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懒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2254阅读:1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懒人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懒人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大众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械走入了家庭,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这些健身器械多种多样,可同时实现脚部和手部运动的为健身车。懒人车是健身车的一种,它具有背垫和座垫,能够提供舒适的运动效果,被称为懒人车。

现有的懒人车,脚部运动机构和手部运动机构独立而不具有关联性,不适用于手部或者脚部不便又需进行锻炼者。现有的座垫为固定设置而不能够前后移动调节,适用于大部分腿部较长者,腿部较短者使用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懒人车,脚部运动机构和手部运动机构为独立的而不具有关联性,不适用于手部或者脚部不便又需进行锻炼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懒人车,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一座垫、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两端的二脚蹬和二扶手、以及设置在机架两端并连接同一端脚蹬和扶手的二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与脚蹬转动连接的一曲柄、以及一端与曲柄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扶手连接的一连杆。

进一步的,包括一中心转轴、以及设置在机架两端的竖向放置的二圆形转盘,该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该二圆形转盘驱动连接,该二脚蹬分别固定设置在对应圆形转盘的端面非圆心处。

更进一步的,该圆形转盘的端面非圆心处固定设置有一与该圆形转盘垂直的偏心转轴,该脚蹬固定设置在该偏心转轴远离圆形转盘的一端;该曲柄为一端开有与偏心转轴外径相匹配的连接孔的长方形钣金件,该曲柄通过该连接孔而套设在该偏心转轴的中间部位。

更进一步的,该连杆为空心圆柱体,其材质为碳钢。

进一步的,该座垫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

更进一步的,包括一移动调节机构、以及一偏心紧固机构,该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一呈前后方向的导轨、以及固定设置在该座垫下方的与导轨配合的一滑块,该滑块为中空的长方体滑块,该导轨为一实心的长方体导轨,该长方体滑块的中空腔体配合容纳该长方体导轨,通过该滑块在该导轨上的滑动实现座垫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该偏心紧固机构包括U形顶块、一端为操作部而另一端为驱动部的转动件、以及与该转动件的驱动部驱动连接的偏心块,该U形顶块的中部端面上开设有一放置偏心块的容纳孔,该容纳孔上下端的内壁与该偏心块的外轮廓相匹配,该容纳孔左右端的内壁与该偏心块的外轮廓具有一定间隙,该长方体滑块的底端还开设有一供U形顶块的顶起端进出的进出孔,偏心块的偏心端作用于该容纳孔的上端时,该U形顶块的顶起端往上抵触作用于导轨,以让导轨和滑块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更进一步的,该U形顶块的顶起端端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座垫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凹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L”字型的杆件、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杆件的竖直端前方的一靠背垫,该座垫固定设置在该杆件的水平端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二脚蹬上的二限位绑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懒人车上增设的联动机构,可以实现手脚联动。对于手不便的人群,可以舒服的靠着用脚踩来帮助手康复;而对于脚不便的人群,可以舒服的靠着用手摇动来帮助脚康复;或者手脚一起运动来调节手脚的协调性。座垫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上,可适应各种腿长的人群,适用性增强,而且通过转动该转动件来实现锁紧或释放,调节方式极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总装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总装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移动调节机构、以及偏心紧固机构剖视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U形顶块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懒人车,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一座垫2、可转动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二脚蹬(包括左端脚蹬和右端脚蹬32,左端脚蹬在图中被阻挡而不可见)和二扶手(包括左端扶手41和右端扶手4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两端并连接同一端脚蹬和扶手的二联动机构(包括左端联动机构51和右端联动机构52),该右端联动机构52包括与右端脚蹬32转动连接的右端曲柄521、以及一端与右端曲柄521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右端扶手42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在此不再详述)的一右端连杆522。该左端联动机构51包括与左端脚蹬转动连接的左端曲柄(图中未示意)、以及一端与左端曲柄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左端扶手41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在此不再详述)的一左端连杆512。

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一中心转轴(图中未示意)、以及设置在机架1两端的竖向放置的二圆形转盘(包括左端圆形转盘和右端圆形转盘62,左端圆形转盘在图中被阻挡而看不见),该中心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该二圆形转盘驱动连接(即该二圆形转盘的中心开孔,孔与该转轴过盈配合),该左端脚蹬固定设置在左端圆形转盘的左端面非圆心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定,在此不再详述);该右端脚蹬32固定设置在该右端圆形转盘62的右端面非圆形处。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右端圆形转盘62的右端面非圆心处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有一与该右端圆形转盘62垂直的右端偏心转轴72,该右端脚蹬32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该右端偏心转轴72远离右端圆形转盘62的一端,该右端曲柄521为一端开有与右端偏心转轴72外径相匹配的连接孔的长方形钣金件,该右端曲柄521通过该连接孔而套设在该右端偏心转轴72的中间部位;该左端圆形转盘的左端面非圆心处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有一与该左端圆形转盘垂直的左端偏心转轴(图中未示意),该左端脚蹬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该左端偏心转轴远离左端圆形转盘的一端,该左端曲柄为一端开有与左端偏心转轴外径相匹配的连接孔的长方形钣金件,该左端曲柄通过该连接孔而套设在该左端偏心转轴的中间部位。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左端连杆512和右端连杆522均为空心圆柱体,其材质为碳钢。本实施例中,仅列举了该左端连杆512和右端连杆522材质为碳钢,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材质,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该座垫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

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一移动调节机构、以及一偏心紧固机构,该移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机架1上的一呈前后方向的导轨81、以及固定设置(通过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该座垫2下方的与导轨81配合的一滑块82,该滑块82为中空的长方体滑块,该导轨81为一实心的长方体导轨,该长方体滑块82的中空腔体配合容纳该长方体导轨81,通过该滑块82在该导轨81上的滑动实现座垫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该偏心紧固机构包括U形顶块91、一端为操作部(手部操作端)而另一端为驱动部的转动件92(本实施例中为一“L”字型把手,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以及与该转动件92的驱动部驱动连接的偏心块93,该U形顶块91的中部端面上开设有一放置偏心块93的容纳孔,该容纳孔上下端的内壁与该偏心块93的外轮廓相匹配,该容纳孔左右端的内壁与该偏心块93的外轮廓具有一定间隙(该一定间隙的设置,使得该偏心块93的偏心端转动到水平位置处时,不会抵触作用于U形顶块91而使得U形顶块91左右移动),该长方体滑块82的底端还开设有一供U形顶块91的顶起端进出的进出孔,偏心块93的偏心端作用于该容纳孔的上端时,该U形顶块91的顶起端往上抵触作用于导轨81,以让导轨81和滑块8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如图4所示,该U形顶块91的顶起端端面上开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1个或2个等,在此不再详述)与座垫2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水平凹槽911。该水平凹槽911的设置,使得接触面积变小而增大压强,且可减少U形顶块91注塑后的缩水变形。

如图1-图3所示,还包括一“L”字型的杆件10、以及固定设置(为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该杆件10的竖直端前方的一靠背垫100,该座垫2固定设置(为常规的机械固定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在该杆件10的水平端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该左端脚蹬上的左端限位绑带(图中未示意,通过常规的绑带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详述),以及设置在该右端脚蹬32上的右端限位绑带321。该限位绑带的设置,能有效防止脚部施加的力不够时脚从该脚蹬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在懒人车上增设的联动机构,可以实现手脚联动。让手不便的人群,舒服的靠着用脚踩来帮助手康复;或者脚不便的人群,舒服的靠着用手摇动来帮助脚康复;或者手脚一起运动来调节手脚的协调性。座垫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可适应各种腿部长度的人群,实用性大大增强,而且通过转动该转动件92来实现锁紧或释放,调节方式极其方便。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