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尔夫挥杆脊椎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404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尔夫挥杆脊椎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尔夫挥杆脊椎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娱乐活动的需求提高,高尔夫运动在国内开始推广和普及,而高尔夫球手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挥杆作为影响球手击球质量的重要一环,具有训练难度高、耗时长的特点。

高尔夫球杆的挥杆过程依次包括预备姿势、起杆、上杆、顶点、下杆、击球、送杆、前挥和收杆九个阶段,且在挥杆击球过程中,身体旋转动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挥杆力道的大小,而身体旋转动作质量的保证需要依靠一个稳定的转动轴心,而日常训练中,大部分学员训练上半身转动的方法,是通过在人体直立时,高尔夫球杆横置于人体背部,双手抓持球杆进行旋转训练,然而此方式无法直接模拟实际弯腰击球时的状态,在实际弯腰击球时容易因转动的姿势不同影响击球质量,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他人在学员弯腰模拟旋转时扶住头部,进行击球模拟,而此方法需要双人配合,不便于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尔夫挥杆脊椎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为学员在模拟击球时提供稳定的转动轴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高尔夫挥杆脊椎训练装置,包括底座、立柱、脊椎定位杆、背部固定板、轴承及人体固定装置,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一侧,所述脊椎定位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背部固定板与脊椎定位杆相铰接,所述人体固定装置设置在背部固定板上。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脊椎定位杆两端分别设置在立柱及底座上,两端在练习转动的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偏移,使得倾斜放置的脊椎定位杆形成操作者弯腰时模拟击球转动的一个稳定轴心,人体固定装置在学员练习转腰时将其转动方向定位在轴心上,防止出现无支撑状态时转动容易偏移转动轴心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插孔,脊椎定位杆通过插孔与立柱相连接。

通过在立柱的竖直方向上设置多个插孔,脊椎定位杆得以通过接入立柱不同高度的插孔上,实现对脊椎定位杆倾斜角度的调整,适应不同学员击球时习惯使用的弯腰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脊椎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的一端与底座相连接,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杆内,并通过弹簧与第一定位杆相连接,第二定位杆的另一端通过插孔与立柱相连接。

通过将脊椎定位杆分为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并通过弹簧相连接,使脊椎定位杆的一侧形成可伸缩的结构,使脊椎定位杆收缩及插入立柱的插孔内,便于进行脊椎训练杆倾斜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端部设有定位键。

通过在伸缩杆端部设置定位键,防止脊椎训练杆在训练过程中转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在脊椎定位杆上,所述背部固定板通过轴承与脊椎定位杆相连接。

通过设置轴承连接脊椎定位杆,使得背部固定板可通过轴承沿脊椎定位杆进行更加稳定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固定装置为马甲式固定带。

通过使用马甲式固定带作为人体固定装置,对人体的上半身进行固定,使人体上半身能贴合轴心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固定装置与背部固定板可拆连接。

通过使人体固定装置与背部固定板可拆连接,便于使用者在穿戴好人体固定装置后与背部固定板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脊椎定位杆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导引槽,所述背部固定板通过套筒与导引槽活动连接,并沿脊椎定位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通过套筒使背部固定板沿脊椎定位杆上滑动,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对背部固定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高尔夫脊柱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脊椎定位杆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高尔夫脊柱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底座;

201、立柱;202、插孔;

301、脊椎定位杆;302、定位键;303、导引槽;

304、第一定位杆;305、第二定位杆;306、弹簧;

401、背部固定板;402、套筒;403、轴承;

501、马甲式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高尔夫脊柱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立柱201设置在底座101的一侧,立柱201的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插孔202,脊椎定位杆301包括第一定位杆304和第二定位杆305,第一定位杆304的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底座101连接,第二定位杆305的一端套设在第一定位杆304内,并通过弹簧306与第一定位杆304相连接,第二定位杆305的另一端通过定位键302设置在在立柱201的插孔202内,第一定位杆305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导引槽303,背部固定板401通过套筒402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定位杆304的导引槽303上,套筒402通过螺栓与第一定位杆304定位,马甲式固定带501设置在背部固定板401上,请参阅图2,尼龙扣设置在背部固定板501一侧接近肩膀的位置,另一侧设置在腰部的位置,马甲式固定带501通过尼龙扣与背部固定板401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在具体操作时,使用者首先依据自身弯腰角度,通过收缩伸缩杆,使定位键与立柱的插孔分离,对准新的插孔,松开伸缩杆使之复位,定位键插入新的插孔内,对脊椎定位杆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随后通过拆卸螺栓,使套筒在脊椎定位杆的导引槽内滑动,调整套筒位于导引槽的位置,适应使用者的身高,调节后通过旋紧螺栓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尼龙扣拆下马甲式固定带,穿戴好马甲式固定带后将重新通过尼龙搭扣固定在背部固定板上,使用者弯腰手持高尔夫球杆,通过铰接处在脊椎定位杆上转动,模拟上半身的挥杆转动动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高尔夫脊柱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轴承403设置在第一定位杆304上并与导引槽303相适配,背部固定板401与轴承403相连接,轴承403通过螺栓与脊椎定位杆301定位。

根据上述结构,在具体操作时,操作者通过拆卸螺栓,使轴承在第一定位杆的导引槽内滑动,调整轴承位于导引槽的位置,适应使用者的身高,调节后通过旋紧螺栓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马甲式固定带固定在背部固定板上,使用者弯腰手持高尔夫球杆,通过轴承脊椎定位杆上转动,模拟上半身的挥杆转动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马甲式固定带通过尼龙扣使马甲式固定带与背部固定板连接,尼龙扣具有接触即可固定的特性,便于使用者在穿戴马甲式固定带时,在人体移动受限的情况下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脊椎定位杆与底座通过万向节连接,万向节便于脊椎定位杆在调整过程中的多向移动,避免单向铰接的方式造成对接的过程中扭动脊椎定位杆,造成脊椎定位杆弯曲。

在上述实施例中,尼龙扣分别设置在肩膀两侧及腰部的位置,通过将尼龙扣设置在肩膀两侧,使人体在转动过程中便于带动轴承进行转动,通过将尼龙扣设置在腰部,避免转动过程中腰部及臀部在转动过程中偏移。

在某些实施例中,伸缩杆上设有把手,通过在伸缩杆上设置把手,便于使用者通过抓持把手操作伸缩杆进行调节。

在某些实施例中,脊椎定位杆的角度可由脊椎定位杆朝向立柱的一侧使用卷线器通过绳索连接脊椎定位杆或者螺杆配合脊椎定位杆上的螺纹孔对升降进行控制,通过使用绳索或螺杆控制脊椎定位杆的升降,使得脊椎定位杆倾斜角度的调整更为精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