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836阅读:1409来源:国知局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心球教学训练辅助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自实心球问世以来,实习球的教学训练一直采用自投自捡或互投互捡球的人工捡球方法。即投球—捡球—再投球。这种练习方法存在练习密度小,训练强度低,练习过程易出现砸伤人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及显示屏,其特点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斜坡板及储球箱;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及纵向传送链,所述横向传送链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设置在投掷场地的侧边,其一端与横向传送链相接,另一端与储球箱相接;

所述拦球网设置在投掷场地上与投掷线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设置在投掷场地内与横向传送链的侧边相接;所述红外测距仪设置在投掷场地与纵向传送链相对的侧边;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纵向传送链的外侧靠近储球箱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实心球回收机构省去捡球环节,则将成倍提高练习密度和强度。同时还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拦球网;2—横向传送链;3—斜坡板;4—实心球;5—纵向传送链;6—显示屏;7—储球箱;8—红外测距仪;9—投掷场地;10—投掷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心球教学训练装置,包括投掷场地9、实心球回收机构、红外测距仪8及显示屏6,其特点是:所述实心球回收机构包括传送链、拦球网1、斜坡板3及储球箱7;所述传送链包括横向传送链2及纵向传送链5,所述横向传送链2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端的内侧,所述纵向传送链5设置在投掷场地9的侧边,其一端与横向传送链2相接,另一端与储球箱7相接;

所述拦球网1设置在投掷场地9上与投掷线10相对的一端;所述斜坡板3设置在投掷场地9内与横向传送链2的侧边相接;所述红外测距仪8设置在投掷场地9与纵向传送链5相对的侧边;所述显示屏6设置在纵向传送链5的外侧靠近储球箱7的位置。

使用过程:

启动实心球回收机构,投掷者从储球箱7中取出实心球立于投掷线外,对着拦球网1投掷,当实心球4落于场地后,红外测距仪8将实心球落地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显示屏6,实心球4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冲向拦球网1弹回后落入横向传送链2上,并随横向传送链2的运动被送至纵向传送链5,再由纵向传送链5送至储球箱7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