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37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升滑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上游乐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滑梯。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游乐设施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新建了众多的水上乐园项目。其中漂流河作为容客量较大的项目,受到了投资方和游客的欢迎。传统的漂流河一般都是平面布置,依靠推流泵推动水流从而实现水流的循环,游客乘坐筏具顺水漂流;或者设计有一定的落差,漂流至落成处时,需要游客停止漂流,由提升机构将筏具提升至所需的高度,游客在漂流河的高处重新排队再开始漂流。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游客的等待时间,同时设计成本昂贵,游玩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提升滑梯,利用本发明可以将乘客连同筏具由低处提升至一定的高度,使游客不用停止游玩而继续进行,本发明依靠喷射的水流实现自下而上的滑行,增添了游客的游玩乐趣。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升滑梯,至少由一节单段提升滑道结构构成,所述单段提升滑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连接的滑梯入口段、滑梯上行段及滑梯出口段,所述滑梯入口段、滑梯上行段及滑梯出口段均由多节滑道连接构成,在所述滑梯入口段中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内安装用于喷射水流的喷射装置,所述喷射装置通过法兰与供水管连接;还包括一泵水水池,所述泵水水池位于滑梯入口段、滑梯上行段及出口段的下方,在所述泵水水池上还设置格栅,所述格栅的一端弯折并与位于滑梯入口段首部的一节滑道固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滑道包括滑道面及连接于滑道面两侧的圆弧面,所述滑道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形成滑道法兰面,在所述滑道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回水槽,在所述回水槽中设置回水格栅孔,于各回水格栅孔的下方、在所述滑道法兰面之间开设用于连通回水格栅孔的回水水箱;

所述滑梯入口段、滑梯上行段、滑梯出口段的各节滑道中的回水水箱连通形成回水通道,所述回水通道的回水口位于泵水水池的上方;

所述滑梯入口段安装于漂流河低端,所述出口段安装于漂流河高端,所述漂流河低端与漂流河高端之间形成滑道提升高度h,所述滑道提升高度一般不小于1m;

在滑梯入口段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上还开设用于安装喷射装置的开口,在所述喷射装置的上表面还设置盖板;

在滑梯入口段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上,所述滑道面与喷射装置的衔接处形成滑道斜面,在所述滑梯入口段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低于喷射装置喷射口的中心线;

由数个单段提升滑道结构连接可组成多段提升滑道结构,在各相邻单段提升滑道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带有喷射装置的凹段滑道,所述凹段滑道的弯曲角β为10~16°;

所述凹段滑道也包括滑道面及连接于滑道面两侧的圆弧面,所述滑道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形成滑道法兰面,在所述滑道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回水槽,在所述回水槽中设置回水格栅孔,于各回水格栅孔的下方、在所述滑道法兰面之间开设用于连通回水格栅孔的回水水箱,所述凹段滑道中滑道面与喷射装置的衔接处形成滑道斜面,所述滑道斜面低于喷射装置的喷射口中心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滑道上设置喷射装置可以利用水流将带有游客的筏具实现自下而上的滑行,通过在滑道内设置回水水箱,其可以实现水流的回流至泵水水池内进行循环使用,在各滑道内设置格栅可以实现水流向回水水箱内的流通,本发明依靠喷射的水流实现自下而上的滑行,不仅增加了游玩方式,还增加了漂流河的组成形式,大大增加了游玩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单段提升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滑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多段提升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凹段滑道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的侧视图。

图11为图9的俯视图。

图12为凹段滑道中喷射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滑梯入口段;2、滑梯上行段;3、滑梯出口段;4、格栅;5、供水管;6、泵水水池;7、喷射装置;8、回水格栅孔;9、滑道法兰面;10、回水水箱;11、回水槽;12、圆弧面;13、盖板;14、开口;15、滑道斜面;16、滑道面;17、凹段滑道;18、延伸部;19、回水管;20、回水格栅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提升滑梯,至少由一节单段提升滑道结构构成,单段提升滑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连接的滑梯入口段1、滑梯上行段2及滑梯出口段3,滑梯入口段1、滑梯上行段2及滑梯出口段3均由多节滑道连接构成,在滑梯入口段1中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内安装用于喷射水流的喷射装置7,喷射装置7通过法兰与供水管5连接;还包括一泵水水池6,泵水水池6位于滑梯入口段1、滑梯上行段2及滑梯出口段3的下方,在泵水水池6上还设置格栅4,在本发明中格栅4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与泵水水池6之间的缝隙处,格栅4的一端弯折并与位于滑梯入口段首部的一节滑道固接。

如图3、图4所示,滑道包括滑道面16及连接于滑道面16两侧的圆弧面12,滑道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形成滑道法兰面9,在滑道面16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回水槽11,在回水槽11中设置回水格栅孔8,于各回水格栅孔8的下方、在滑道法兰面9之间开设用于连通回水格栅孔8的回水水箱10。上述滑梯入口段1、滑梯上行段2、滑梯出口段3的各节滑道中的回水水箱10连通形成回水通道,回水通道的回水口位于泵水水池6的上方。上述滑梯入口段1安装于漂流河低端,滑梯出口段3安装于漂流河高端,漂流河低端与漂流河高端之间形成滑道提升高度h,滑道提升高度一般不小于1m。

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滑梯入口段1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16上还开设用于安装喷射装置7的开口14,在喷射装置7的上表面还设置盖板13。

如图4所示,在滑梯入口段1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16上,滑道面16与喷射装置7的衔接处形成滑道斜面15,在滑梯入口段1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的滑道面16低于喷射装置7喷射口的中心线。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由数个单段提升滑道结构连接可组成多段提升滑道结构,在各相邻单段提升滑道结构的连接处还设置带有喷射装置7的凹段滑道17,凹段滑道17的弯曲角β为10~16°。在各单段提升滑道结构中位于滑梯出口段尾部的一节滑道中,在滑道面16上还开设和滑道面等宽的回水格栅条20,在各单段提升滑道结构中位于滑梯出口段尾部的一节滑道中的各回水水箱10上还连通回水管19。

如图9、图10、图11及图12所示,上述凹段滑道17也包括滑道面16及连接于滑道面16两侧的圆弧面12,滑道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形成滑道法兰面9,在滑道面16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回水槽11,在回水槽11中设置回水格栅孔8,于各回水格栅孔8的下方、在滑道法兰面9之间开设用于连通回水格栅孔8的回水水箱10,凹段滑道17中滑道面16与喷射装置7的衔接处形成滑道斜面15,滑道斜面15低于喷射装置7的喷射口中心线。

如图12所示,在喷射装置7的头部还向外延伸形成用于与滑道面16抵接的延伸部18。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由救生员将带有游客的筏具推至滑梯入口段1位于首部的一节滑道中,喷射装置7通过供水管5进水并喷射出喷射水流,在喷射水流的作用下,游客连同筏具由滑梯入口段1、滑梯上行段2及滑梯出口段3自下而上上滑,当滑行至滑道最高点后顺着滑道进入漂流河中,顺着漂流河的水流继续前行。

本发明中根据不同的提升高度要求来适当的分段设置喷射装置,喷射装置中喷射口的尺寸由水泵的流量和所需的水流速度决定,水泵的流量和水流速度根据滑道的提升角度,提升长度和游客的体重计算进行选择。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滑道上设置喷射装置可以利用水流将带有游客的筏具实现自下而上的滑行,通过在滑道内设置回水水箱,其可以实现水流的回流至泵水水池内进行循环使用,在各滑道内设置格栅可以实现水流向回水水箱内的流通,本发明依靠喷射的水流实现自下而上的滑行,不仅增加了游玩方式,还增加了漂流河的组成形式,大大增加了游玩乐趣。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