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68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



背景技术:

旱雪即为旱地滑雪,旱雪是滑真雪的时空延展方式,旱雪的诞生打破了滑雪只能在冬季低温环境中进行的自然规律。由于滑旱雪不受任何时间季节和地理位置影响,可以建在南方地区人口流量大的景区内和城市郊区旁,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及周末假期休闲的运动场所,以及儿童娱乐健身培养滑雪爱好的好地方,所以,旱雪又被人们称为最安全的“滑雪驾校”和实现中国南方人滑雪梦的最佳途径,旱雪不用水、不用电、不污染空气、不破坏环境,是一个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户外运动方式。

旱雪滑道组成构件最重要的部分是支撑头部分,常规的支撑头包括刷子形、梳子形和金针菇形,而金针菇形的支撑头部分诞生在中国,目前,这种金针菇形的支撑头在高安全性,高润滑性和高仿真性三个重要方面都取得了颠覆性的突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旱雪滑道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在这种市场需求空间较大的情形下,有研发机构研制出了不同形式的旱雪滑道组成构件,但是,这些旱雪滑道组成构件因为设计缺陷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20523447.7公开了一种旱雪滑道支撑架,其具体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旱雪滑道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更高的旱雪滑道支撑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的梳妆组件,所述安装板具有安装槽和开孔,所述梳妆组件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弹性支撑条,所述底座安装在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旱雪滑道组合单元可单独固定,实际使用中维护、更换方便快捷,且使用的原材料可回收进行二次加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不用水、电等其它能源,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点。此旱雪滑道支撑架可向四周延伸排列铺设在有一定斜度的坡道上,形成室内外均适用的耐侯性高、成本低、节能环保,且能保护滑雪者身体免受划伤、刺伤和摔伤的旱雪滑道。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1、支撑头部分不够光滑,增加了支撑部分和滑雪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了滑雪者的滑雪体验。

2、支撑头和其以下的支撑部分连接不够坚固,容易产生支撑头掉落的问题,给后期修复带来困难。

3、相邻的支撑头之间为点接触,不会产生很大的摩擦了,容易造成支撑头的受挤压变形。

基于如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包括:支撑单元和支撑体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部、接触部、衔接部、支撑构件和嵌入部,所述支撑体单元包括支撑体和嵌入槽,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接触部上,所述接触部固定在衔接部上,所述衔接部固定在支撑构件上,所述支撑构件的底端为嵌入部,所述嵌入部配合于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位于支撑体上,所述接触部还包括接触壁,所述接触壁为管状结构,所述接触壁贴合在接触部上,所述衔接部还包括加强围,所述加强围固定包围在衔接部上,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球面光滑层,所述球面光滑层包覆在支撑部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半球体状,所述半球体状的凸状端面位于所述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壁为截面为正六边或正八边形的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构件为碳纤维管状体,所述碳纤维管状体固定在衔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中空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嵌入部为“┻”形结构,所述嵌入部配合于嵌入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还包括支撑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壳体内填充有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还包括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固定在支撑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定位钩,所述接触部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钩配合于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构件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与衔接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旱雪滑道组成构件,通过设置球面光滑层,使支撑部与滑雪板的接触更光滑,使滑雪体验更佳。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旱雪滑道组成构件,通过设置接触壁,使相邻的支撑头之间呈线接触或面接触,增大了相邻支撑头之间摩擦力,同时,加强了相邻支撑头之间横向的支撑。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旱雪滑道组成构件,通过设置加强围,使支撑部、接触部、衔接部与支撑构件的连接更为牢固,能够有效的防止支撑部的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纤维管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定位钩配合于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支撑单元、2-支撑体单元、11-支撑部、111-球面光滑层、112-定位钩、12-接触部、121-接触壁、122-定位槽、13-衔接部、131-加强围、14-支撑构件、141-碳纤维管状体、15-嵌入部、21-支撑体、211-咬合机构、212-支撑脚、22-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旱雪滑道组成构件,包括:支撑单元1和支撑体单元2,所述支撑单元1包括支撑部11、接触部12、衔接部13、支撑构件14和嵌入部15,所述支撑体单元2包括支撑体21和嵌入槽22,所述支撑部11固定在接触部12上,所述接触部12固定在衔接部13上,所述衔接部13固定在支撑构件14上,所述支撑构件14的底端为嵌入部15,所述嵌入部15配合于嵌入槽22,所述嵌入槽22位于支撑体21上,所述接触部12还包括接触壁121,所述接触壁121为管状结构,所述接触壁121贴合在接触部12上,所述衔接部13还包括加强围131,所述加强围131固定包围在衔接部13上,所述支撑部11还包括球面光滑层111,所述球面光滑层111包覆在支撑部11的表面。

所述管状结构的接触壁121使相邻的接触壁121之间呈线接触。

所述若干支撑单元1固定连接嵌入支撑体单元2中,形成线状的支撑结构,若干嵌入有支撑单元1的支撑体单元2固定连接,形成面状的支撑结构。

所述支撑部11为半球体状,所述半球体状的凸状端面位于所述旱雪滑道组成构件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壁121为截面为正六边或正八边形的管状结构。

所述接触壁121为截面为正六边或正八边形的管状结构,使相邻的接触壁121之间呈面接触。

所述支撑部11为中空壳体。

所述嵌入部15为“┻”形结构,所述嵌入部15配合于嵌入槽22。

所述支撑体21还包括支撑体21之间的连接结构。

所述支撑体2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相互配的咬合机构2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空壳体内填充有弹性材料。

通过将中空壳体内填充有弹性材料,使支撑部11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所述支撑体21还包括支撑脚212,所述支撑脚212固定在支撑体21底部。

所述支撑构件14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与衔接部13固定连接。

如附图2所示,所述支撑构件14为碳纤维管状体141,所述碳纤维管状体141固定在衔接部13上。

所述碳纤维管状体141通过“T”形楔入件楔入衔接部13。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部11还包括定位钩112,所述接触部12还包括定位槽122,所述定位钩112配合于定位槽122。

通过定位钩112配合于定位槽122的可活动式的固定连接,方便更换支撑部11。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