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放电的网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74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放电的网球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球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充放电的网球拍。



背景技术:

目前,网球拍功能单一,只能以简单拍打的方式实现其价值,主要用于锻炼身体。网球拍的框架为中空,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切割磁感线的方式产生电能,增加其用途,具有大量开发网球拍其它用途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结合网球拍运动过程中的来回击打,实现网球拍内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量存储在电池里,再由USB接口,对外部供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充放电的网球拍,包括网球拍本体、电磁感应装置、充放式电池、导线及USB接口,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充放式电池及USB接口固定于网球拍本体上,电磁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形成充电电路,所述USB接口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连接形成放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网球拍本体包括网球拍框架、网球拍手柄及网球拍绳网,所述网球拍框架固定在网球拍手柄上,网球拍绳网固定在网球拍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球拍框架及网球拍手柄均采用中空结构,其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式电池放置于网球拍手柄的中空腔体中,与USB接口连接,通过导线与USB接口形成放电电路,为USB接口供电,所述USB接口设置于网球拍手柄的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式电池可根据网球拍手柄尺寸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位于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包括圆柱形绝缘筒、柱状磁铁及铜丝线圈,所述圆柱形绝缘筒固定在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柱状磁铁放置于圆柱形绝缘筒内部,所述铜丝线圈缠绕在圆柱形绝缘筒外部,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连接形成充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在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绝缘筒的尺寸大于柱状磁铁的尺寸,柱状磁铁放入圆柱形绝缘筒中时可自由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网球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充分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将运动过程中的网球拍击打动能,转化成电能,实现能源的绿色供应,并且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额外提供了电能,供外部电气设备使用,实现了网球拍的多功能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网球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球拍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磁感应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网球拍手柄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柱形绝缘筒,2.柱状磁铁,3.铜丝线圈,4.充放式电池,5.网球拍框架,6.网球拍网绳,7.网球拍手柄,8.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充放电的网球拍,包括网球拍本体、电磁感应装置、充放式电池4、导线及USB接口8,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充放式电池及USB接口固定于网球拍本体上,电磁感应装置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形成充电电路,所述USB接口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连接形成放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网球拍本体包括网球拍框架5、网球拍手柄7及网球拍绳网6,所述网球拍框架固定在网球拍手柄上,网球拍绳网固定在网球拍框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网球拍框架及网球拍手柄均采用中空结构,其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式电池放置于网球拍手柄的中空腔体中,用来储存电能,并用来增加网球拍手柄的重量,提高网球拍使用时的手感,所述充放式电池与USB接口连接,通过导线与USB接口形成放电电路,为USB接口供电,所述USB接口设置于网球拍手柄的底端,可以连接电气设备,并给电气设备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式电池可根据网球拍手柄尺寸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装置位于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包括圆柱形绝缘筒1、柱状磁铁2及铜丝线圈3,所述圆柱形绝缘筒固定在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柱状磁铁放置于圆柱形绝缘筒内部,所述铜丝线圈缠绕在圆柱形绝缘筒外部,通过导线与充放式电池连接形成充电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装置在网球拍框架的中空腔体中设置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绝缘筒的尺寸大于柱状磁铁的尺寸,柱状磁铁放入圆柱形绝缘筒中时可自由晃动。当网球拍击球晃动的过程中,柱状磁铁可同时在圆柱形绝缘筒内晃动。

其具体实施方式为:

可充放电的网球拍在击打过程中,网球拍框架会产生一个前后晃动的运动,带动网球拍框架中的电磁感应装置晃动,从而带动安置在圆柱形绝缘筒内的柱状磁铁同时前后晃动,并配合固定在网球拍框架的铜丝线圈,实现切割磁感线,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电量。通过导线将电量存储在网球拍手持柄中的充放式电池,并转化成稳定电压通过USB接口供电。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