外表面,以适应膝盖的弯曲面;所述外保护壳由布织物构成,外保护壳沿纵向具有多个加强金属条,其中,靠近护膝中部的金属条长度大于侧边金属条,所述金属条沿着纵向布置有多个的可插入的弹性塑料或者碳纤维材料的凸起;内垫靠近使用者的表面对称布置有多个弹性减震部件,所述弹性减震部件相互紧挨被限制在护膝的十字槽内;所述内垫具有花瓣式的多个衬边,衬边在使用时能够紧贴包裹住膝盖;所述弹性固定带将所述外保护壳和所述内衬固定在使用者的膝盖。该专利中的运动护膝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在授权公告号CN201020235,名称为“一种新型的冲气式搏击护腿”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冲气式搏击护腿,其特征是护腿由内外被覆层和扁平状网格型中空气囊内芯构成,其中:网格型中空气囊的相邻的横格与横格之间通过至少设有4个的圆形互通气管相连,平面上形成网格状,立体上呈笼状,被覆内外面料后呈裤子的裤管状;内外被覆层通过内芯气囊横格之间的镂空处,以针线缝合或胶水热压成型粘合在一起。该专利中的护腿采用气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护腿受到强烈击打时可能出现漏气现象,影响了整个护具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减震效果好、制造方便、使用舒适的减震护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护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柔性护具本体和用以将护具本体固定至人体对应身体部位的固定装置,以护具本体接触身体部位的一面为内表面,相对的另一面为外表面,在护具本体的内表面布设有减震孔,减震孔从护具本体的内表面向外表面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为橡胶护具或者EVA护具或者聚氨酯护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减震孔呈半球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为护胸、护膝、护裆、护腿、护手、护肘或者护脚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包括护胫部、护脚背部以及连接在护胫部与护脚背部之间的连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护胫部上的第一紧固带和设置在护脚背部上的第二紧固带,在所述护胫部上设有第一左穿孔和第一右穿孔,第一左穿孔和第一右穿孔均从护胫部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第一紧固带穿设在第一左穿孔和第一右穿孔中,第一紧固带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护脚背部部上设有第二左穿孔和第二右穿孔,第二左穿孔和第二右穿孔均从护脚背部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第二紧固带穿设在第二左穿孔和第二右穿孔中,第二紧固带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胫部上设有用以接纳所述第一紧固带的第一接纳槽,所述护脚背部上设有用以接纳所述第二紧固带的第二接纳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护具本体的内表面布设有减震孔,减震孔可以吸纳护具本体受到冲击而发生的形变,起到减震缓冲效果,而且减震孔还作为透气空间,使得护具的穿戴更加舒适,如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易、制作方便、减震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紧固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护具本体 11-内表面

12-外表面 13-护胫部

131-第一左穿孔 132-第一右穿孔

133-第一接纳槽 14-护脚背部

141-第二左穿孔 142-第二右穿孔

143-第二接纳槽 15-连接部

20-减震孔 30-第一紧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减震护具,包括一体成型的柔性护具本体10和用以将护具本体10固定至人体对应身体部位的固定装置,以护具本体10接触身体部位的一面为内表面11,相对的另一面为外表面12,在护具本体10的内表面11布设有减震孔20,减震孔20从护具本体10的内表面11向外表面12延伸,具体地,减震孔20为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10为橡胶护具或者EVA护具或者聚氨酯护具。护具本体10由橡胶、EVA或者聚氨酯等柔性材料一体成型,其具有加工方便、护具本体10整体稳定性佳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减震孔20呈半球状,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减震孔20还可以采用其它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具本体10可以为护胸、护膝、护裆、护腿、护手、护肘或者护脚背等,下面以一种具体护具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该实施例中,护具本体10包括护胫部13、护脚背部14以及连接在护胫部13与护脚背部14之间的连接部15。护胫部13、护脚背部14以及连接部15三者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护胫部13上的第一紧固带30和设置在护脚背部14上的第二紧固带,第二紧固带的结构与第一紧固带30的结构相同。在所述护胫部13上设有第一左穿孔131和第一右穿孔132,第一左穿孔131和第一右穿孔132均从护胫部13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第一紧固带30穿设在第一左穿孔131和第一右穿孔132中,第一紧固带30的两端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护脚背部14上设有第二左穿孔141和第二右穿孔142,第二左穿孔141和第二右穿孔142均从护脚背部14的外表面贯穿至内表面,第二紧固带穿设在第二左穿孔141和第二右穿孔142中,第二紧固带的两端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一起。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魔术贴结构。通过第一紧固带30和第二紧固带将护具本体10绑扎在人体相应的部位上,实施例的护具本体10,护脚背部14绑扎在人体脚背上,护胫部13则绑扎在人体的胫部上,该护具本体10可以在空手道或者搏击训练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护胫部13上设有用以接纳所述第一紧固带30的第一接纳槽143,第一接纳槽143沿护胫部13的宽度方向延伸,其用以限制第一紧固带30沿护胫部13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护脚背部14上设有用以接纳所述第二紧固带的第二接纳槽143,第二接纳槽143沿护脚背部14的宽度方向延伸,其用以限制第二紧固带沿护脚背部14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