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562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



背景技术:

对于小朋友而言,积木是一种有益于开发智力的玩具,在积木玩具中,添加类人式积木玩具,有助于结合特定积木场景,设定场景故事,寓情于乐,给小朋友带来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

对于高度为4-8cm小型类人式积木玩具而言,目前此类玩具的可动部分局限于肩关节、股关节、颈部关节,胴体关节为不可动状态,如乐高的塑料玩具小人,此外,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在玩耍各类玩具时,对玩具关节旋转角度的把控不明确,容易过度拧扭而折断关节,对于玩具的损耗较大,损坏的玩具影响孩子玩耍心情的同时,也为家长增添了购置新玩具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拼接后的积木胴体,可模拟类人式积木的臀部与腰部部分的旋转过程,且在拧扭过程中,不易折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由对应相互拼接的上前接块和上后接块形成上部、对应相互拼接的下前接块和下后接块形成下部组成,其下前接块、下后接块的上平面设置有旋转轴,圆形限位片所在面垂直于旋转轴轴心线,且圆心位于旋转轴上,上前接块和/或上后接块内设置有包夹且限制圆形限位片上下移动的内夹槽,圆形限位片的边沿上设置有至少一限位凸块,限位凸块与内夹槽内的限位凹孔相卡合,上部沿旋转轴相对下部旋转时,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孔滑动解脱。

所述的旋转轴由分别位于下前接块和下后接块上平面前半转轴、后半转轴对应组合而成,相对于旋转轴单独与下前接块或下后接块连接,组合式旋转轴可减少旋转轴的折断概率;同样的,所述的圆形限位片由分别位于前半转轴、后半转轴的前限位片、后限位片对应组合而成,其抗损坏性更强,在任一限位片折断情况下,依然可有保持一定限位功能;

内夹槽由设置于上前接块的前上、前下夹片,和设置于上后接块的后上、后下夹片组成,所述的前上夹片和后上夹片平压圆形限位片的上平面;所述的前下夹片和后下夹片平顶圆形限位片的下平面,可更牢固地包夹且限制圆形限位片上下移动;

上前接块、上后接块内侧通过对应的左、右插接柱/插接孔插接组合形成上部,通过左、右插接柱/插接孔的连接方式,在稳定上部结构不发生相对偏移情况下,插接柱/插接孔的连接方式更便于拆卸,方便儿童玩耍;另通过将左、右插接柱分别位于前上夹片/后上夹片两端并一体化连接,左、右插接孔分别位于后上夹片/前上夹片两端并一体化连接的方式,位于左、右插接柱/插接孔的前上夹片/后上夹片可起到如加强筋作用,使各部分相对结构更为稳定;

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案,前下夹片、后下夹片形成上部的下平面,可节约上部的空间。

下前接块、下后接块内侧通过中央插接柱/插接孔插接组合形成下部,下前接块、下后接块内侧的中央插接柱/插接孔下方两端设置有限制中央插接柱/插接孔不相对旋转的左、右凸片/凹槽,通过中央插接柱/插接孔插接形成下部,并与在左、右凸片/凹槽形成稳定的三角稳固结构,在集约的下部空间内,以简约的结构完成下前接块、下后接块的相对稳定结构;

所述的下前接块、下后接块内侧的中央插接柱与插接孔下方设置有下关节槽,可作为胴体与作为腿部的其余积木连接件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部外侧设置有插接柱、插接口、插接片、插接槽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便于上部与诸如衣服、手部的其余积木块相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通过设置所在面垂直于旋转轴轴心线,且圆心位于旋转轴的圆形限位片,可限定上部下部之间仅通过角度,并避免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解脱;

2.通过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孔滑动解脱的设置方式,在上部、下部沿旋转轴旋转时,限位凸块与限位凹孔相对滑动解脱可提醒小孩子减小用力幅度,避免过度拧扭折断零件,且当设置限位凸块和限位凹孔相卡合状态时,设置上部下部呈齐平的胴体样式时,还可保持类人式积木人的样式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前接块和下前接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后接块和下后接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

如图1-2,一种四片式塑料积木胴体,由对应相互拼接的上前接块11和上后接块12形成上部、对应相互拼接的下前接块21和下后接块22形成下部组成,其下前接块21、下后接块22的上平面设置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由分别位于下前接块21和下后接块22上平面前半转轴211、后半转轴221对应组合而成;圆形限位片24所在面垂直于旋转轴23轴心线,且圆心位于旋转轴23上,且圆形限位片24由分别位于前半转轴211、后半转轴221的前限位片212、后限位片222对应组合而成。

如图1-2,上前接块11和上后接块12内设置有包夹且限制圆形限位片24上下移动的内夹槽,内夹槽由设置于上前接块11的前上夹片111、前下夹片112,和设置于上后接块12的后上夹片121、后下夹片122组成,前上夹片111和后上夹片121平压圆形限位片24的上平面,前下夹片112和后下夹片122平顶圆形限位片24的下平面,

上前接块11内侧设置有左、右插接柱113,并与上后接块12内侧对应的左、右插接孔123插接组合形成上部;下前接块21内侧设置有中央插接孔213,下后接块22内侧通过设置与之对应的中央插接柱223插接组合形成下部,下前接块21内侧的中央插接孔213下方两端设置有左、右凹槽214,下后接块22内侧的中央插接柱223下方两端设置有对应的左、右凸片224。

如图3,上前接块11与上后接块12通过对应的左、右插接柱113和左、右插接孔123相互配对,插接后可形成稳定的,不相互偏移的结构,并且如图1-2,在通过将左、右插接柱113设置于前上夹片111两端并一体化连接,左、右插接孔123设置于后上夹片121两端并一体化连接的方式,前上夹片111、后上夹片121分别可作为左、右插接柱113、左、右插接孔123的加强筋,进一步加强组合后上部的稳定结构;并使前下夹片112、后下夹片122形成上部的下平面,还可是上部空间进一步集约化,节省材料且更适合于小型类人式积木的胴体使用;

由于在下部空间内空间较小,优选以简约的结构完成稳定构像,本实施例中下前接块21与下后接块22通过中央插接柱223和中央插接孔213相互插接,中央插接柱223和中央插接孔213,左、右凸片224和左、右凹槽214形成的形成稳定的三角稳固结构,限制中央插接柱223和中央插接孔213不相对旋转,同样的,该结构作为有效的设置方案,可作为小型类人式积木的胴体使用;

此外,如图1、3,前限位片212的边沿中央部位上设置有一限位凸块27,组合后的常态下,限位凸块27与上前接块11内夹槽内的限位凹孔26相卡合,此时,设置上部下部呈齐平的胴体样式时,还可保持类人式积木人的样式稳固性;上部沿旋转轴23相对下部旋转时,限位凸块27与限位凹孔26滑动解脱,相对滑脱时出现的手感可提醒小孩子减小用力幅度,避免过度拧扭折断零件。

如图1-3,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在所述的上后接块12外侧设置有插接片、插接口、插接槽,可作为插接与诸如衣服、手部的其余积木块;下前接块21、下后接块22内侧的中央插接柱223与插接孔下方设置下关节槽,可作为胴体与作为腿部的其余积木连接件相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