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跳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13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跳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训练器材,具体是指一种弹跳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学生的弹跳力作为其他项目训练的基础在训练中被广泛重视。通常训练弹跳力的做法是学生围成一圈,然后由专人拉起绳子的一端做圆周运动,通过专人的转动带动绳子做圆周运动,绳子经过之处学生进行弹跳,从而达到弹跳训练的目的。但该训练手段会造成拉绳人疲劳,尤其当进行长时间训练时,拉绳人容易产生眩晕,并且绳子的高度不易控制,影响了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在进行弹跳训练时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转动的装置,通过电力驱动达到弹跳训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跳训练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垂直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的杆体上设有过盈配合的轴承;

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电机、行走轮及电机悬挂杆,所述电机悬挂杆的一端与轴承外圈连接固定,电机悬挂杆的另一端与电机机壳连接固定,电机轴与行走轮连接;

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扫杆,所述的扫杆与行走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当电机转动时,电机、行走轮、电机悬挂杆及扫杆可绕立杆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扫杆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连接的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端面上设有凹陷槽,凹陷槽的槽宽大于扫杆直径,所述的扫杆端部位于凹陷槽内部,销钉径向穿过扫杆杆体与凹陷槽的槽底固定,所述扫杆能够围绕销钉转动;在扫杆与凹陷槽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扫杆杆体上突出的半圆形凸起及位于凹陷槽槽底的半圆形沉孔,当扫杆端部位于凹陷槽内部后,所述的半圆形凸起位于半圆形沉孔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急停装置,所述的急停装置包括位于凹陷槽两侧槽壁上的触碰开关,当扫杆围绕销钉转动时,所述的半圆形凸起由半圆形沉孔内部脱出,同时扫杆位于凹陷槽内部的端部能够触碰到其中一侧的触碰开关;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触碰开关、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为长度可调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扫杆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及扫杆固定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与电机机壳固定的壳体,壳体内部的电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还包括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的壳壁上,转轴上设有第一伞齿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变速齿轮;在壳体的顶部设有丝杠套筒,丝杠位于丝杠套筒内部,丝杠的底端穿过壳体并在丝杠底端的端部设有与第一伞齿啮合的第二伞齿,丝杠套筒内部的丝杠体上设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翼片,在丝杠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凹陷的滑道,丝杠螺母上的翼片位于滑道内部;还包括升降架,所述的升降架的顶端穿出丝杠套筒的顶端表面,升降架的底部位于丝杠套筒的内部并与丝杠螺母的表面固定,当丝杠转动时,丝杠螺母及升降架可自由升降;所述的扫杆固定装置包括与升降架顶端固定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的端面上设有沉孔,沉孔上设有端盖;还包括夹持装置,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弹性压杆,所述弹性压杆的底端穿过端盖并在底端上设有端盘,在端盘与沉孔孔底之间设有拉紧弹簧;在靠近弹性压杆底端的杆体上设有径向通孔,当向上拉起弹性压杆后,径向通孔可伸出沉孔顶部的端盖,扫杆的一端穿过径向通孔,扫杆端部被弹性压杆及沉孔端盖夹持。

进一步的,还包括急停装置,所述的急停装置包括位于沉孔端盖上的感应器及弹性压杆杆壁上的触发器,所述感应器与触发器正对,当弹性压杆发生转动时,触发器与感应器错开从而使感应器发出信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感应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杆底端的端盘边缘设有纵向突出的定位条,在沉孔内部的孔壁上设有轴向凹陷定位槽,定位条位于定位槽内,当弹性压杆发生转动时,定位条可由定位槽内脱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天线及遥控器,所述的天线固定在底座或行走装置上,所述的天线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遥控器能够使控制器发出控制电机运转的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合理、操作简便,能够对弹跳训练的高度进行调整,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对装置进行急停,保证了训练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2中B-B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J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4中C-C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7为附图6中K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4中D-D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9为附图8中E-E向结构剖视图。

附图10为弹性压杆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弹跳训练器,包括底座1,底座上设有垂直立杆2,立杆2的杆体上设有过盈配合的轴承3。制作时,底座1可采用角钢焊接而成,为方便移动,在底座1的底部可以设置万向轮,立杆2采用硬质金属管制作,立杆2与底座1的表面焊接为一体。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电机4、行走轮5及电机悬挂杆6,电机悬挂杆6的一端与轴承3外圈连接固定,电机悬挂杆的另一端与电机5的机壳连接固定,电机轴与行走轮5连接。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扫杆7,扫杆7与行走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固定。根据附图1所示,当电机5转动时,电机5、行走轮5、电机悬挂杆6及扫杆7可绕立杆2做圆周运动。使用时,学生围成一圈站立,当扫杆做圆周运动时,学生依次跳起以躲避扫杆7的扫打,从而起到训练弹跳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扫杆7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下列结构实现的。

如附图1所示,扫杆7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与行走装置连接的固定杆8,如附图2所示,固定杆的顶端端面上设有凹陷槽9,凹陷槽的槽宽大于扫杆7直径,扫杆7端部位于凹陷槽9内部,销钉10径向穿过扫杆7杆体与凹陷槽9的槽底固定,当对扫杆的另一端施力后,扫杆7能够围绕销钉10转动。

为保证行走装置在行走的过程中,扫杆位于凹陷槽内部的端部保持稳定,如附图3所示,在扫杆与凹陷槽的接触面上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位于扫杆杆体上突出的半圆形凸起11及位于凹陷槽槽底的半圆形沉孔12,当扫杆端部位于凹陷槽内部后,半圆形凸起11位于半圆形沉孔12内部。

由于扫杆7具有一定的长度,利用扫杆7自身的重量能够将半圆形凸起11稳定地压在半圆形沉孔12内部,实现扫杆端部与凹陷槽9之间位置的固定,保证扫杆7能够随行走装置做圆周运动。

为防止在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弹跳力不够造成扫杆扫到训练者之后继续随行走装置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急停装置,如附图2所示,急停装置包括位于凹陷槽两侧槽壁上的触碰开关13,当扫杆7的外端部受到阻碍后,根据杠杆原理,半圆形凸起11由半圆形沉孔内部12轻易脱出,使凹陷槽9内部的扫杆端部发生转动,当扫杆的该端部发生转动时即会触碰到触碰开关13,触碰开关13发出信号。

当然,该弹跳训练器还包括控制器(附图中未示出),触碰开关13、电机4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触碰开关13发出信号后,控制器能够对电机4进行紧急刹车处理,防止行走装置的继续走动,从而确保弹跳者的人身安全。

如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天线14及遥控器(附图中未示出),天线14可以固定在底座1或行走装置上,天线14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遥控器的操控能够使控制器发出控制电机运转的信号。信号包括电机的正反转信号、启动信号、转速控制信号、电机刹车信号等,通过信号的控制实现电机的不同运转状态的切换。

另外,为调整训练者的弹跳高度,如附图1所示,所述的固定杆8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节插管式结构,通过控制两节插管的插入深度实现固定杆8长度的调整,通过控制固定杆8的高度从而对扫杆7的离地高度进行调整。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对扫杆7与行走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做进一步改进。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及扫杆固定装置,如附图4及附图6所示,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与电机机壳固定的壳体15,壳体15与电机4的外壳固定,电机4的部分机体及电机轴的部分轴体位于壳体15内部。如附图6所示,壳体15内部的电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16;还包括转轴17,转轴17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15的壳壁上,转轴上设有第一伞齿18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变速齿轮19。

如附图6所示,在壳体15的顶部设有丝杠套筒20,丝杠21位于丝杠套筒20内部,丝杠21的底端穿过壳体15并在该端部设有与第一伞齿18啮合的第二伞齿22,丝杠套筒内部的丝杠体上设有丝杠螺母23。结合附图7所示,丝杠螺母23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翼片24,在丝杠套筒20的内壁上设有凹陷的滑道25,丝杠螺母上的翼片24位于滑道25内部。

如附图6及附图7所示,还包括升降架26,升降架26的顶端穿出丝杠套筒20的顶端表面,升降架26的底部位于丝杠套筒的内部并与丝杠螺母23的表面固定。

根据附图6及附图7所示,当电机4转动时,通过变速齿轮19的变速使转轴17转动,通过第一伞齿18与第二伞齿22的变向带动丝杠转动时,丝杠螺母23及升降架26可自由升降。如当电机带动行走装置做顺时针转动时,丝杠螺母23及升降架26随电机的转动,其高度不断升高,而当电机带动行走装置做逆时针转转动时,丝杠螺母23及升降架26随电机的转动,其高度不断降低。当然,在丝杠套筒20的内部可设置上死点及下死点检测器件(附图中未示出),当上死点或下死点检测器件检测丝杠螺母到达后,控制电机进行反向转动,由此丝杠螺母23及升降架26可实现往复的升降效果。

如附图4及附图8所示,扫杆固定装置包括与升降架26顶端固定的固定杆8,固定杆8顶端的端面上设有沉孔27,沉孔上设有端盖28。还包括夹持装置,如附图8所示,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弹性压杆29,弹性压杆29的底端穿过端盖28并在底端上设有端盘30,在端盘与沉孔孔底之间设有拉紧弹簧31,在靠近弹性压杆29底端的杆体上设有径向通孔32。正常状态下,在拉紧弹簧31的作用下,径向通孔32位于沉孔27内部,当向上拉起弹性压杆29后,径向通孔32可伸出沉孔顶部的端盖28。结合附图4所示,扫杆7的一端穿过径向通孔,当松开弹性压杆29后,在拉紧弹簧31的作用下,扫杆7端部被弹性压杆29及沉孔端盖28夹持。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当电机4运转后,随着丝杠螺母23的上下反复升降,扫杆7的高度也随着行走装置的运转形成上下反复的变化,从而实现在训练的同时弹跳高度同时变化的效果,更加有利于弹跳的训练。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也同样设置了急停装置。如附图5所示,急停装置包括位于沉孔端盖上的感应器33及弹性压杆29杆壁上的触发器34,感应器33与触发器34正对,当弹性压杆29发生转动时,触发器34与感应器33错开从而使感应器发出信号,同样也包括控制器,感应器33、电机4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扫杆7发生阻挡后,扫杆7带动弹性压杆29转动,从而使感应器33发出信号,控制器发出电机刹车信号,强制电机停止运转。具体制作时,感应器33可采用霍尔元件,触发器34可采用磁片,当磁片与霍尔元件错开后,霍尔元件出现信号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由于弹性压杆29的底部通过拉紧弹簧31拉紧,当弹性压杆29随行走装置正常转动时,拉紧弹簧31除具有上下的拉紧力外而且还具有左右的抗扭转性,弹性压杆29很难发生转动,当弹性压杆29受到阻挡后,固定杆8继续转动克服拉紧弹簧的左右扭力,从而使弹性压杆29发生转动。

为进一步增加在运转时固定杆8与弹性压杆29位置之间的稳定性,如附图10所示,弹性压杆底端的端盘30边缘设有纵向突出的定位条35。如附图10所示,如附图9所示,固定杆8的沉孔20内部的孔壁上设有轴向凹陷定位槽36。见附图8所示,安装时,定位条35位于定位槽36内。正常运转时,通过定位条35与定位槽36的定位及弹性弹簧31的作用,弹性压杆29与固定杆8之间的位置能够保证稳定,而当扫杆受到阻挡后,弹性压杆29被强制发生转动,定位条35可由定位槽36内脱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