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8157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具体是,利用用户自身重量和人体重心给用户同时提供指压和运动,矫正脊椎,使包住人体骨骼的肌肉放松,同时加强肌肉,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



背景技术:

我们人体比较神秘,对生命重要的器官全部被坚硬的骨头包围受到保护。大脑为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位于头盔状的头骨内,心脏、肺、肝是在铠甲状的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肋软骨组成)内受到保护。脊髓也作为与脑连接的一部分,与脑一起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被坚硬的脊椎包围受到保护。

通常脊椎共由二十六个骨头(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骶椎和尾椎)构成,中央部穿出圆圆的一个孔,呈如用圈饼堆起来的柱子般的形状。这种脊椎作为支承人体的“大梁”,支承脑部的同时保护自律神经系统,并发挥使人体重量有机地分散的重要功能。脊椎通过脊柱管(在脊椎骨内形成的柱状空间)保护脊髓和管理脊髓神经。

如上所述,脊椎是形成骨骼系统的基础。健康人的脊椎从侧面来看时会呈现将s字长长地延长形态,具有如弹簧般的弹力,吸收脊椎受到的各种冲击,防止脊椎内部的脊髓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冲击,因为如果脊椎呈直线状,则脊椎受到冲击时,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很大伤害。

正常人躺在地面时,头部接触到地面,颈椎浮起,胸椎部位接触到地面,而腰椎部位则浮起,骶椎和尾椎会重新接触到地面。就是说,颈和腰部应以c字状浮在地面,才可谓是健康的腰。

正常人立正时由头部中心到脚底中心为止应形成一字,如果有腭关节障碍的患者尤其下颌凹进时,头部的重心轴会向后倾,导致颈部向前伸,形成一字颈,使脊椎的s字形态消失,进而整个身体中心向前倾。

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采取头部和腰部向前弯的姿势,而且每天都会反复做出这些姿势,久而久之,背部逐渐弯曲,肩膀向里凹陷,立正时,两个胳膊会进入裁缝线的内侧,s字形态的脊椎逐渐变成一字或倒c字形态。进而内脏受压,自律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导致经常生病。因此重要的是,身体要保持正确姿势,通过预防和治疗,使脊椎保持正确位置。

如上所述,人体的脊椎周边肌肉因固定姿势或运动不足等原因,变得僵硬时,脊椎结构会发生变化,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最终会诱发内科或外科疾病。

因此开发出了一种装置,该装置使脊椎周边肌肉在正确位置放松,达到预防和治疗脊椎疼痛和疾病的目的,但大部分都是利用动力的指压和按摩仪器,这些利用动力的仪器不仅在费用方面,使用时经常发生噪声和振动而并不适合放在家里使用。

随之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动力型指压仪器上发生的一部分问题的无动力指压器械,但至今公知的大多数无动力指压器械均利用指压楔形部,给脊椎周边的肌肉施加物理力量,只能发挥简单的指压作用,并不能得到加强肌肉和运动效果。

现有的普通脊椎相关医疗器械、运动器械、动力器械均采用动力装置,价格高昂,规格也大,若想放在健身场所、普拉堤、curves等特殊场所里安全使用,则必须在专家的帮助下操作器械,并在康复运动治疗师、护士等人员的帮助下进行。

而且作为家用的指压按摩仪大部分都不方便携带,或者必须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或者需到有器械的地方才能进行。其器械价格贵,还要为专家的服务支付高昂费用和大量时间。况且对生活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为了脊椎腰部的健康,需进行2~3分钟的脊椎肌肉放松动作,但都不方便使用。而且器械太重,不适合长期住院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运动的老人和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械,其以通过运动预防因运动不足、肌力弱而发生的脊椎疾病为目的,利用器械进行仰卧起坐运动,使3、4、5号腰骨的伸展运动和穴位指压并行,且制作得便于携带,体积小,超轻量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其为了利用人体重心进行上下摇动运动,下端呈曲面,上端形成对脊椎周边的皮肤和肌肉进行指压的指压楔形部,从而矫正脊椎,加强肌肉,增强免疫力。

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其包括:支撑件100,其下部为了与地面接触进行上下摇动运动而形成向下凸出的曲面,向上有多个支撑楔形部110凸出形成;加强件200,其层压在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部,形成有向上凸出并安置于所述支撑件100上部的多个第一加强楔形部210;覆盖件300,其层压在所述加强件200的上部,形成有向上凸出并安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上部的多个指压楔形部310。

所述加强件200还包括: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其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的左右方向缝隙之间,向下凸出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弧状并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接触;第三加强楔形部230,其置于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和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之间,向下凸出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接触。

所述支撑楔形部110直径向上逐渐变小,剖面呈梯形形状。

所述支撑件100、所述加强件200和所述覆盖件300用纸浆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有益效果在于,

为了使3、4、5号腰骨的周边肌肉伸展运动与穴位指压并行,用纸浆材料形成而极轻,进一步便于携带,可随地按需进行腰部的肌力加强运动;

通过人体工学设计,用户进行仰卧起坐运动时,所述支撑件100进行上下摇动运动同时使仰卧起坐运动得以顺利实施,用户利用自身体重,使所述指压楔形部310以适当压力对腰椎周边进行指压;

纸、再生用纸、纸浆材料的质感柔和,质地软,方便皮肤衰弱的老弱病人使用;

作为使用再生用纸减少环境污染的环保型保健运动器械,从青少年、老弱病人乃至患者,均可预防脊椎间盘突出,作为康复运动器械使用,可以节省治疗脊椎疾病所需开支;

纸浆原料价格低廉,单价可以低于现有运动器械,从而减少经济负担;

在后加工工序上需要人工作业(韩纸、粘合、喷涂、塑形、覆盖),为中年家庭妇女、残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一方向分解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他方向分解透视图;

图4是从图1的a-a观察的剖视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透视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一方向分解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他方向分解透视图,图4是从图1的a-a观察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柱运动器械的组成包括:支撑件100、加强件200和覆盖件300。

所述支撑件100略呈四边形形状,下部形成向下凸出的曲面,便于接触地面进行上下摇动运动。

就是说,所述支撑件100如图4所示,剖面形成向下凸出的弧状,最大弯曲点即中心部接触到地面,向前、后方向移动重心同时如跷跷板向前、后运动。

在此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部与下部曲面对应地向下凹陷形成,外侧上有边缘向上凸出形成后述的所述加强件200和所述覆盖件300被安置在内部的空间。

所述支撑件100上向上有多个支撑楔形部110凸出形成。

所述支撑楔形部110略呈圆筒状,直径向上逐渐变小。

就是说,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楔形部110的剖面略呈梯形状,所述支撑楔形部110的下部向上凹陷而在内部形成空闲空间。

所述支撑楔形部110共由四个组成,向前、后、左、右方向相互分离设置,支撑后述的所述加强件200的第一加强楔形部210。

所述支撑件100由将纸、再生用纸、纸浆、木材、陶瓷、石墨经过特殊纳米加工处理后,不用电,仅用皮肤温度即可引起π波长的石墨烯材料形成,将原料放入模具框内,用高温压薄成型。

所述支撑件100较轻,非常便于携带,其原料为再生纸,可以带来环保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所述加强件200与所述支撑件100同样,呈矩形形状,横向及纵向长度稍微小于所述支撑件100,被插入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部内侧层压。

所述支撑件100上形成有向上凸出并置于所述支撑楔形部110上部的多个第一加强楔形部210。

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略呈圆筒状,直径大于所述支撑楔形部的直径,共由四个组成,与所述支撑楔形部110的位置一致地向前、后、左、右方向相互分离配置。

所述加强件200上形成有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之间,并将所述加强件200对所述支撑件100支撑的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和第三加强楔形部230。

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的左右方向缝隙之间,向下凸出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弧状,下面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具有同一个角度的曲面而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接触。

所述第三加强楔形部230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的前后方向缝隙之间,略呈矩形形状,并向下凸出形成。

这些所述第三加强楔形部230共由四个组成,在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的左、右侧各并排两个并分离配置,下面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接触。

如上所述,所述加强件200上形成向下凸出并与所述支撑件100的上面接触的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和所述第三加强楔形部230,从而提升所述加强件200的强度,预防容易破损的问题。

所述加强件200与所述支撑件100同样,由纸、再生用纸、纸浆、木材、陶瓷、石墨烯材料形成,将原料放入模具框内用高温压薄成型。

另外根据情况,上部与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和所述第三加强楔形部230向下凸出形成对应地凹陷形成,内部形成空闲空间,在此空间里可以填满物质。

在此所述物质可以用纸、再生用纸、纸浆、木材、陶瓷、石墨烯材料形成,可以用橡胶或硅胶等形成。

如上所述,在所述第二加强楔形部220和所述第三加强楔形部230的内部填满物质,在中心部形成重心,从而可进一步舒适地进行上下摇动运动。

另外,所述覆盖件300层压在所述加强件200的上部,并包住所述加强件200。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覆盖件300略呈矩形形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对应地向上凸出的指压楔形部310。

所述指压楔形部310略呈圆筒形形状,边缘被圆滑处理,进而在与身体接触时提升佩戴感。而且所述指压楔形部310上可以添加碧玺粉末等,使阴离子和远红外线释放出来,促进血液循环。

所述指压楔形部310共由四个组成,并向前、后、左、右相互分离配置而与所述第一加强楔形部210的位置一致,与所述加强件200同样,用纸、再生用纸、纸浆、木材、陶瓷、石墨烯材料形成。

另外可以根据情况,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件100的边缘可以形成多个结合槽120,并形成被插入所述覆盖件300边缘之所述结合槽120的结合楔形部320,使所述覆盖件300不需其它结合装置与所述支撑件100结合固定。

此时,可以防止所述支撑件100、所述加强件200和所述覆盖件300随意分离,所述支撑件100、所述加强件200和所述覆盖件300中的某一个受损伤时,只需将某一个拆卸替换维修即可。

而且根据情况,在所述支撑件100和所述覆盖件300之间安装运动检测传感器,分析运动数据,提取运动量、运动次数、热量消耗量、心搏频率等后,将这些数据传送给智能手机,与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联动管理运动。

下面详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运动方法。

如图5所示,将所述支撑件100设置在底边,用户会在所述覆盖件300上躺下。在此四个所述指压楔形部310分别配置在腰脊椎骨的两侧,使适当压力传到腰部。

在上述状态下,用户将自己体重的重心从上身移动到下身进行准备运动。

然后抬起上半身实施仰卧起坐。

在此,上身起坐时身体的重心从腰椎骨的上部向下方移动,则所述覆盖件300的前方向下倾斜,后方向上移动同时所述覆盖件300将背部适当地抬起,帮助进行仰卧起坐动作。

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100如图5所示,腰骨3、4、5号的周边肌肉伸展运动和穴位指压会并行。

此时,如果由纸浆材料形成的话会很轻,便于携带,可以随地按需进行腰部肌力加强运动,如果由石墨烯材料形成,则通过伸展运动时释放的波长能量,使远红外线和阴离子到达体内,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通畅,肌肉放松,从而缓解疼痛。

用户进行仰卧起坐动作时,所述支撑件100进行上下摇动运动而仰卧起坐运动得以顺利实施,用户可以利用自身体重,使所述指压楔形部310以适当压力对腰椎周边进行指压。

纸浆材料的特性是质感柔和,质地软,方便皮肤较衰弱的老弱病人使用。

而且作为使用再生用纸而减少环境污染的环保型健康运动器械,从青少年、老弱病人均可预防脊椎间盘突出,当作康复运动器械使用,可以减少脊椎疾病治疗所需开支。

纸浆原料价格低廉,单价低于现有运动器械,因此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根据情况在由纸浆形成的本发明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的制造工艺中,可以在后加工部分使用韩纸装饰外观,提高产品的挡次。

本发明的便携式脊椎运动器械为一种运动装置,为了仰卧起坐动作顺利进行,通过人体工学设计,使用户利用自身体重,以适当压力进行肌力加强指压运动。

而且通过置于上部的流线型楔形部,对准脊椎骨之间,使适当的指压压力传递至腰部。并保持指压状态下,将自身体重的重心上、下移动进行准备运动,将上身抬起进行仰卧起坐动作。抬起上身时,重心从a移至b同时通过自重b向下移,a则将背部从地面适当托起,帮助进行仰卧起坐动作。此外通过肌力运动和流线型指压楔形部的指压效果肌肉得到放松而即可产生舒服感。

本发明脊椎运动器械还包括置于内部的运动检测传感器,通过所述运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动作后,将运动数据传给智能手机,可与运动量、能量消耗量、心搏频率、个人适当运动量等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联动的物联网便携式保健器械,可以按日、月、年分别进行运动管理,可以接受专家的教练培训,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康复运动和体形管理目的。

考虑人体工学设计,如图6所示,优选地,c的距离达4~6㎝,b的距离达6~8㎝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