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轮滑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09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轮滑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风轮滑桩。



背景技术:

轮滑桩是一种常见的轮滑设备,主要用于轮滑,活力板,双龙板,漂移板等运动的训练,其主要材料是硬塑料,软塑料和橡胶。传统的轮滑桩较轻,抓地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光滑的底面上,容易被风吹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风轮滑桩,解决了传统的轮滑桩较轻,抓地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光滑的底面上,容易被风吹跑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风轮滑桩,所述防风轮滑桩包括弹性的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的下端面固定有空心圆盘,所述锥形壳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的内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的内上端面上;

所述空心圆盘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条长条形滑槽,所述空心圆盘的底面还固定有固定环,所述长条形滑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的边缘,所述长条形滑槽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板,滑动所述滑板能够使得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的外部,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吸盘。

优选地,所述吸盘的数量为2-4个;所述长条形滑槽的数量为3-5条。

优选地,所述锥形壳体的上端还固定有弧形泡沫垫。

优选地,所述空心圆盘的底面设置有波浪形痕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锥形壳体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

优选地,所述空心圆盘为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锥形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卡勾,所述空心圆盘的表面固定 有与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风轮滑桩,所述防风轮滑桩包括弹性的锥形壳体,所述锥形壳体的下端面固定有空心圆盘,所述锥形壳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的内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的内上端面上;当锥形壳体受压时,内部的弹簧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防止轮滑者跌倒被其弄伤;所述空心圆盘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条长条形滑槽,所述空心圆盘的底面还固定有固定环,所述长条形滑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的边缘,所述长条形滑槽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板,滑动所述滑板能够使得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的外部,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吸盘;当需要固定轮滑桩时,将滑板从长条形滑槽内抽出,利用其上的吸盘将轮滑桩固定在光滑的底面上,能够有效的防止轮滑桩被风吹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轮滑桩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风轮滑桩的底视图。

附图说明:1锥形壳体、2空心圆盘、3弹簧、4弧形泡沫垫、5固定环、6长条形滑槽、8滑板、9吸盘、10、卡勾、11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风轮滑桩,所述防风轮滑桩包括弹性的锥形壳体1,所述锥形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有空心圆盘2,所述锥形壳体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弹簧3,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1的内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锥形壳体1的内上端面上;

所述空心圆盘2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多条长条形滑槽6,所述空心 圆盘2的底面还固定有固定环5,所述长条形滑槽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环5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2的边缘,所述长条形滑槽6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滑板8,滑动所述滑板8能够使得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空心圆盘2的外部,所述滑板8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吸盘9;当锥形壳体受压时,内部的弹簧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防止轮滑者跌倒被其弄伤;当需要固定轮滑桩时,将滑板从长条形滑槽内抽出,利用其上的吸盘将轮滑桩固定在光滑的底面上,能够有效的防止轮滑桩被风吹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9的数量为2-4个;所述长条形滑槽6的数量为3-5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壳体1的上端还固定有弧形泡沫垫4,弧形泡沫垫4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防止轮滑训练者跌倒时受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心圆盘2的底面设置有波浪形痕纹结构;波浪形痕纹结构主要起到防滑能力,起到很好的抓地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壳体1的外表面涂覆有荧光涂料;使得防风轮滑桩适合夜间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防风轮滑桩的重量,增量其防风能力,所述空心圆盘2为金属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卡勾10,所述空心圆盘2的表面固定有与所述卡勾10相配合的卡环11;不使用轮滑桩时,将锥形壳体1压扁,利用卡勾和卡环相扣合来固定,方便轮滑桩的存放和携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