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51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手动的电子和机械组合玩具,并可以与各类造型的毛绒玩具相结合,属于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玩具品种越来越多,基本上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对玩具的需求,就现有的技术中手动类玩具而言,它们大多采用齿轮传动,通过变化一系列传动比和传动方向改变动作幅度达到某一特定的动作效果。针对现有的手动玩具,动作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多动作组合的效果,趣味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可实现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提高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包括机壳、上机芯、下机芯,上机芯通过连杆与下机芯相连,所述下机芯包括下牙箱、第一电机、摆杆,第一电机通过皮带驱动下牙箱内的齿轮组转动、下牙箱内的齿轮组上安装有第一、第二偏心轮,摆杆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偏心轮上,另一端向下穿过下牙箱箱体与机壳内设有的固定销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伸进下牙箱内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所述上机芯包括上牙箱、第二电机、嘴部组件,所述连杆的上端连接在上牙箱上,第二电机驱动上牙箱内的齿轮组转动,上牙箱内齿轮组的输出轴为方轴,嘴部组件的根部与所述方轴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杆的下部固定有肩部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肩部组件下方的下机芯被机壳包覆在内,所述下牙箱的前后面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的摆动轨迹相配合的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嘴部组件包括上嘴组件、下嘴组件,下嘴组件的根部两侧设有的插孔与所述方轴配合插接,所述上嘴组件固定在上牙箱的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机通过第一偏心轮驱动摆杆摆动,摆杆的下端通过固定销限位,整个下机芯便绕着固定销左右摆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上机芯左右摆动,固定在连杆上的肩部组件也跟随摆动,第二偏心轮还能够带动连杆上下移动,实现上机芯整体上下移动,第二电机驱动嘴巴组件张开合拢,多部位同时联动,大大增加了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的头部、肩部、嘴部多动作组合的玩具机芯,包括机壳1、上机芯2、下机芯3,上机芯2通过连杆4与下机芯3相连,下机芯3包括下牙箱5、第一电机6、摆杆7,第一电机6通过皮带驱动下牙箱5内的齿轮组转动、下牙箱5内的齿轮组上安装有第一、第二偏心轮8、9,摆杆7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偏心轮8上,另一端向下穿过下牙箱5箱体与机壳1内设有的固定销10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的底端伸进下牙箱5内套接在第二偏心轮9上。具体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小皮带轮,小皮带轮g与大皮带轮h用皮带K连接传动,大皮带轮h与小齿轮a共轴,小齿轮a与齿轮b啮合,齿轮b与齿轮c共轴,齿轮c和齿轮d啮合,齿轮d与齿轮e和第二偏心轮共轴,齿轮e与齿轮f啮合,齿轮f与第一偏心轮共轴,第一偏心轮带动摆杆摆动,摆杆摆动时带动下牙箱左右摆动,进而带动连杆左右摆动。上机芯2包括上牙箱11、第二电机12、嘴部组件13,所述连杆4的上端连接在上牙箱11上,第二电机12驱动上牙箱11内的齿轮组转动,上牙箱11内齿轮组的输出轴为方轴14,嘴部组件13的根部与所述方轴14配合连接;具体的: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紧配的小齿轮A,小齿轮A与齿轮B啮合,齿轮B与齿轮C共轴,齿轮C与齿轮D啮合,齿轮D与齿轮E共轴,齿轮E与齿轮F啮合,齿轮F与齿轮G共轴,齿轮G与齿轮H啮合,齿轮H通过方轴带动嘴巴组件。

本实施例中,连杆4的下部固定有肩部组件15,连杆左右摇晃、上下移动时肩部组件跟随运动,动作多样俏皮。肩部组件15下方的下机芯被机壳1包覆在内,下牙箱5的前后面上设有支撑杆16,机壳1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6的摆动轨迹相配合的滑槽,结构紧凑合理。嘴部组件13包括上嘴组件17、下嘴组件18,方轴的两端伸出上牙箱,下嘴组件18根部两侧设有的插孔与所述方轴14配合插接,上嘴组件17固定在上牙箱11的壳体上。扭簧19套在下嘴组件插孔的外周面上,一根支撑臂倚住下嘴组件上设有的立柱、另一根支撑臂抵住上牙箱壳体上设有的立柱,第二电机带动下嘴组件张开后,受力的扭簧靠扭力将下嘴巴合拢,实现连续的张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