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623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



背景技术:

在胸部、肩部、手臂手术后十天左右时,需要开始手臂抬放和伸展训练,目前采取的训练方式大多为病患自己在床上进行活动,存在无法有效的达到术后恢复的标,而且一些哑铃等健身专用器材运动量太大,并不适合病患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一些术后锻炼器械,这些锻炼器械一般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而且目前的术后锻炼器械均放置在专用的术后恢复房间内,病患需要移至特定区域进行恢复性的锻炼,显然不便于身体不允许大幅移动的病患使用,如下肢体暂时无法移动的病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包括:滑座、折叠椅背、两个悬架及架设在医院用床上的支撑底座,所述两个悬架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两侧,所述两个悬架在相互正对的面上设置主转盘,所述主转盘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悬架上,所述主转盘为中空结构,所述主转盘内填装有沙子;所述滑座通过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折叠椅背通过卷簧安装在所述滑座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悬架上的副转盘,所述副转盘与所述主转盘共用同一个旋转轴,所述副转盘上缠绕有钢丝绳,所述悬架顶部设置定滑轮,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配重块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后缠绕在所述副转盘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椅背包括:背靠板及定位板,所述背靠板与所述定位板的夹角为120°,所述背靠板与所述定位板的连接处通过卷簧安装在所述滑座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椅背上设置棉垫层,所述棉垫层上设置尼龙网格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悬架的底部均设置轮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转盘上设置把手,所述把手安装在所述主转盘的边缘位置处,所述把手通过万向轴安装在所述主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更加的便利,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手臂锻炼器时,将其移动到病患床头,架设在医院用床上,放下折叠椅背,病患坐在折叠椅背上转动转盘即可实现术后的运动恢复,无需病患移动至特定区域进行锻炼,达到术后恢复的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术后尽量卧床休息的要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架设在医院用床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转盘、副转盘及配重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悬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椅背与滑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

如图1至5所示,在一些说明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包括:滑座1、折叠椅背2、悬架3及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架设在医院用床上,具体的位置为靠近床头处,悬架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架3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4两侧,即两个悬架3分列在医院用床的两侧。

两个悬架3在相互正对的面上设置主转盘5,即两个悬架3上的主转盘5均朝向床体,主转盘5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悬架3上,悬架3上还安装有副转盘6,副转盘6与主转盘5共用同一个旋转轴,即主转盘5转动会带动副转盘6一起转动。滑座1通过滑轨安装在支撑底座4上,即滑座1可在支撑底座4上左右移动来调整位置,折叠椅背2安装在滑座1上,滑动滑座1即可调整折叠椅背2的位置。折叠椅背2通过卷簧安装在滑座1上,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移动至病患所在的医院用床上,自床尾移动至床头位置处,此时支撑底座4架设在床板上,两个悬架3分列在医院用床的两侧,放下折叠椅背2,令病患坐在折叠椅背2上,双手持主转盘5进行转动,从而实现锻炼手臂、术后恢复的目的。两个悬架3的底部均设置轮子,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康复专用手臂锻炼器。

主转盘3为中空结构,主转盘3内填装有沙子,沙子并不填满主转盘3内的空腔,沙子增加了主转盘3的重量,而且沙子由于自身的重量,会沉在主转盘3的底部,使得病患在转动主转盘3时的力度是变化的,从而达到神经康复的目的。主转盘3上设置把手7,把手3安装在主转盘3的边缘位置处,把手3通过万向轴安装在主转盘3上,由于病患在锻炼时是躺在床上的,可改变朝向的把手7便于用户持握。

副转盘6上缠绕有钢丝绳,悬架顶部设置定滑轮8,钢丝绳一端与配重块9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后缠绕在副转盘6上,配重块9可选为铁块或沙袋,依据病患的实际情况可适当的调整配重块9的重量,配重块9置于悬架3内。当病患转动主转盘3时,主转盘3带动副转盘6转动,副转盘6转动过程中逐渐将钢丝绳缠绕在自身上,钢丝绳的另一端提起配重块9,由此增加主转盘3的难度,便于病患进行康复训练。配重块9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反转主转盘4即可。

其中,副转盘6、钢丝绳、定滑轮8及配重块9安装在所述悬架3内部,更加美观。

折叠椅背2包括:背靠板21及定位板22,背靠板21与定位板22的夹角为120°,背靠板21与定位板22的连接处通过卷簧安装在滑座1上。使用时,用户必须坐在定位板22上,背部靠着背靠板21,然后再旋转主转盘5,从而保证病患正确的锻炼姿势。折叠椅背2上设置棉垫层,棉垫层上设置尼龙网格层,棉垫层采用棉花压制而成,尼龙网格层采用尼龙线编织而成,棉垫层用于隔凉,尼龙网格层避免病患出汗时皮肤与折叠椅背2粘黏,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