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控台可升降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824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操控台可升降跑步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操控台高度可调的跑步机。



背景技术:

一般跑步机由底架、跑台,立架、操控台,包括显示屏,侧手把等组成(见图1),以前跑步机的操控台结构形式是高度固定不变,但是由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对于侧手把高度,显示屏高度视角,操控台的前后位置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这种操控台高度固定的结构形式很难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都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为弥补上述缺陷,目前市面上的跑步机产品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简单的高度调节结构。这种结构一般是将跑步机立架分成上下两部位,上立架与操控台连接,下立架与底架连接,上立架管比下立架管小,上立架管插在下立架管内可上下滑动,上立架管侧开有多个调节孔,下立架管焊有旋手座,上、下立架之间用通过旋手杆扣住并锁紧,通过上立架的上下滑动调节操控台的高度和位置,以满足不同身高使用者的需求。这种结构形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操控台高度的要求,但也还存在几个问题:

1、调节困难。调节时需先拧松左右旋手,将旋手往外拉,使旋手杆从上立架管孔脱出的同时上提或下压操控台到一定位置松开旋手,旋手杆在弹簧力作用下插入上立架管孔并卡住上立架,再旋转旋手锁紧,由于要双手同时松开拉出左右旋手并上提或下压上立架才能实现调节,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实现调节,同时由于上下立架管配合误差导至滑动不畅及操控台较重的原因,使得调节操控台时比较费力。

2、调节形式不能满足人体工学要求。一般情况下,身高越高的人手、腿也更长,从视角和操控便利性来说要求操控台与人的距离要更大,对跑台有效跑步长度也要求更长。目前这种调节结构一般都是立架前倾或是立架直立,调节时操控台高度升高,操控台前后位置也会后移或保持不变,使操控台与人的距离变小或不变,同时由于操控台后移,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跑台的有效跑步长度,这些都与人体工学要求不相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控台可升降跑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操作台高度调节困难、调节形式不能满足人体工学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操控台可升降跑步机,包括跑台、立架和操控台,所述操控台通过至少一个立架安装在跑台上方,所述操控台两侧设有侧手把,所述立架包括上立架和下立架,上立架下端通过安全扣和锁紧机构套接在下立架上端内。

进一步地,所述立架与跑台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即立架和操控台向跑台前方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扣中部折弯,安全扣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和按钮,另一端设有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安全扣一端的上面且连接在侧手把内侧壁上,所述按钮安装在安全扣一端的下面且露在侧手把底面外。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设置枢纽。

进一步地,所述上立架下端开设有上立架销孔,下立架上端开设有数量不少于2个的下立架销孔,所述插销插在上立架销孔和下立架销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立架内安装有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一头连接在上立架内的上安装板上,另一头连接在下立架内的下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立架上端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安装在下立架销孔对面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旋手、锁紧螺母;

旋手包括旋钮和旋杆,旋钮设置在旋杆的一端,旋杆的另一端贯穿下立架侧壁,顶紧上立架侧壁,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旋杆上且位于下立架外侧壁,从而锁紧上、下立架。

进一步地,所述下立架上端安装有过渡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锁住上、下立架的安全扣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其下端的插销会自动卡入下立架的销孔内,非按住按钮不能脱开,安全可靠,加之配有旋手锁紧,也保证了上立架操控台与下立架连接安全牢固;

2、把使安全扣插销脱离上立架销孔和下立架销孔的按钮设计在左右侧手把下端,使用者双手抓紧侧手把时可自然用手指按压按钮使安全扣插销脱开,便于使用者用力提压,另外还设有助力弹簧有效助力提升操控台,一人便可轻松实现操作;

3、立架与跑台之间的角度为钝角,即上下立架采用了前倾设计,调节时随着操控台升高,操控台也相应的位置前移,有效跑台长度增加,从视觉上和其它操作操控上符合了人体工学要求,更加人性化舒适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紧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操控台可升降跑步机,包括跑台3、立架4和操控台1,所述操控台1通过至少一个立架4安装在跑台3上方,所述操控台1两侧设有侧手把2,所述立架4包括上立架41和下立架42,上立架41下端通过安全扣9和锁紧机构7套接在下立架42上端内。

所述立架4与跑台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即立架4和操控台1向跑台3前方倾斜,能够为身高较高的用户提供更长的有效跑台长度。

所述安全扣9中部折弯,所述折弯设置枢纽8,为安全扣9摆动提供便捷。安全扣9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5和按钮6,另一端设有插销11。所述复位弹簧5安装在安全扣9一端的上面且连接在侧手把2内侧壁上,所述按钮6安装在安全扣9一端的下面且露在侧手把2底面外,用力按着按钮6会使安全扣9摆动,而松开按钮6,复位弹簧5助于安全扣9复位。所述上立架41下端开设有上立架销孔,下立架42上端开设有数量不少于2个的下立架销孔421,所述插销11插在上立架销孔和下立架销孔421上,插在不同高度的下立架销孔上,能够实现立架4任意高度调节。

所述立架4内安装有助力弹簧10,所述助力弹簧10一头连接在上立架41内的上安装板上,另一头连接在下立架42内的下安装板上,助力弹簧10在调节立架4高度时起到往上助力作用,使调节操作更轻松。

所述下立架42上端安装有锁紧机构7,所述锁紧机构7安装在下立架销孔421对面的侧壁上。所述锁紧机构7包括旋手、锁紧螺母71;旋手包括旋钮72和旋杆73,旋钮72设置在旋杆73的一端,旋杆73的另一端贯穿下立架42侧壁,顶紧上立架41侧壁,锁紧螺母71螺纹连接在旋杆73上且位于下立架42外侧壁,从而锁紧上立架41、下立架42。

所述下立架42上端安装有过渡套12,能够减少上立架41和下立架42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便于立架4的维护。

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操控台1时,旋松锁紧螺母71,使锁紧机构松动,使用者站立在跑台3前端,双手在按钮6位置处握住侧手把2,稍用力下按侧手把2,用手指向上按压按钮6,使安全扣9向立架4内摆动,其下端的插销11从上、下立架销孔脱出,若操控台1的高度需要往上调节,双手稍用力上提侧手把2,在助力弹簧10帮助下操控台1上升,若操控台1的高度需要往下调节,双手用力下压侧手把2,在操控台1自重和双手下压力作用下操控台1下降,达到所需位置时松开按钮6,在复位弹簧5作用下安全扣9向立架4侧壁外侧摆动,其下端插销11自动插入上立架销孔和下立架销孔421内从而锁定上、下立架位置,再扭动旋钮72,使旋杆73顶紧上立架41侧壁,旋紧螺母71从而把上、下立架锁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