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空竹碗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38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多胎空竹碗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竹碗体制作领域,特别涉及多胎空竹碗体。



背景技术:

空竹表面图案的传统实现方法是模具刻图。但这种方法批量生产出来的空竹,所有产品的图案都一样,并且图案没有颜色区分、图案简单、没有层次感、表现力匮乏、原始单一、感染力不强、呆板没有画面感。

传统空竹碗的主体部分是单体结构,而现有的空竹碗都是在内表面实现图案,这在模具刻图里面会增加实现图案的难度,使得图案的整体效果差,生动程度差,导致空竹的款式单一,画面的渲染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为克服上述弊端,提供一种多胎空竹碗体,通过灵活变化内外胎的结合方式、胎体的制作方法、胎体材料透明度、胎面图案等,演变出非常多的碗体款式出来。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胎空竹碗体,包括内外契合连接的内胎2和外胎1,外胎1和内胎2胎体碗底均设有大小相同的齿状开口3,所述外胎1胎体内壁在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有凹槽4,内胎2胎体外壁在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有凸起5,凸起5高度与凹槽4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外胎1胎体碗底外壁设有轴承契合槽6,内胎2胎体碗底内壁设有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相互契合的内胎2和外胎1在其上的齿状开口3内穿设有轴承结构的一端连接段,轴承结构在外胎1外壁与轴承契合槽6连接,在内胎2内壁通过轴承盖体和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固定,轴承结构另一端连接段以同种方式与外胎1和内胎2连接;

进一步的,内胎2个数至少为1,使得空竹碗体的分为多层结构,区别于传统的空竹碗的单体结构,使得空竹层次和立体感更为强烈;

进一步的,内胎2胎体外表面设有图案描绘层,实现空竹表面图案的个性定制、私人定制,并且能够在空竹表面实现高清、复杂的画面级图案,给空竹赋予生命;

优选的,外胎1和内胎2的胎体尺寸不完全相同,两者契合包裹方式包括非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全尺寸外胎1包裹非全尺寸内胎2和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三种方式;

优选的,外胎1和内胎2契合固定方式包括可分离式固定和不可分离式固定,分离式固定方式在空竹损坏后,只需替换损坏的那个胎体即可,而不需要替换整只空竹,可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外胎1采用单种或多种耐磨、高透的材料注塑制成,内胎2采用单种或多种高强度、易成型的材料注塑制成,通过对内、外胎胎体的材料软硬度配合进行调整,优化空竹碗的整体稳定性、平衡性、回弹性、耐摔性,同时可以调整内、外胎胎体的材料透明度实现想要的理想效果。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采用多胎体碗体结构设计,避免了原始的单结构碗体,可以通过灵活变化内外胎的结合方式,演变出多种款式。

2、本发明在内胎2外壁面设有图案描绘层,结合外胎1的高透、耐磨材质,使得空竹碗体结构具有层次杆感,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且图案位于内层,不易磨损,。

3、本发明分离式固定方式在空竹损坏后,只需替换损坏的那个胎体即可,而不需要替换整只空竹,可降低使用成本。

4、本发明通过对内、外胎胎体的材料软硬度配合进行调整,优化空竹碗的整体稳定性、平衡性、回弹性、耐摔性,同时可以调整内、外胎胎体的材料透明度实现想要的理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契合状态示意图;

其中:1、外胎;2、内胎;3、齿状开口;4、凹槽;5、凸起;6、轴承契合槽;7、轴承盖体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胎空竹碗体,如图1和图2所示,相互契合的外胎1和内胎2胎体碗底均设有齿状开口3,外胎1通过其内壁齿状开口3两侧对称布置凹槽4嵌入内胎2上与之对应布置的凸起5上,完成初步契合,随后通过分离式固定或不可分离式固定方式对其完成进一步固定。

上文中,外胎1胎体碗底外壁设有轴承契合槽6,内胎2胎体碗底内壁设有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相互契合的内胎2和外胎1在其上的齿状开口3内穿设有轴承结构的一端连接段,轴承结构在外胎1外壁与轴承契合槽6连接,在内胎2内壁通过轴承盖体和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固定,轴承结构另一端连接段以同种方式与外胎1和内胎2连接。

优选的,内胎2个数至少为1,并在内胎2胎体外表面设有图案描绘层,外胎1采用单种或多种耐磨、高透的材料注塑制成,内胎2采用单种或多种

高强度、易成型的材料注塑制成,通过对内、外胎胎体的材料软硬度配合进行调整,优化空竹碗的整体稳定性、平衡性、回弹性、耐摔性,同时可以调整内、外胎胎体的材料透明度实现想要的理想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外胎1和内胎2的胎体尺寸不完全相同,两者契合包裹方式包括非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全尺寸外胎1包裹非全尺寸内胎2和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三种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取内胎2个数为1,如图1和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如下,在内胎2外壁表面图案描绘层,根据需求,采用模具刻图,或材料表面喷涂技术,亦或者是DIY手工创作的方式,进行绘制,随后将其和外胎1采用全尺寸外胎1包裹全尺寸内胎2的契合包裹方式进行包裹,并用分离式固定对内、外胎进行契合固定,形成多胎空竹碗体。

进一步的,将相互契合的内胎2和外胎1在其上的齿状开口3内穿设轴承结构的一端连接段,轴承结构在外胎1外壁与轴承契合槽6连接,在内胎2内壁通过轴承盖体和轴承盖体固定装置7固定,轴承结构另一端连接段以同种方式与外胎1和内胎2连接,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多胎空竹碗体以轴承结构为对称基点对称布置,组成完整的空竹。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