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0166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吸气是一种主动过程,其须要靠主动收缩使胸腔扩大,使肺内压力降低;当肺内压力低于大气压时,空气便会吸入肺中;正常时的吸气由横膈膜和外肋间肌负责,当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时,横膈膜位置向下且胸腔同时向外和向上运动,胸腔体积变大,相对地,压力变小,大气的空气就被吸进肺中;吸气肌训练已经广泛地使用于慢性阻塞型肺疾患者,由于胸腔壁物理异常,这族群的患者的吸气肌特别虚弱,所以吸气肌训练对这些特定的族群特别有影响力。

但是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已出现的问题:1)针对患者病情的差异,呼吸训练过程中,已出现杂物进入训练器,如唾液、口腔异物,影响呼吸通道的运行;2)进入杂物不易及时清理,造成细菌滋生,多次使用会造成口腔病毒传染,影响患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可拆卸组装,卫生洁净,简单实用,及时清理训练器,辅助患者进行肺部呼吸训练,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包括腔体、储物盒、吹气孔、软管、呼吸嘴、进气口、隔板、球体、放置架、通道,所述腔体一侧设有储物盒,储物盒用于放置呼吸嘴、软管等物品;所述腔体内部设有若干隔板,隔板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部设有通道,隔板与隔板之间底部设有球体,所述腔体侧壁设有吹气孔,吹气孔上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为轴向折叠式软管,使用完成可以折叠存储,占用空间小;所述腔体上部设有放置架,放置架可以用于固定呼吸嘴;软管另一端设有呼吸嘴,呼吸嘴口部设有凸耳,呼吸嘴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套接在呼吸嘴凸耳上,所述过滤层上设有若干排气孔,防止患者在呼吸训练过程中,口腔异物、唾液进入软管,乃至腔体内,影响呼吸通道的运行,从而影响呼吸训练;患者通过呼吸嘴进行吹气,然后气体带动隔板一侧的球体上浮,进一步的使得患者的肺部进行收缩训练,从而康复训练。

优选的,所述腔体下部侧壁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堵头,患者使用完呼吸训练器可以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在吹气孔加注消毒液流水进行冲洗,然后从排污口排出,使得腔体内卫生洁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呼吸嘴、软管可拆卸组装,软管为轴向折叠式软管,使用完成可以折叠存储,占用空间小,放置在储物盒内,简单实用;

2)呼吸嘴内设有过滤层,过滤层上设有若干排气孔,防止患者在呼吸训练过程中,口腔异物、唾液进入软管,乃至腔体内,影响呼吸通道的运行,从而影响呼吸训练;

3)腔体下部侧壁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堵头,患者使用完呼吸训练器可以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在吹气孔加注消毒液流水进行冲洗,然后从排污口排出,使得腔体内卫生洁净。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中呼吸嘴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腔体,12-储物盒,13-吹气孔,14-软管,15-呼吸嘴,16-进气口,17-隔板,18-球体,19-放置架,20-通道,21-排污口,22-过滤层,101-凸耳,102-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一种医疗用呼吸训练器,包括腔体11、储物盒12、吹气孔13、软管14、呼吸嘴15、进气口16、隔板17、球体18、放置架19、通道20,所述腔体11一侧设有储物盒12,储物盒12用于放置呼吸嘴15、软管14等物品;所述腔体11内部设有若干隔板17,隔板17上部设有进气口16,进气口16上部设有通道20,隔板17与隔板17之间底部设有球体18,所述腔体11侧壁设有吹气孔13,吹气孔13上设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为轴向折叠式软管,使用完成可以折叠存储,占用空间小;所述腔体11上部设有放置架19,放置架19可以用于固定呼吸嘴;软管14另一端设有呼吸嘴15,呼吸嘴15口部设有凸耳101,呼吸嘴15内设有过滤层22,过滤层22套接在呼吸嘴15凸耳101上,所述过滤层22上设有若干排气孔102,防止患者在呼吸训练过程中,口腔异物、唾液进入软管,乃至腔体内,影响呼吸通道的运行,从而影响呼吸训练;

患者通过呼吸嘴15进行吹气,然后气体带动隔板一侧的球体18上浮,进一步的使得患者的肺部进行收缩训练,从而康复训练,吹气结束,球体18因自身重力下落至原位置。

所述腔体11下部侧壁设有排污口21,排污口21上设有堵头,患者使用完呼吸训练器可以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在吹气孔13加注消毒液流水进行冲洗,然后从排污口21排出,使得腔体内卫生洁净。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