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手型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60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太极拳手型矫正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技能学习器械,具体是指太极拳手型矫正器。



背景技术:

太极拳(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中的掌要求四指微分微屈,虎口撑开呈弧形,掌心微含。陈氏的太极拳要求,大拇指根合向小指,指尖后仰,其余四指依次向手背方向舒展错开。

初学者在接触太极拳时,必然需要先掌握太极拳手型要领。然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初学者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会忽略对手型的控制,经常在练习过程中导致手型变形,影响太极拳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有助于初学者掌握太极拳的手型动作的太极拳手型矫正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矫正嵌板、以及用于将矫正嵌板固定于人体手掌上的绑带,所述的矫正嵌板的一面设置有与太极拳手型形状相对应的矫正嵌槽,该太极拳手型为杨式太极拳手型、吴式太极拳手型、武式太极拳手型或孙式太极拳手型,矫正嵌槽包括有掌背嵌槽部、大拇指嵌槽部、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所述大拇指嵌槽部、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的底面为用于将所嵌手指矫形成微屈形态的微弧曲面,所述的大拇指嵌槽部和食指嵌槽部之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所嵌手掌的虎口矫形成弧形撑开形态的虎口矫形曲面。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矫正嵌板为硅胶或EVA橡胶发泡材料制成。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绑带为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的弹性伸缩带,该弹性伸缩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下端位置的外侧。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绑带为绑扎带,该绑扎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中段位置的外侧,该绑扎带包括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的两外端分别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所述的第一束带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供第二束带穿饶的定位环,所述的第二束带的外侧面头端固定设置魔术粘齿面片,所述的第二束带的外侧面相对于魔术粘齿片的后端位置固定有沿第二束带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魔术粘绒面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陈氏太极拳手型矫正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矫正嵌板、以及用于将矫正嵌板固定于人体手掌上的绑带,所述的矫正嵌板的一面设置有与太极拳手型形状相对应的矫正嵌槽,该太极拳手型为陈式太极拳手型,矫正嵌槽包括有掌背嵌槽部、大拇指嵌槽部、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所述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的底面为用于将所嵌手指矫形成平展形态的平展曲面,所述的大拇指嵌槽部的头端底面设置有用于将大拇指指尖矫形成指尖后仰形态的内缩凹弧面。

进一步设置是矫正嵌板为硅胶或EVA橡胶发泡材料制成。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绑带为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的弹性伸缩带,该弹性伸缩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下端位置的外侧。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绑带为绑扎带,该绑扎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中段位置的外侧,该绑扎带包括有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的两外端分别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所述的第一束带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供第二束带穿饶的定位环,所述的第二束带的外侧面头端固定设置魔术粘齿面片,所述的第二束带的外侧面相对于魔术粘齿片的后端位置固定有沿第二束带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魔术粘绒面片。

通过本设置,能够使得矫正嵌板更加稳定地固定于人体手上,而且固定的松紧度调节非常方便。另外,绑扎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下端位置的外侧设置,经发明人多次实验,该设置不仅能够保持较好的绑扎固定效果,而且学习者在长时间练习后,需要休息时,手指还可以正常弯曲并从嵌槽部中脱出,从而能够快速舒缓训练中绷紧的手指,具有优秀的人体工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太极拳的学习者将本实用新型通过绑带固定于手背上,并使得其五指嵌入到对应的嵌槽部中,从而能够非常方便学习者掌握太极拳的手型动作要领,极大地方便太极拳教学和学习。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材质轻巧便于携带,可有效防止初学者掌握太极拳时做出的错误手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介绍。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背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绑扎带的使用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背视图;

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有矫正嵌板1、以及用于将矫正嵌板1固定于人体手掌上的绑带,所述的矫正嵌板1的一面设置有与太极拳手型形状相对应的矫正嵌槽,通过该矫正嵌槽使得所矫正的手型为四指微分微屈、虎口撑开呈弧形、掌心微含形态,该太极拳手型为杨式太极拳手型、吴式太极拳手型、武式太极拳手型或孙式太极拳手型,矫正嵌槽包括有掌背嵌槽部31、大拇指嵌槽部32、食指嵌槽部33、中指嵌槽部34、无名指嵌槽部35和小拇指嵌槽部36,所述大拇指嵌槽部32、食指嵌槽部33、中指嵌槽部34、无名指嵌槽部35和小拇指嵌槽部36的底面为用于将所嵌手指矫形成微屈形态的微弧曲面a,所述的大拇指嵌槽部32和食指嵌槽部33之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将所嵌手掌的虎口矫形成弧形撑开形态的虎口矫形曲面b。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矫正嵌板1为硅胶、TPU树脂或EVA橡胶发泡材料制成,优选采用环保卫生的硅胶材质。

另外,如图1-3所示,所述的绑带为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的弹性伸缩带21,该弹性伸缩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下端位置的外侧。该弹性伸缩带的宽度在实践中测试后,优选为4厘米。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绑带为绑扎带22,该绑扎带22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中段位置的外侧,该绑扎带22包括有第一束带23和第二束带24,第一束带23和第二束带24的两外端分别固定于矫正嵌板1两侧,所述的第一束带23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供第二束带穿饶的定位环231,所述的第二束带24的外侧面头端固定设置魔术粘齿面片,所述的第二束带24的外侧面相对于魔术粘齿片的后端位置固定有沿第二束带24长度方向延伸布置的魔术粘绒面片。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该实施例2用于陈氏太极拳的手型矫正,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有矫正嵌板1、以及用于将矫正嵌板固定于人体手掌上的绑带,所述的矫正嵌板1的一面设置有与太极拳手型形状相对应的矫正嵌槽,该太极拳手型为陈式太极拳手型,通过该矫正嵌槽使得所矫正的手型为大拇指根合向小指、指尖后仰、其余四指依次向手背方向舒展错开形态,矫正嵌槽包括有掌背嵌槽部31、大拇指嵌槽部32、食指嵌槽部33、中指嵌槽部34、无名指嵌槽部35和小拇指嵌槽部36,所述食指嵌槽部33、中指嵌槽部34、无名指嵌槽部35和小拇指嵌槽部36的底面为用于将所嵌手指矫形成平展形态的平展曲面c,所述的大拇指嵌槽部32的头端底面设置有用于将大拇指指尖矫形成指尖后仰形态的内缩凹弧面d。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矫正嵌板1为硅胶、TPU树脂或EVA橡胶发泡材料制成,优选采用环保卫生的硅胶材质。所述的绑带为固定于矫正嵌板两侧的弹性伸缩带21,该弹性伸缩带位于矫正嵌槽的对应食指嵌槽部、中指嵌槽部、无名指嵌槽部和小拇指嵌槽部下端位置的外侧。该弹性伸缩带的宽度在实践中测试后,优选为4厘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