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杯益智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226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杯益智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体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套杯益智棋。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对思维训练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训练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但是,思维训练的教育形式还比较单调,趣味性不强,训练效果不佳,年龄较小的训练者会比较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也有采用传统的棋类游戏来进行思维训练的,但传统棋类游戏的棋种较少,并且是在平板或纸面上进行走棋,存在形式单一,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游戏方式灵活、趣味性强的游戏方式来训练思维能力,可激发玩家,特别是儿童的学习兴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杯益智棋,其趣味性强,游戏方式灵活,可激发儿童锻炼思维能力的兴趣,提升其观察、思维能力。

一种套杯益智棋,包括棋盘和棋子;所述棋盘上表面设置有低于棋盘上表面的定位格,所述定位格在棋盘上纵横均匀排布,定位格在每行排布的数量与定位格的行数相同并且每行定位格的位置对齐;所述棋子分为两种颜色,每种颜色的棋子至少包括一组可从大到小套装的套杯,每组套杯的数量与定位格在每条直线方向上排布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为了具有更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当套杯的开口向下时,在俯视方向上,所述定位格和套杯的形状相同,各套杯的形状也相同。

优选地,所述定位格为圆形凹槽,所述套杯的外形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定位格为方形凹槽,所述套杯的外形为方柱形。

优选地,为了能明显区分并产生悦目的视觉效果,所述套杯分为浅色和深色两种,所述棋盘上表面和定位格的颜色不同,每种颜色的棋子包括3组套杯,每组套杯的数量为4个。4个套杯为一组,共3组套杯,棋子数量适当,难度适中,不用很大的棋盘就能实现较好的娱乐性。

优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棋盘包括底板和面板,面板上均匀分布有通孔,面板粘合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通孔与底板构成所述定位格。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套杯为木质,每组套杯中最小的一个为实心件。

优选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棋盘和棋子为塑料材质,棋盘为圆盘形,棋盘上表面的周缘设有向下的翻边,所述棋盘上表面的外环面与翻边之间为弧面过渡;在棋盘上表面设有所述定位格,定位格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翻边为外拱的圆弧形翻边。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容纳棋盘和棋子的网兜,网兜的口部有拉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棋子是多组套杯,并且区分为两种颜色,每组套杯可从大到小地套装,在棋盘上使用时可以进行套扣,激发小孩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收纳时将棋子套装,能节省收纳空间;

2、棋盘的定位格是低于棋盘上表面的凹槽,立体感强并能起到定位作用,使得下棋这种思维训练不再那么枯燥;

3、棋盘为塑料材质,制作成圆盘形,并且在棋盘的周缘设有向下的翻边,构成体育活动用的飞盘,当思维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玩耍飞盘活动身体,提高眼手配合能力,动静结合,有益于身体健康;

4、利用网兜收纳棋盘(飞盘)和棋子,方便外出携带,在户外玩乐时,不失为一种优选的文体娱乐用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组棋子(套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棋盘,11-定位格,12-底板,13-面板,14-上表面,15-翻边;2-棋子,21-深色棋子,22-浅色棋子;3-网兜,3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一种套杯益智棋,包括棋盘1和棋子2,棋盘1为圆形;所述棋盘1上设置有低于棋盘1上表面14的定位格11,所述定位格11共有16个,在棋盘1上纵横均匀排布,定位格11在每行排布的数量与定位格11的行数相同,即每行4个,共4行,并且每行的定位格11的位置对齐。本实施例中,定位格11为圆形凹槽,使得定位格11为立体结构,立体感强并能起到定位作用,棋盘1上表面14和定位格11的颜色不同,定位格11与棋盘1能明显区分,克服了传统棋盘1仅是在棋盘1上表面14画有棋格,线条太多容易花眼的问题。

棋子2分为两种颜色,区分为深色棋子21和浅色棋子22,每种颜色的棋子2包括3组可从大到小套装的套杯,每组套杯的数量与定位格11在每条直线方向上排布的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每组套杯数量、定位格11在每行上排布的数量,以及定位格11的行数均为4,定位格呈正方形排布。当套杯的开口向下时,在俯视方向上,所述定位格11和套杯的形状相同,各套杯的形状也相同,定位格11的尺寸大于最大套杯的尺寸。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套杯外形为圆柱形,当然也可以是方柱形,星形等。棋子2是多组套杯,并且区分为深色棋子21和浅色棋子22,区别明显,每组套杯可从大到小地套装,在棋盘1上使用时可以进行套扣,激发小孩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收纳时将棋子2套装,能节省收纳空间。

为使棋盘表面更加多样化,所述棋盘1包括底板12和面板13,底板12为木质,面板13为其它颜色的防水耐磨材质,面板13上均匀分布有通孔,面板13粘合固定在所述底板12上,所述通孔与底板12构成所述定位格11,棋盘1为两块材料合成,可在面板13上直接加工出通孔,并将面板13单独进行色彩处理。当然,为了使生产更加简化,棋盘1也可以采用整体实木制造,由雕刻机在棋盘1的上表面14雕刻出定位格11,棋盘1整体皆为木纹本色,棋盘11和套杯为木质,更具质感,每组套杯中最小的一个为实心件,作为木料材质的棋子2,最小的棋子2可以采用实心件,制造容易。当棋盘1整体为木质时,棋盘1的上表面14的颜色也可以与定位格11的颜色不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套杯益智棋的使用方法是:

两位玩家各选择一种颜色的棋子2,每种颜色12个棋子2从大到小地套装在一起,共3组分别放置于棋盘1外各玩家旁侧,每位玩家选择以下其中一种方式出棋,两玩家交替出棋:一是把任意一个套杯放在棋盘1上任何一个空定位格11上,也可以将其套在棋盘1上任何一个比它小的棋子2上,无需考虑颜色;二是移动己方已在棋盘1上、且套在其它棋子2最上层的套杯移到另一个空定位格11上,也可以将其套在比它小的任何棋子2上,无需考虑颜色(如图4所示)。在走棋过程中,玩家禁止把棋盘1中最上层的套杯揭开看其所套的棋子2,最先将自己所选色的4个棋子2连成直线的玩家为获胜者,4个棋子2可以是在棋盘1的纵向、横向或对角线上连成直线。如图4所示,深色棋子21连成一条直线,深色棋子方获胜。

游戏时,尽量避免对方出现3个同色棋子2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出现要及时进行围堵;要尽量避免自己的棋子2被对方套在下层,否则会形成被动局面,因而大套杯更具主动性,但每人的大套杯数量有限,是移动棋盘1上已有的棋子2还是运用手上未出的棋子2,锻炼玩家的观察、思维和布局能力,是一种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由于不能揭开套杯看其所套的棋子2,还锻炼了玩家的记忆能力,有可能移动最上层的己方套杯,造成对方同色棋子2连成直线而获胜。所以,本套杯游戏棋,游戏形式灵活多变,趣味性强,能锻炼玩家的观察、思维和记忆力。

实施例2: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包括的部件,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棋盘1和棋子2为塑料材质,棋盘1为圆盘形,棋盘1的上表面14的周缘设有向下的翻边15,棋盘1上表面14的外环面与翻边15之间为弧面过渡,翻边15为外拱的圆弧形翻边15,提升“飞盘”的飞行效果,在棋盘1的上表面14设有所述定位格11,定位格11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的棋盘1就是一个体育活动用的飞盘,当思维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玩耍飞盘活动身体,提高眼手配合能力,动静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有益于身体健康。作为飞盘的棋盘1上表面14可以略有一些弧度,使其飞行效果更好,由于定位格11的底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因而并不影响棋子2的平稳摆放。

作为方便携带的文体用品,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容纳棋盘1和棋子2的网兜3,网兜3的口部有拉绳31,收纳时,棋子2置于棋盘1的内凹盘内,棋盘1和棋子2置于网兜3中,收紧拉绳31就可提拿网兜3。本实施例作为游戏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此外,本实施例的棋盘1还可作为飞盘使用,两个玩家一人手持飞盘旋转扔出,另一人接住飞盘,玩棋后可以通过玩耍飞盘活动身体,提高眼手配合能力,动静结合,有益于身体健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