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踏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686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攀爬踏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种攀爬踏步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踏步机己经成为一种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健身器材,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踏步机在锻炼时,其踏板固接于踏板支架上,踏板只能像合页一样,一端上下摆动,这就使得人们在上面运动时,主要是脚后跟受力,侧重于锻炼小腿肌肉,而且现有的健身器械的健身方式对身体部位锻炼比较单一,并不能对身体多个部位起到协调锻炼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攀爬踏步机,该踏步机能使锻炼者的身体向前倾斜且手脚联动锻炼,在运动中不仅四肢受力,背部肌肉与腹部肌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特别是这种姿势运动时,人体的骨骼系统特别是脊椎系统得到很好的锻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攀爬踏步机,包括主、副机架,所述主机架铰接于副机架上,且主副机架之间通过连接支持装置连接,主机架下部铰接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一端上部设置有踏板;主机架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手柄支架,手柄支架上设置有手柄,手柄支架还通过联动装置与踏板支架的另一端铰接;阻尼装置设置于手柄支架或踏板支架或联动装置与主机架或副机架之间。

所述连接支持装置为液压缸或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螺母丝杠结构或配合有锁紧装置的齿形结构。

所述主、副机架采用上下结构设置,即副机位于下部,主机架位于上部,或采用相互支撑的人字形结构设置。

一种攀爬踏步机,包括主、副机架,主副机架采用上下结构或相互支撑的人字形结构,主副机架固结,主机架下部铰接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一端设置有踏板;主机架的上部活动连接有手柄支架,手柄支架上设置有手柄,手柄支架还通过联动装置与踏板支架的另一端铰接;阻尼装置设置于踏板支架或手柄支架或联动装置与主机架或副机架之间;所述的踏板支架、踏板、阻尼装置、手柄支架、手柄和连接杆均为成对设置。

两个踏板支架和两个手柄支架之间通过两联动连接杆以条顺的方式实现左踏板支架与左手柄支架、右踏板支架与右手柄支架的连接。

两个踏板支架和两个手柄支架之间通过联动连接杆以交叉的方式实现左踏板支架与右手柄支架、右踏板支架与左手柄支架的交叉连接。

所述手柄支架铰接于主机架上或滑动连接于主机架上。

所述每个手柄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手柄,或每个手柄支架上只设置一个手柄且手柄的长度大于25厘米。

所述阻尼装置为液压缸或气囊。

所述联动装置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直线形刚性杆或弯曲的异形刚性杆。

所述手柄支架相对于主机架中心垂线呈左右斜向设置。

本发明釆用主机架与地面角度固定或使用主机架相对地面斜度可调方式,在主机架下部有左右踏板支架,所述踏板支架铰接于主机架上,在踏板支架上设有踏板,在机架的上部设有左右手柄支架,手柄支架铰接于主机架或滑动连接于主机架,有联动杆连接手柄支架和脚踏板支架。为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主机架和联动杆可采用长度可调方式,且有锁紧装置与之配合;或采用长手柄方式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即增加手柄的上下长度,不同身高的人握持不同的位置即可;或增加手柄支架的上下长度并在其上设多个手柄。

阻尼装置是本发明中的力度控制装置,它可以使用成本低廉的液压缸,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功能达到要求,体积允许的能量阻尼装置都可以使用。

对于阻尼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某点,可以是在机架和联动回路之间的适当位置,即阻尼装置可设置于手柄支架或踏板支架或联动装置与主机架或副机架之间。

关于手柄与脚踏板的联动方式可采用左脚对左手、右脚对右手方式,也可以采用左脚对右手右脚、对左手方式。

对于手柄和踏板的联动装置,它是对踏板支架和手柄支架直接或间接连接起联动作用的装置,它可以是平直的杆或弯曲的异形结构。在本发明中称呼为连接杆或联动连接杆。

了便于说明和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把设有脚踏板支架等装置的机架部分称为主机架,把对主机架起稳定支撑支持作用的机架部分称为副机架,两者都是机架的一部分可以统称为机架,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特指或含义。主机架可采用与地面固定角度的方式,即主副机架固接,也可采用主机架相对地面可调方式,即主机架与副机架铰接,并有连接支持装置连接主副机架。通过调整主机架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以达到调节锻炼强度的效果。主副机可采用上下结构设置,也可采用相互支撑的类似“人“字结构设置。主副支架之间的支持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可伸缩的器件,如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丝母丝杆结构或液压缸或配合有锁紧装置的齿形结构,当釆用液压缸时可设置小型液压泵或分配阀以控制其升降。其支撑可以是采用双支撑位于两侧,也可以是单支撑位于中间。

为了实现运动过程中让脊椎有适当扭动的动作,以增强锻炼效果,可以把手柄支架相对于主机架中心垂线呈左右斜向设置,即在正面看时手柄的运动轨迹是八字或倒八字。

为了便于了解运动量的大小,可以在机架上设置计数显示装置,所述计数显示装置通过连线与计数开关连接,所述计数开关可以是光或磁感应开关。

本发明的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不仅实现了手与脚的联动,并且其角度可调的主机架使得人在锻炼时身体与地面成一倾斜夹角,这样就使得背部以及腰腹部肌肉得到锻炼,且脊椎处于生理弯曲状态,臂膀和腿的运动会间接带动脊椎的运动,从而使脊椎系统也得到很好的锻炼,使用它锻炼身体时,效果类似爬山的运动。当主机架相对于地面越倾斜时,双手臂受的力量越大,背部肌肉,以及腰腹部肌肉以及脊椎会得到更强的锻炼,这种运动姿势对于全身骨骼系统特别是对于脊椎的锻炼尤为突出,这是许多其他运动器材无法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倾斜角调整且主机架两侧设置的手柄支架与机架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有倾斜角调整且主机架中间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支架与主机架滑动连接,主机架两侧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是是阻尼装置在不同位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手柄呈斜向设置的示意图。

其中:1.踏板支架,2.踏板,3.阻尼液压缸,4.手柄支架,5.手柄,6.连接杆,7.可伸缩套筒,8.主机架,9.副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图7所示,攀爬踏步机,包括主、副机架8、9,所述主机架8底部铰接于副机架9上,且主、副机架8、9之间通过连接支持装置连接,副机架9放置于地面上,主机架8下部铰接有踏板支架1,踏板支架1一端设置有踏板2,阻尼装置设置于踏板支架或手柄支架或联动连接杆与主机架8或副机架9之间;主机架8的上部铰接有手柄支架4,手柄支架4一端设置有手柄5,另一端通过联动连接杆6与踏板支架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踏板支架1、踏板2、阻尼装置、手柄支架4和连接杆6均为成对设置,阻尼装置为液压缸且两个阻尼装置的工作介质通过管路连通,并且有流量阀设置于管路上。

主副机架之间的连接支持装置为液压缸或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螺母丝杠结构或配有锁紧装置的齿形结构。为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主机架和连动杆采用长度可调方式,且有锁紧装置与之配合;或采用长手柄方式,或在每个手柄支架上设置多个手柄。

主、副机架8、9采用上下结构设置,即副机架9设于下部,主机架8位于其上,或采用相互支撑的人字形结构设置。为便于说明和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把设有脚踏板支架等装置的机架部分称的主机架,把对主机架起稳定支撑支持作用的机架部分称为副机架,两者都是机架的一部分可以统称为机架,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特指或含义。通过调整主机架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以达到调节锻炼强度的效果。主副机架可以是上下结构或相互支撑的类似“人“字结构设置。主副支架之间的连接支持装置,可以采用可伸缩的器件,如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丝母丝杆结构或液压缸或配合锁紧装置的齿形装置,当釆用液压缸时可设置小型液压泵或分配阀以控制其升降。其支撑可以是采用双支撑位于两侧,也可以是单支撑位于中间(如图1、图2所示)。

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6上下条顺对应连接;或者,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交叉的连接杆6交叉连接,即手柄与脚踏板的联动方式可采用左脚对左手、右脚对右手方式,也可以采用左脚对右手、右脚对左手方式。

手柄支架4上设置有多个手柄5。或采用长手柄方式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手柄的长度超过25公分,即增加手柄的上下长度,不同身高的人握持不同的位置即可,或加长手柄支架的长度并在其上设置多个手柄。

阻尼装置为阻尼液压缸3或气囊。阻尼装置是本发明中的力度控制装置,它可以使用成本低廉的液压缸,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功能达到要求,体积允许的能量阻尼装置都可以使用。对于阻尼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某点,可以是在机架和联动回路之间的适当位置,即阻尼装置设置于手柄支架或踏板支架或联动连接杆与主机架或副机架之间。

连接杆6为直线形刚性杆或弯曲的异形刚性杆。对于手柄支架和踏板支架的连接杆,它是对踏板支架和手柄支架直接或间接连接起联动作用的装置,可以是平直的杆或弯曲的异形结构。

手柄支架4与主机架8之间倾斜设置。为了实现运动过程中,让脊椎有适当扭动的动作,以增强锻炼效果,可以使手柄支架相对于主机架中心垂线左右斜向设置,即在正面看时手柄的运动轨迹是八字或倒八字。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攀爬踏步机,包括主、副机架8、9,所述主机架8底部铰接于副机架9上,且主、副机架8、9之间通过能够伸缩的连接件连接,副机架9放置于地面上,主机架8下部铰接有踏板支架1,踏板支架1一端上部设置有踏板2,阻尼装置设置于踏板支架与主机架之间;主机架8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手柄支架4,手柄支架4上设置有手柄5,手柄支架通过连接杆6与踏板支架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的踏板支架1、踏板2、阻尼装置、手柄支架4和连接杆6均为成对设置,且两个阻尼装置的工作介质通过管路连通。

连接件为液压缸或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螺母丝杠结构。为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主机架和连接件采用长度可调方式,且有锁紧装置与之配合;

主、副机架8、9采用上下结构设置,即副机架9设于下部,主机架8位于其上,或采用相互支撑的人字形结构设置。了便于说明和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把设有脚踏板支架等装置的机架部分称的主机架,把对主机架起稳定支撑支持作用的机架部分称为副机架,两者都是机架的一部分可以统称为机架,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特指或含义。通过调整主机架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以达到调节锻炼强度的效果。主副机可采用上下结构设置,也可采用相互支撑的类似“人“字结构设置。主副支架之间的支持固定装置,可以采用可伸缩的器件,如配合锁紧装置的套筒,或丝母丝杆结构或液压缸或配有锁紧装置的齿形结构,当釆用液压缸时可设置小型液压泵或分配阀以控制其升降。其支撑可以是采用双支撑位于两侧,也可以是单支撑位于中间。

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6顺次对应连接;或者,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交叉的连接杆6交叉连接,即手柄与脚踏板的联动方式可采用左脚对左手、右脚对右手方式,也可以采用左脚对右手、右脚对左手方式。

手柄支架4上设置有多个手柄5,或采用长手柄方式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这时手柄的长度超过25厘米,即增加手柄的上下长度,不同身高的人握持不同的位置即可;或增加手柄支架的上下长度并在其上设多个手柄。

阻尼装置为阻尼液压缸3或气囊。阻尼装置是本发明中的力度控制装置,它可以使用成本低廉的液压缸,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功能达到要求,体积允许的能量阻尼装置都可以使用。对于阻尼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某点,可以是在机架和联动回路之间的适当位置。

连接杆6为直线形刚性杆或弯曲的异形刚性杆。对于手柄支架和踏板支架的联动装置,它是对踏板支架和手柄支架直接或间接连接起联动作用的装置,可以是平直的杆或弯曲的异形结构。

手柄支架4相对于地面垂直线倾斜设置。为了实现运动过程中,让脊椎有适当扭动的动作,以增强锻炼效果,可以使手柄支架相对于主机架中心垂线呈左右斜向设置,即在正面看时手柄的运动轨迹是八字或倒八字。

实施例3:

一种攀爬踏步机,包括主、副机架8、9,所述主机架8底部固定于副机架9上,副机架9放置于地面上,主机架8下部铰接有踏板支架1,踏板支架1一端上部设置有踏板2;主机架8的上部滑动连接有手柄支架4,手柄支架4上设置有手柄5,手柄支架还通过连接杆6与踏板支架1的另一端铰接;阻尼装置一端铰接于踏板支架上,另一端铰接于主机架或副机架上;所述的踏板支架1、踏板2、阻尼装置、手柄支架4、手柄5和连接杆6均为成对设置,且两个阻尼装置的工作介质通过管路连通。

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连接杆6顺次对应连接;或者,两个踏板支架1和两个手柄支架4之间通过两根交叉的连接杆6交叉连接,即手柄与脚踏板的联动方式可采用左脚对左手、右脚对右手方式,也可以采用左脚对右手、右脚对左手方式。

手柄支架4铰接于主机架8上或滑动连接于主机架8上。

手柄支架4上设置有多个手柄。也可采用长手柄方式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这时手柄的长度超过25厘米,即增加手柄的上下长度,不同身高的人握持不同的位置即可;或增加手柄支架的上下长度并在其上设多个手柄。

阻尼装置为阻尼液压缸3或气囊。阻尼装置是本发明中的力度控制装置,它可以使用成本低廉的液压缸,但不局限于此,只要是功能达到要求,体积允许的能量阻尼装置都可以使用。对于阻尼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某点,可以是在机架和联动回路之间的适当位置,即踏板支架或联动连接杆或手柄支架与主机架或副机架之间。

连接杆6为直线形刚性杆或弯曲的异形刚性杆。对于手柄和踏板的连接杆,它是对踏板支架和手柄支架直接或间接连接起联动作用的装置,可以是平直的杆或弯曲的异形结构。

手柄支架相对地面垂直线倾斜设置。为了实现运动过程中,让脊椎有适当扭动的动作,以增强锻炼效果,可以使手柄支架相对于机架中心垂线呈左右斜向设置,即在正面看时手柄的运动轨迹是八字或倒八字。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