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推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8136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推举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推举训练健身器大都是采用直柄设计,只能两臂平行的上下运动,而此种方式不符合人体结构,训练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长期以往更会对肌肉造成肌肉损伤,致使人们望而止步,而且大多推举训练健身器的重量较重,需要移动时,不方便移动。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健身推举器,它采用弯曲工艺替代传统直柄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安装方便;上手臂采用空间转移角度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不会对肌肉造成损伤,并且适合不同人群使用,而且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方便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含有侧底脚1、中连接管2、底连接管3、小立柱4、负重架5、主架6、立柱7、空间角度管8、支撑管9、上手臂10、下手臂11、手柄12、拉手管14、保险架15、拉力储片器16、调节管17、压腿泡棉18、主体储片器19、弧形储片器20,两根侧底脚1通过底连接管3连接,底连接管3上表面中心设有小立柱4,小立柱4的端部设有负重架5,两根侧底脚1上表面设有设有立柱7,两根立柱7通过中连接管2连接,中连接管2的表面中心处设有主架6,两根立柱7的上端面分别连接在主架6的左右两侧,主架6右侧的立柱6中部通过保险架15与上手臂10连接,上手臂10的前端设有手柄12,上手臂10的右端设有弧形储片器20,上手臂10的后端与空间角度管8连接,空间角度管8连接在立柱7的后端中部,下手臂11的一端连接在立柱7的右侧,下手臂11的另一端与侧底脚1的上表面连接,下手臂11的右侧设有拉力储片器16,空间角度管8的下方设有支撑管9,支撑管9的一端连接在立柱7的后端,支撑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侧底脚1的上表面,支撑管9的右侧设有主体储片器19,主架6的左侧与主架6的右侧结构相同、方向相反,主架6的前端底部通过调节管17与压腿泡棉18连接,主架6上端口的下方设有拉手管14。

所述侧底脚1的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21。万向升降轮21方便器材的移动。

所述主架6为z形结构。

所述主架6顶部端口设有滑轮22。

所述主架6的后端设有上限位管13。

所述拉手管11通过锁扣23与主架6连接。

所述拉手管11通过钢丝绳24经过滑轮22与负重架5连接。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两个侧底脚1通过连接管3链接,立柱7分别装在侧底脚1上,中连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立柱7,主架6装在中连接管2上,7立柱另一端装在主架6上,左右支撑管9分别装在两侧底脚1上,另一端连接在侧立柱7上,平行手臂10装在侧立柱7上,侧立柱7后面装有空间角度管8,上手臂10装在空间角度管8上,储片器置于四个手臂上,手柄12分别插在手臂12的端口内,限位杆13装在侧立柱7上,拉手管14通过钢丝绳与负重架5连接,调节保险架15至合适位置,用插销调节手柄至训练档,可卧推、坐推、立推,装上拉手管,调节压腿泡棉至合适位置,可以做高位拉力训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弯曲工艺替代传统直柄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安装方便;上手臂采用空间转移角度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不会对肌肉造成损伤,并且适合不同人群使用,而且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侧底脚1、中连接管2、底连接管3、小立柱4、负重架5、主架6、立柱7、空间角度管8、支撑管9、上手臂10、下手臂11、手柄12、上限位管13、拉手管14、保险架15、拉力储片器16、调节管17、压腿泡棉18、主体储片器19、弧形储片器20、万向升降轮21、滑轮22、锁扣23、钢丝绳24。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含有侧底脚1、中连接管2、底连接管3、小立柱4、负重架5、主架6、立柱7、空间角度管8、支撑管9、上手臂10、下手臂11、手柄12、拉手管14、保险架15、拉力储片器16、调节管17、压腿泡棉18、主体储片器19、弧形储片器20,两根侧底脚1通过底连接管3连接,底连接管3上表面中心设有小立柱4,小立柱4的端部设有负重架5,两根侧底脚1上表面设有设有立柱7,两根立柱7通过中连接管2连接,中连接管2的表面中心处设有主架6,两根立柱7的上端面分别连接在主架6的左右两侧,主架6右侧的立柱6中部通过保险架15与上手臂10连接,上手臂10的前端设有手柄12,上手臂10的右端设有弧形储片器20,上手臂10的后端与空间角度管8连接,空间角度管8连接在立柱7的后端中部,下手臂11的一端连接在立柱7的右侧,下手臂11的另一端与侧底脚1的上表面连接,下手臂11的右侧设有拉力储片器16,空间角度管8的下方设有支撑管9,支撑管9的一端连接在立柱7的后端,支撑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侧底脚1的上表面,支撑管9的右侧设有主体储片器19,主架6的左侧与主架6的右侧结构相同、方向相反,主架6的前端底部通过调节管17与压腿泡棉18连接,主架6上端口的下方设有拉手管14。

所述侧底脚1的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21。万向升降轮21方便器材的移动。

所述主架6为z形结构。

所述主架6顶部端口设有滑轮22。

所述主架6的后端设有上限位管13。

所述拉手管11通过锁扣23与主架6连接。

所述拉手管11通过钢丝绳24经过滑轮22与负重架5连接。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两个侧底脚1通过连接管3链接,立柱7分别装在侧底脚1上,中连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一根立柱7,主架6装在中连接管2上,7立柱另一端装在主架6上,左右支撑管9分别装在两侧底脚1上,另一端连接在侧立柱7上,平行手臂10装在侧立柱7上,侧立柱7后面装有空间角度管8,上手臂10装在空间角度管8上,储片器置于四个手臂上,手柄12分别插在手臂12的端口内,限位杆13装在侧立柱7上,拉手管14通过钢丝绳与负重架5连接,调节保险架15至合适位置,用插销调节手柄至训练档,可卧推、坐推、立推,装上拉手管,调节压腿泡棉至合适位置,可以做高位拉力训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弯曲工艺替代传统直柄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安装方便;上手臂采用空间转移角度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不会对肌肉造成损伤,并且适合不同人群使用,而且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方便移动。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健身推举器,它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身推举器。两根立柱的上端面分别连接在主架的左右两侧,主架右侧的立柱中部通过保险架与上手臂连接,上手臂的前端设有手柄,上手臂的右端设有弧形储片器,下手臂的一端连接在立柱的右侧,下手臂的另一端与侧底脚的上表面连接,下手臂的右侧设有拉力储片器,主架的左侧与主架的右侧结构相同,主架上端口的下方设有拉手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弯曲工艺替代传统直柄设计;采用分体式设计,安装方便;上手臂采用空间转移角度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不会对肌肉造成损伤,并且适合不同人群使用,而且底部设有万向升降轮,方便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汤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腾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06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