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7341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闲暇时间内在健身器材上进行锻炼身体,在居民小区、公园、校园等场地多会设置有健身器材。而现有的健身器材多为单一功能的结构,不仅扩大了健身器材的占地面积,而且使人们不能全面的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锻炼,降低了健身器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健身器材存在的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利用效率不高、不能是人们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锻炼的问题,提供一种功能丰富多样、占地面积小、利用效率高、人们能够对身体多个部位进行锻炼的多功能健身器材。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包括底板、扭腰盘、压腿杆、固定筒和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正面设置有支撑杆、立柱,并在底板背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扭腰盘通过连接轴套与支撑杆连接,并在扭腰盘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的压腿杆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固定筒设置在立柱上,并在固定筒内设置有内腔,所述的内腔内设置有定位板,并在定位板的两侧设置有弹簧,所述的拉绳一端穿过固定筒通过连接块与弹簧连接,并在另一端上设置有拉环,在底板的支撑杆上设置有扭腰盘,使人们能够在扭腰盘上进行腰部的锻炼,在立柱上设置有压腿杆,通过压腿杆便于人们腿部的锻炼,设置多个压腿杆,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在压腿杆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环,提高了压腿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健身器材的强度,在固定筒上设置有拉绳,并将拉绳设置为弹性材料,通过拉绳使人们能够对臂力的锻炼,将多种功能的健身器材集中在一起,节约了健身器材的占地面积,克服了多种健身器材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不便人们在锻炼时进行交流、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所述的扭腰盘通过连接轴套设置为可在支撑杆上旋转的结构。

所述的压腿杆与立柱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环。

所述的拉绳设置为弹性材料。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底板的支撑杆上设置有扭腰盘,使人们能够在扭腰盘上进行腰部的锻炼,在立柱上设置有压腿杆,通过压腿杆便于人们腿部的锻炼,设置多个压腿杆,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在压腿杆与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环,提高了压腿杆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健身器材的强度,在固定筒上设置有拉绳,并将拉绳设置为弹性材料,通过拉绳使人们能够对臂力的锻炼,将多种功能的健身器材集中在一起,使人们能够在家里进行锻炼,克服了多种健身器材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不便人们在锻炼时进行交流、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扭腰盘与防滑条的连接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拉绳与弹簧的连接结构。

图中:1.底板、2.扭腰盘、3.压腿杆、4.固定筒、5.拉绳、6.固定块、7.支撑杆、8.立柱、9.连接轴套、10.防滑条、11.加强环、12.内腔、13.定位板、14.弹簧、15.连接块、16.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健身器材,包括底板1、扭腰盘2、压腿杆3、固定筒4和拉绳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正面设置有支撑杆7、立柱8,并在底板1背面设置有固定块6,通过固定块6提高了底板安装后的牢固度,进而提高健身器材安装后的牢固度,所述的扭腰盘2通过连接轴套9与支撑杆7连接,并在扭腰盘2表面设置有防滑条10,所述的扭腰盘2通过连接轴套9设置为可在支撑杆7上旋转的结构,通过防滑条10,避免人们从扭腰盘2上滑倒,提高了人们锻炼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的压腿杆3设置在立柱8上,并在压腿杆3与立柱8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环11,所述的固定筒4设置在立柱8上,并在固定筒4内设置有内腔12,所述的内腔12内设置有定位板13,并在定位板13的两侧设置有弹簧14,所述的拉绳5一端穿过固定筒4通过连接块15与弹簧14连接,并在另一端上设置有拉环16,所述的拉绳5设置为弹性材料,通过连接块15提高了拉绳5与弹簧14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底板1的支撑杆7上设置有扭腰盘2,使人们能够在扭腰盘2上进行腰部的锻炼,在立柱8上设置有压腿杆3,通过压腿杆3便于人们腿部的锻炼,设置多个压腿杆3,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在压腿杆3与立柱8之间设置有加强环11,提高了压腿杆3与立柱8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了健身器材的强度,在固定筒4上设置有拉绳5,并将拉绳5设置为弹性材料,通过拉绳5使人们能够对臂力的锻炼,将多种功能的健身器材集中在一起,节约了健身器材的占地面积,克服了多种健身器材单独设置占地面积大、不便人们在锻炼时进行交流、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