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中国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4629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复式中国象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象棋棋具,尤其是一种可以供四人或四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中国象棋棋具。



背景技术:

两名棋手对弈的中国象棋,称为单式中国象棋,现有普通的中国象棋都是单式中国象棋。四名或四名以上棋手对弈的中国象棋,称为复式中国象棋。

普通的单式中国象棋棋具由三十二枚棋子和一张棋盘构成。棋子一般分为红黑两色,各十六枚。棋盘由九条直线,十条横线和宫内斜线构成,整个棋盘以“楚河”为界分为对称的两个“半场”,红色棋子和黑色棋子各占一个“半场”,两名棋手分别执红黑棋子布阵对弈。这种普通的二人对弈的中国象棋,非常盛行,广为流传,其缺点是只能容纳两方棋手进行对弈,每一名棋手只能孤军作战,没有作为联盟的棋手相互配合,使中国象棋的参与性、配合性大打折扣。

申请号为89201777.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四人象棋,由棋子六十四枚和棋盘一张构成,棋子分四色,各十六枚。棋盘呈十字形分布,将一名棋手的半个棋盘扩充为四个,围成一个“十”字形,中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无子区域,破坏了中国象棋棋盘布局的紧凑性。这种四人象棋在形式上解决了四人参与对弈的问题,却破坏了中国象棋棋子行走规则与棋盘之间内在的数理关系。中国象棋发展成今天的状态,每一种棋子的行子规则都与棋盘格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数理关系,一旦这种和谐关系遭到破坏,中国象棋的魅力也就被破坏了,因此,这种四人象棋并没有被广大的中国象棋棋手所接受,也没有流传开来。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既不破坏单式中国象棋的棋子与棋盘之间内在数理和谐,又能实现四人以上对弈的新式中国象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中国象棋只能供两名棋手单独进行对弈的缺点,提供一种对弈双方棋手为四人以上双数,双方有盟友共同参与的新的复式中国象棋。

本发明的复式中国象棋,由棋盘和棋子构成。

所述的棋盘(如图1),由两个单式中国象棋棋盘,以一条零号直线连接在一起,构成19条直线10条横线的四人棋盘(如图2)。以两条零号直线连接三个单式棋盘,构成29直线10横线的六人棋盘(如图3)。依次类推,可以得八人以上双数棋手对弈的棋盘。

所述的棋盘,零号直线只占一条直线的位置,不在棋盘上直接画出,河界两条横线左右与相邻棋盘连通,开局布子时的“炮”位两横线左右与相邻棋盘连通,其余六条横线与相邻棋盘隔断。零号线与河界横线、初始炮位横线的交叉点可以落子或通过,零号线与其他横线的交点不能落子或通过。

左右盟友之间的五条横线,有两条贯通可以行子,另三条没有贯通,不能行子,使左右联盟之间,既能相互配合,又能保持相对独立性。

自界河向底线方向数第三条横线,左右连通,使“马”子、“炮”子可以方便的沿横向进入盟友棋盘区域,实现联盟配合对弈,尤其是邻近盟友的棋子“马”,穿越零号直线赶赴斜对面对手的卧槽位置,与赶赴正对面的对手的卧槽位置,两者距离相等,这一点非常关键,是实现传统象棋中的“车”、“马”、“炮”诸子战术配合的重要条件。

所述的零号直线,在棋盘上不以线条的形式直接画出来,只保留一条直线的空位,是一条隐藏线。一号直线和九号直线之间只有四条横线穿过,在无横线穿过的空白区域标示“秦岭”、“晋关”字样,以“秦晋之好”的历史典故表明左右两侧的棋手是同盟关系,与“楚河”、“汉界”字样的“楚汉之争”历史典故表示的界河两岸是敌对关系相呼应。

所述的棋子,每种颜色棋子十六枚,包括五枚“兵”子或“卒”子、两枚“炮”子、两枚“车”子、两枚“马”子、两枚“相”或“象”子、两枚“仕”或“士”子、一枚“帅”或“将”子,一名棋手使用一种颜色的棋子,四人对弈的复式象棋的棋子为六十四枚,六人为九十六枚,八人为一百二十八枚,依次类推,可得更多参与人数的棋子数量。不同棋手所使用的棋子以不同的颜色或纹饰加以区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新的复式中国象棋棋盘完全继承了传统单人对弈单人的中国象棋棋盘的基本结构,在不破坏传统中国象棋竞技规则与棋理的情况下,实现了中国象棋的四人和四人以上的竞技;(2)多人共同参与提高了中国象棋的娱乐性、参与性,使原本只能有两个人对弈的棋局,成为可以由四人以上共同参与的多人智力娱乐项目;(3)中国象棋单人对弈的格局自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一直没有能够实现真正的“多对多”的四人以上对战,本发明实现了中国象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突破;(4)现有的中国象棋的改进方案都向着改变现有棋盘格局和增加棋子种类的方向考虑,这类改进实际上破坏了象棋的棋理,属于劣质改变,并形成了一种技术偏见,本发明坚持原有棋盘格局和棋子种类,克服了上述偏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张四人对弈的棋盘平面图;

图2是一张布有棋子的四人对弈的棋盘平面图;

图3是一张布有棋子的六人对弈的棋盘平面图;

图4是复式中国象棋棋盘之马卧槽行棋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在图2中河界下面为甲方两名棋手,分别命名为甲a方、甲b方,甲a与甲b为联盟,河界上方为乙方两名棋手,分别命名为乙a方、乙b方,乙a与乙b为联盟。

甲a方、甲b方、乙a方、乙b方四人各执五兵、双车、双马、双炮、双相、双士、一帅,每人十六枚棋子,四人共计六十四枚棋子。

由于从字面上看,四人所执的棋子是一样的,为了把这四人的棋子区别开来,各人所执的棋子可以使用四种不同的颜色或纹饰进行区分。

这种四人制象棋的棋盘如图1样式,纵向十条线和横向十九条线构成一百八十四个落棋点(因为有六条横线左右不贯通,所以有六个点不存在)。棋盘以“楚河汉界”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以“秦岭晋关”划分为左右两部分。

下棋的规则可以有多种规定,这里介绍一种,有以下八个规定:

1、各方位置:甲a在左下位,乙a在左上位,甲b在右下位,乙b在右上位。

2、各方之间关系:甲a与甲b为联盟,乙a与乙b为联盟,甲a与乙a为对手,甲b与乙b为对手,甲a与乙b为对手,甲b与乙a为对手。

3、走棋的顺序为: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即:甲子先走,乙子次之,甲丑再次之,最后乙丑,依次行棋,循环往复。

4、联盟双方各自独立、每人都只能走自己所执的棋。

5、联盟中的两人只要有一人的“将”被吃掉。该联盟就告失败了,棋也就是终局了。

6、棋子的具体走法参照传统的单式中国象棋。比较特殊的有:

车与炮最多一次走九格。因为单式中国象棋的棋盘,横向最大步数为八,纵向最大步数为九。为了与单式中国象棋的车炮威力保持一致,故以九格为限。

“马”走“日”字。如图4所标记的路线,左下位置的甲子方的右“马”,在无障碍的情况下,从初始位置出发,穿过棋盘左右相互贯通的河线点或炮子初始横线点,到达右上位置的乙丑方卧槽将军的位置,其回合数是五个,该右“马”到达对面的乙子方的卧槽叫将位置也是五个回合,两者相等。这是复式中国象棋棋盘设计的重大要点,同时能体现该方案的新颖性、创造性与实用性。

新颖性体现在从来没有出现能够达到上述同是五个回合效果的设计;创造性体现在本方案实现了上述五个回合的效果设计;实用性体现在同是五回合的卧槽的步数,“马”在协助联盟攻防时,可以完全契合传统单式象棋车马炮相互配合的数理规律,完全继承传统单式象棋的内在数理精华。

“相”走田字。甲子方的右“相”,从初始位置走到联盟边线上,因为(如图1)从底线数第二、四条横线左右不贯通,与零线无交点,因此,“象”不能通过上述两个不存在交点,走到联盟的棋盘区域。这样的棋盘设计,恰好符合传统单式中国象棋“象”不出本方棋盘区域的规则要求。

前述棋盘设计对“马”的行棋效果,符合传统中国象棋在进攻方面的内在数理要求,那么,“象”的行棋效果,则在防守方面符合传统象棋内在的数理要求。对“车”、“炮”的最大九格的行棋要求,保证了传统中国象棋“车马炮”战术配合的要求。

7、单式象棋裁判规则中的僵局禁着,如“长将”、“长杀”、“将帅照面”可以不再适用,因为有联盟方可以介入并打破僵局,也可以走子挡住本回合照面的“将帅”。

8、其他裁判规则参照传统的单式中国象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