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用护膝。
背景技术:
跑步是一种对身体有综合性锻炼作用的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但是跑步却对膝盖损伤较大,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膝盖处套一圆筒形的具有弹性的布料来保护膝盖,这种护膝对膝盖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还有一种方法是在鞋底上安装气垫,减少脚后跟落地时对膝盖产生的剧烈震动作用来达到保护膝盖的目的,但是受限于鞋底的体积,其上安装的气垫的体积较小,减震作用不明显,而且这种带气垫的运动鞋的价格较贵,不容易被人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带有弹性支撑条,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较好的保护膝盖;同时也具有延长人腿长的作用,同样步幅条件下,跨过的长度更长,因而跑步速度更快,有利于人保持对跑步运动的热爱的跑步用护膝。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跑步用护膝,包括一脚掌支撑板,所述的跑步用护膝还包括一弹性支撑条和一防生脚掌,所述的脚掌支撑板的前部与一第一“U”形连接带的两端相互垂直连接、后部与一第二“U”形连接带相互倾斜连接,所述的脚掌支撑板的尾端与一挡板的下端相互垂直布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的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的弹性支撑条的上端铰接,所述的弹性支撑条为弧形结构,所述的脚掌支撑板的下侧的中部与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支撑筋相互倾斜布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筋的下端与所述的弹性支撑条的下部铰接,所述的弹性支撑条的下端与所述的 防生脚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防生脚掌为扁平块状结构、具有弧形底部、弧形底部设置均匀布置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防滑突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挡板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且所述的“U”形结构开口朝后布置,所述的挡板的下端靠近所述的弹性支撑条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跑步用护膝的优点是:带有弹性支撑条,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较好的保护膝盖;同时也具有延长人腿长的作用,同样步幅条件下,跨过的长度更长,因而跑步速度更快,有利于人保持对跑步运动的热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跑步用护膝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跑步用护膝的主视图;
其中:
1、脚掌支撑板;11、第一“U”形连接带;12、第二“U”形连接带;13、挡板;14、支撑筋;
2、弹性支撑条;
3、防生脚掌;31、防滑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 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跑步用护膝的优点是:带有弹性支撑条,能够提供较好的减震作用,从而较好的保护膝盖;同时也具有延长人腿长的作用,同样步幅条件下,跨过的长度更长,因而跑步速度更快,有利于人保持对跑步运动的热爱。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跑步用护膝,包括一脚掌支撑板1,该跑步用护膝还包括一弹性支撑条2和一防生脚掌3,该脚掌支撑板1的前部与一第一“U”形连接带11的两端相互垂直连接、后部与一第二“U”形连接带12相互倾斜连接,该脚掌支撑板1的尾端与一挡板13的下端相互垂直布置且固定连接,该挡板13的上端与该弹性支撑条2的上端铰接,该弹性支撑条2为弧形结构,该脚掌支撑板1的下侧的中部与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支撑筋14相互倾斜布置且固定连接,该支撑筋14的下端与该弹性支撑条2的下部铰接,该弹性支撑条2的下端与该防生脚掌3固定连接。用户需要同时使用两个这种跑步用护膝,使用时,将穿有鞋的脚放置在该脚掌支撑板1上,并使用该第一“U”形连接带11和该第二“U”形连接带12固定,鞋的后跟紧抵该挡板13;当人跑步时,这一弹性支撑条2即可起到较好的减震作用,有效避免脚后跟落地时,对膝盖产生的震动作用,因而有较好的保护膝盖的作用。此外,这一跑步用护膝还具有一定的延长人腿长的作用,步幅一样的情况下,穿戴这种跑步用护膝后,一步跨过的长度更长,因而跑步速度更快,有利于用户保持对跑步运动的热爱。
该防生脚掌3为扁平块状结构、具有弧形底部、弧形底部设置均匀布置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防滑突起31。弧形底部更符合人跑步时,脚部的运动规律,使用起来更加舒适,防滑突起31有较好的防滑作用,有利于用户提高跑步速度。
该挡板1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且该“U”形结构开口朝后布置,该挡板13的下端靠近该弹性支撑条2布置。开口朝后布置的“U”形结构可以防止挡板的13的边缘损伤人的小腿或者鞋后跟;该挡板13的下端靠近该弹性支撑条2使该“U”形结构在人的体重作用下可以卡在该弹性支撑条2上,防止该脚 掌支撑板1发生左右摆动现象,从而可以防止崴伤脚踝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