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用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011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体育锻炼用健腹轮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锻炼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体育锻炼用健腹轮。



背景技术: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教学的宗旨,体育是一项放松身心又强身健体的科目,在进行体育教学和锻炼时,腹部、背部及手臂的锻炼十分重要,可通过健腹轮对这些部位进行锻炼。现有技术的健腹轮由轮子和手柄构成,初学者和肌肉力量不够的人很难控制,在身体下压的过程中容易打滑而摔到地面上,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体育锻炼用健腹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包括中间固定部、一对健腹轮本体、一对轮毂转动轴承、一对手柄转动轴承、一对手柄连接轴、一对手柄挡板、一对手持柄、一对握持凸起部、弹簧拉伸带、脚踏固定板、缓冲泡沫带及一对脚踏凹槽;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为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弧面轮结构,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的大直径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对称连接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的中间固定部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的小直径端,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连接,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通过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及一对手柄转动轴承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之间转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手柄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的一端端部,位于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的外侧;所述的一对握持凸起部分别凸起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的一侧上部,位于所述的一对手柄挡板的外侧;所述的一对手持柄的下端中部向上凹陷呈弧形结构,所述的所述的一对手持柄的另一端呈弧形上翘;所述的弹簧拉伸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上,所述的脚踏固定板与所述的弹簧拉伸带的另一端连接呈“⊥”形结构,所述的一对脚踏凹槽分别对称凹陷设置在所述的脚踏固定板上,位于所述的弹簧拉伸带的两侧;所述的缓冲泡沫带呈“S”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弹簧拉伸带的表面,位于所述的中间固定部与所述的脚踏固定板之间。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的外表面上分别间隔设有多条防滑纹路,所述的多条防滑纹路向内凹陷设置。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一对手持柄及一对握持凸起部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面,所述的防滑面为网格状凸纹结构。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弹力加厚层,所述的弹力加厚层与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为一体结构。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内分别设有多个支撑环,所述的多个支撑环与所述的中间固定部、一对健腹轮本体、一对轮毂转动轴承、一对手柄转动轴承、一对手柄连接轴、一对手柄挡板及一对手持柄同轴设置。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环形结构的防磨层,位于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与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的连接处。

上述的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其中,所述的脚踏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绑带,所述的绑带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弹簧拉伸带控制健腹轮的转动幅度和速度,能更好的控制健腹轮,避免体育锻炼时受伤,尤其适合初学者和力量不够的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育锻炼用健腹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育锻炼用健腹轮的健腹轮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体育锻炼用健腹轮,包括中间固定部1、一对健腹轮本体2、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一对手柄连接轴5、一对手柄挡板6、一对手持柄7、一对握持凸起部8、弹簧拉伸带9、脚踏固定板10、缓冲泡沫带11及一对脚踏凹槽12;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为一端直径大、另一端直径小的弧面轮结构,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大直径端分别通过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对称连接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的两端,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为圆盘状结构;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小直径端,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连接,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通过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及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5之间转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手柄连接轴5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的一对手柄挡板6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的一端端部,位于所述的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的外侧;所述的一对握持凸起部8分别凸起设置在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的一侧上部,位于所述的一对手柄挡板6的外侧;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的下端中部向上凹陷呈弧形结构,所述的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的另一端呈弧形上翘;所述的弹簧拉伸带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上,所述的脚踏固定板10与所述的弹簧拉伸带9的另一端连接呈“⊥”形结构,所述的一对脚踏凹槽12分别对称凹陷设置在所述的脚踏固定板10上,位于所述的弹簧拉伸带9的两侧;所述的缓冲泡沫带11呈“S”形结构设置在所述的弹簧拉伸带9的表面,位于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与所述的脚踏固定板10之间。

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外表面上分别间隔设有多条防滑纹路13,所述的多条防滑纹路13向内凹陷设置,增加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外表面的摩擦力,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使用安全性更高,滚动幅度和速度更容易控制。

所述的一对手持柄7及一对握持凸起部8的表面分别设有防滑面14,所述的防滑面14为网格状凸纹结构,增加与手掌的摩擦,起到较好的防滑作用。

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弹力加厚层15,所述的弹力加厚层15与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为一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弹力,受力能力强,同时使一对健腹轮本体2更耐磨,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内分别设有多个支撑环16,所述的多个支撑环16与所述的中间固定部1、一对健腹轮本体2、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一对手柄连接轴5、一对手柄挡板6及一对手持柄7同轴设置,可起到支撑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作用,使其能承受压力,使用寿命长。

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环形结构的防磨层17,位于所述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与所述的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的连接处,在一对健腹轮本体2与地面接触最多的位置起到防磨和保护的作用,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脚踏固定板10的两端分别设有绑带18,所述的绑带18的端部设有魔术贴,可通过绑带18将弹簧拉伸带9绕置并绑紧在中间固定部1上,并通过魔术贴固定,便于收纳和携带。

使用时,将弹簧拉伸带9和脚踏固定板10铺在地面上,双脚踩在脚踏固定板10的一对脚踏凹槽12上,使弹簧拉伸带9绷直;手持一对手持柄7,一对握持凸起部8便于大拇指和四个手指的分开握持,并排的握持更标准且不容易受伤,一对手柄挡板6和防止大拇指与转动的一对健腹轮本体2表面摩擦;一对健腹轮本体2缓慢向前移动,身体随之下压,并将弹簧拉伸带9拉长,通过弹簧拉伸带9的拉力可限制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滑动速度,更容易控制一对健腹轮本体2,避免突然摔落到地面上;一对轮毂转动轴承3、一对手柄转动轴承4使一对健腹轮本体2的转动更顺畅,缓冲泡沫带11可防止身体摔下时与弹簧拉伸带9和地面发生强烈的撞击而受伤,一对手持柄7可通过一对手柄连接轴5拆卸,携带和收纳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弹簧拉伸带控制健腹轮的转动幅度和速度,能更好的控制健腹轮,避免体育锻炼时受伤,尤其适合初学者和力量不够的人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