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比例遥控模型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752阅读:1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比例遥控模型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型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小比例遥控模型车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1:28的遥控模型车主要采取的方案是由多个散件拼装而成的一整体,装配过程过于复杂,组装属于高级别难度,若有零件损坏,需要进行拆卸时步骤十分繁琐,重新组装过程需要较多的调教,不适用于初学新手教学。因此根据细分市场的需要,需要开发一种搭载各种模块,维修方便,改装方便的小比例遥控模型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设计结构简单,拆装简便,结构坚固,适用于初学新手教学的小比例遥控模型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比例遥控模型车的结构,车底板上搭载多个结构模块,车底板和各个结构模块具有装配孔并通过螺丝进行装配,结构模块利用装配孔配合螺丝安装固定在车底板上或者各个结构模块之间利用装配孔配合螺丝相互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模块中主要包括,二楼板、电子控制器、电池座、传动模块、转向模块、前独立波箱、后独立波箱;车底板前后两端安装前独立波箱、后独立波箱,传动模块、避震设备、电池座安装于车底板上,二楼板搭接于独立波箱上,电子控制器固定在二楼板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二楼板为镍氢二楼板,所述电池座为镍氢电池座,所述车底板为镍氢车底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二楼板为锂电二楼板,所述电池座为锂电电池座,所述车底板为锂电二楼板。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模块还包括后束角尺、前轮转向拉杆、前轮杯、后轮杯。

作为优选的,所述前轮杯和后轮杯的倾角为1.5度,所述倾角采用铜制球头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后轮杯的后轮束角为3度,所述后轮束角采用铜制球头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车底板和二楼板材料为纯玻纤板,其材料厚度为2.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车底板上的车身塑胶件为纯PC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杯和后轮杯的轴设有的球头与悬臂内的球面槽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整车采用模块化结构,可单独拆卸,适合新手实用。其中可调的结构模块简化为固定参数,所选参数经专业人员优选所得,前后轮的倾角为1.5度,后轮束角为3度,有效提高产品稳定性。倾角和后轮束角均采用铜制球头配合,车轮座的轴设有的球头与悬臂内的球面槽配合,使车轮座避震效果更舒畅,车身塑胶件,材料优选为纯PC材料,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车底板及二楼板,材料优选为纯玻纤板2.0mm,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使结构坚固耐撞击,适合新手实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轮束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束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轮杯与球头配合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前后轮倾角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可替换技术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小比例遥控模型车的结构,车底板上搭载多个结构模块,车底板和各个结构模块具有装配孔并通过螺丝进行装配,结构模块利用装配孔配合螺丝安装固定在车底板上或者各个结构模块之间利用装配孔配合螺丝相互固定。其中,结构模块中主要包括,二楼板、电子控制器1、电池座、转向模块4、传动模块5、前独立波箱6、后独立波箱7、车底板前后两端安装前独立波箱6、后独立波箱7,传动模块5、电池座安装于车底板上,二楼板搭接于前后独立波箱上,电子控制器1固定在二楼板上。模型车内部各部分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可通过拆卸螺丝即可单独拆卸和组装,前轮杯9和后轮杯10为可移动滑块在前后独立波箱的悬臂固定座内滑移,是通过螺丝固定独立波箱上下盖限位固定,车上各个结构模块之间均可独立拆卸更换互不干涉,所述电池座通过拆卸底部螺丝即可替换底板,组装件无需全部拆卸。

结构模块还包括后束角尺7-1、前轮转向拉杆6-1、前轮杯9、后轮杯10,其中前轮杯9和后轮杯10的倾角为1.5度,倾角为1.5度为专业技术人员经实验测量所得,使整车过弯性能更柔顺,不容易翻车(即整车过弯时离心力使车轮与跑道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倾角采用铜制球头配合;其中前轮转向拉杆6-1为可无极调节的,可改变前轮束角;后束角尺7-1用于改变后轮杯的后轮束角度数,后轮束角3度为专业技术人员经实验测量所得,后轮束角3度使整车直线加速时更稳定,后轮束角采用铜制球头配合,前轮杯9和后轮杯10的轴设有的球头11与悬臂内的球面槽配合,使车轮座避震效果更舒畅。

上述实施方案中,二楼板为镍氢二楼板2-1,电池座为镍氢电池座3-1,车底板为镍氢车底板8-1。作为可替换的技术方案:二楼板为锂电二楼板2-2,电池座为锂电电池座3-2,车底板为锂电车底板8-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车底板和二楼板材料为纯玻纤板,其材料厚度优选为2.0mm,代替原有的碳纤维板,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使结构坚固耐撞击,适合新手实用。车底板上的车身塑胶件为纯PC材料,代替尼龙加纤15%~25%,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简介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