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77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兵乓球训练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拾球简单快速的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乒乓球训练时,大量使用乒乓球。乒乓球散落在训练场地上,需要收集起来,以便重复使用。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徒手捡拾,并且存放在乒乓球提篮内备用。人工徒手捡拾需要频繁弯腰屈膝,存在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效率比较低的缺点,尤其对年老体弱者尤为不便。目前,已申请的乒乓球捡拾器专利可分为三种:一种是手动机械装置拾取,第二种是电动机械装置拾取,第三种是电动吸球装置。手动机械装置一般是一开口容器和容器的底部安装的若干根弹性筋组成,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但是拾球效率比较低,并且存在乒乓球的捡拾死角,对于散落在球台底下的乒乓球,该手动机械装置不易拾取。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拾球简单快速的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包括底部四角设有万向滚轮的车斗,其中,所述车斗上连接有负压箱,所述负压箱内设有空气负压泵和提升气缸,所述空气负压泵连接有一竖直朝向地面的负压总管,所述提升气缸与所述负压总管连接,所述负压总管在近地端设有可弹性压缩形变的节状管,所述节状管与所述负压总管连通,所述节状管的底部管口设有一倒置的拾球斗罩,所述负压总管与所述节状管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节状管连通的拾球管,所述拾球管另一端与所述车斗内部的球仓连接。

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所述负压总管包括上固定管和下活动管,所述上固定管和所述下活动管之间通过密封滑动轴套连接,所述提升气缸与所述下活动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所述下活动管的上端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设有一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所述提升气缸连接。

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所述下活动管内在对应于所述拾球管的上管壁位置设有弧形引导罩,所述弧形引导罩上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通过负压作用可将散落在兵乓球训练场的兵乓球一一拾取在车斗内,拾取简单快速,极大地方便了兵乓球训练场地的拾球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总管和所述拾球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车斗、2-负压箱、3-负压总管、4-拾球管、5-节状管、6-拾球斗罩、7-提升杆、8-提升气缸、9-弧形引导罩、11-万向滚轮、31-上固定管、32-下活动管、71-固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包括底部四角设有万向滚轮11的车斗1,其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车斗1上连接有负压箱2,负压箱2内设有空气负压泵和提升气缸8。空气负压泵连接有一竖直朝向地面的负压总管3,提升气缸8与负压总管3连接。负压总管3在近地端设有可弹性压缩形变的节状管5,该节状管5与负压总管3连通。为便于拾取时提供更大接受空间。节状管5的底部管口设有一倒置的拾球斗罩6,负压总管3与节状管5的连接处设有与节状管5连通的拾球管4,拾球管4另一端与车斗内部的球仓连接。

具体的,在上述的一种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中,负压总管3包括上固定管31和下活动管32,上固定管31和下活动管32之间通过密封滑动轴套连接,提升气缸8与下活动管32连接,在拾取兵乓球前,提升气缸8可将负压总管3提起到一定高度,使得兵乓球可更快速的进入拾球斗罩6内。下活动管32的上端设有固定套71,固定套71上设有一提升杆7,提升杆7与提升气缸连接。下活动管32内在对应于拾球管4的上管壁位置设有弧形引导罩9,该弧形引导罩9上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可使得整个负压总管3内为相通状态,便于负压箱2内的空气负压泵可在整个负压总管3内流动,同时,弧形引导罩9可保证被出去的兵乓球沿着该弧形引导罩9运动到拾球管4内,并最终进入车斗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体育教学球类拾取器通过负压作用可将散落在兵乓球训练场的兵乓球一一拾取在车斗内,拾取简单快速,极大地方便了兵乓球训练场地的拾球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