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315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训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



背景技术:

上肢训练器中蝴蝶夹胸器是一种常用的健身器材,其针对胸大肌、斜方肌、肱三头肌及小臂肌肉群具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往往会使用较大的阻力,因此对上肢训练器结构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以避免在训练过程中因结构不稳定造成意外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供手臂驱动的两个上肢驱动装置,上肢驱动装置包括施力部、与施力部连接的转轴以及设置在基座上并输出阻尼力矩的阻尼装置,阻尼装置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上设有腰鼓形接头,施力部通过腰鼓形接头与转轴连接,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转轴的上轴承和下轴承,两个上肢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机构连接,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与固定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上轴承的轴承盖和用于安装下轴承的轴承座,上轴承通过轴承盖与固定机构连接,下轴承通过轴承座与固定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有限位部,轴承座上设有限位销,限位部与限位销相配合限制转轴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为由两半片抱箍组成的限位抱箍,限位抱箍与转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两个轴承座分别设于第一连接梁的两端,两个轴承盖分别设于第二连接梁的两端,第一支撑柱的一端设于基座上,第一支撑柱的另一端设于第一连接梁上,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设于第一连接梁上,第二支撑柱的另一端设于第二连接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腰鼓形接头上设有紧固楔,腰鼓形接头通过紧固楔设于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还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设于腰鼓形接头与下轴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部包括运动杆及设于运动杆上端的手柄,运动杆上设有缓冲板。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部还包括连接套和抱箍,连接套设于运动杆上,缓冲板通过抱箍设于连接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施力部的上端设有用于锁定施力部位置的按钮,按钮上设有按钮连接件,按钮与施力部通过按钮连接件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转轴上设置腰鼓形接头,施力部与转轴通过腰鼓形接头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相比于普通的联轴器节省空间,且连接更加可靠;转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承和下轴承相配合用于支撑转轴,且保证转轴回转的精度,提高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连接两个上肢驱动装置,使两个上肢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稳定,上轴承和下轴承均与固定机构连接,使转轴与固定机构的位置相对固定,增加上肢训练器结构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

2、通过设置轴承盖固定上轴承,用轴承盖固定住上轴承的外圈,仅仅让上轴承的内圈转动,使上轴承保持平衡,增加结构的可靠性,轴承盖可以阻止灰尘等侵入上轴承,且保证润滑剂仅对上轴承起作用而不溢出,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上轴承受外力作用而损坏,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设置轴承座安装下轴承,用轴承座支撑下轴承运动,且固定住下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保持下轴承平衡,增加结构的可靠性,同时轴承座可以阻止灰尘等侵入下轴承,且保证润滑剂仅对下轴承起作用而不溢出,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下轴承受外力作用而损坏,使结构更加稳定;上轴承与固定机构通过轴承盖连接,下轴承与固定机构通过轴承座连接,使转轴与固定机构的位置相对固定,增加上肢训练器结构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

3、通过在轴承座上设置限位销,转轴上设置限位部,因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机构上,限位销的位置固定,限位部随转轴转动,限位部与限位销相配合限制转轴的转动角度,使转轴可转动的角度一定,避免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因转动角度过大发生意外,增加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

4、限位部为由两半片抱箍组成的限位抱箍,限位抱箍上的凸起与限位销接触时达到限位的作用,限位抱箍与转轴可拆卸连接,通过转动限位抱箍可以调整限位位置,使转轴可转动的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避免对使用者来说角度过大,训练时受伤,也避免对使用者来说角度过小,达不到需要的训练强度,增加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且只需调整限位抱箍与转轴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限位位置,操作较简单、方便。

5、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梁连接两个轴承座,使两个轴承座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梁连接两个轴承盖,使两个轴承盖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柱支撑第一连接梁,第一支撑柱固定在基座上,设置第二支撑柱支撑第二连接梁,使固定机构的结构稳定、可靠;且转轴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稳定、可靠,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6、通过设置紧固楔,腰鼓形接头通过紧固楔固定在转轴上,增加了腰鼓形接头与转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7、通过在转轴上设置推力轴承,推力轴承设于腰鼓形接头与下轴承之间,用于承载转轴的轴向力,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转轴的轴向窜动,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

8、施力部包括运动杆和设于运动杆上端的手柄,手柄可以更方便测试者握住进行施力,运动杆上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与测试者的身体吻合,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受伤,增加了上肢肌力测试器的安全性。

9、运动杆上设有连接套,缓冲板通过抱箍安装在连接套上,使抱箍与运动杆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从而调节缓冲板的角度,使其能更好地吻合测试者的身体,保证缓冲功能的实现,避免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受伤,进一步地增加了上肢肌力测试器的安全性。

10、通过设置用于锁定施力部位置的按钮,在发生意外时,可以紧急制停施力部,增加上肢训练器的使用安全性,将按钮安装在施力部的上端,方便使用者操作,按钮通过按钮连接件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肢训练器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肢训练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肢训练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上肢驱动装置;2、施力部;21、运动杆;22、手柄;23、缓冲板;24、连接套;25、抱箍;26、按钮;27、按钮连接件;3、转轴;31、腰鼓形接头;32、上轴承;33、轴承盖;34、下轴承;35、轴承座;36、限位抱箍;37、限位销;38、紧固楔;39、推力轴承;4、固定机构;41、第一连接梁;42、第二连接梁;43、第一支撑柱;44、第二支撑柱;5、阻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可靠、使用安全的上肢训练器,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供手臂驱动的两个上肢驱动装置1,上肢驱动装置1包括施力部2、与施力部3连接的转轴3以及设置在基座上并输出阻尼力矩的阻尼装置5,阻尼装置5与转轴3传动连接,转轴3上设有腰鼓形接头31,施力部2通过腰鼓形接头31与转轴3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传递较大的扭矩,相比于普通的联轴器节省空间,且连接更加可靠;转轴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相配合用于支撑转轴3,且保证转轴3回转的精度,提高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两个上肢驱动装置1通过固定机构4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机构4连接两个上肢驱动装置1,使两个上肢驱动装置1的结构更加稳定,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均与固定机构连接,使转轴3与固定机构4的位置相对固定,增加上肢训练器结构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本实施例中,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均为深沟球轴承组,既能满足支撑转轴3的作用,又使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转轴3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上轴承32的轴承盖33和用于安装下轴承34的轴承座35,通过设置轴承盖33固定上轴承32,用轴承盖33固定住上轴承32的外圈,仅仅让上轴承32的内圈转动,使上轴承32保持平衡,增加结构的可靠性,轴承盖33可以阻止灰尘等侵入上轴承32,且保证润滑剂仅对上轴承32起作用而不溢出,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上轴承32受外力作用而损坏,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设置轴承座35安装下轴承34,用轴承座35支撑下轴承34运动,且固定住下轴承34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保持下轴承34平衡,增加结构的可靠性,同时轴承座35可以阻止灰尘等侵入下轴承34,且保证润滑剂仅对下轴承34起作用而不溢出,一定程度上还能防止下轴承34受外力作用而损坏,使结构更加稳定;上轴承32通过轴承盖33与固定机构4连接,下轴承33通过轴承座35与固定机构4连接,使转轴3与固定机构4的位置相对固定,增加上肢训练器结构的可靠性,使用更加安全。

转轴3上设有限位部,轴承座35上设有限位销37,因轴承座35固定在固定机构4上,限位销37的位置固定,限位部随转轴3转动,限位部与限位销37相配合限制转轴3的转动角度,使转轴3可转动的角度一定,避免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因转动角度过大发生意外,增加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的,限位部为由两半片抱箍组成的限位抱箍36,限位抱箍36上的凸起与限位销37接触时达到限位的作用,限位抱箍36与转轴3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通过旋松螺钉转动限位抱箍36再拧紧螺钉可以调整限位位置,使转轴3可转动的角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避免对使用者来说角度过大,训练时受伤,也避免对使用者来说角度过小,达不到需要的训练强度,增加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和适用范围,且只需调整限位抱箍与转轴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限位位置,操作较简单、方便。

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梁41、第二连接梁42、第一支撑柱43及第二支撑柱44,两个轴承座35分别焊接于第一连接梁41的两端,两个轴承盖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连接梁42的两端,第一支撑柱43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柱43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基座上,第一支撑柱4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连接梁41上,第二支撑柱44设有两个,第二支撑柱44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连接梁41上,第二支撑柱44的另一端通过螺柱固定在第二连接梁42上,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梁41连接两个轴承座35,使两个轴承座35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第二连接梁42连接两个轴承盖33,使两个轴承盖33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第一支撑柱43支撑第一连接梁41,第一支撑柱43固定在基座上,设置第二支撑柱44支撑第二连接梁42,使固定机构4的结构稳定、可靠;且转轴3固定在固定机构4上,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稳定、可靠,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腰鼓形接头31上设有紧固楔38,紧固楔38通过螺钉固定在转轴3上,腰鼓形接头31通过紧固楔38固定在转轴3上。通过设置紧固楔38,增加了腰鼓形接头31与转轴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转轴3上还设有推力轴承39,推力轴承39设于腰鼓形接头31与下轴承34之间,用于承载转轴3的轴向力,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转轴3的轴向窜动,使上肢训练器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使用更加安全。

可以理解的,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也可以为单个深沟球轴承。

可以理解的,上轴承32和下轴承34也可以为圆柱滚子轴承等,只要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即可。

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柱43也可以设置一个、三个等,只要使固定机构4的结构稳定即可。

可以理解的,第二支撑柱44也可以设置一个、三个等,只要使固定机构4的结构稳定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施力部上安装有缓冲板和按钮。

施力部2包括运动杆21及设于运动杆21上端的手柄22,运动杆21为可传递作用在手柄22上的扭矩、使转轴3随之一起转动的曲杆。手柄22可以方便使用者握住并对运动杆21进行施力,运动杆21上安装有缓冲板23,缓冲板23与使用者的身体吻合,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使用者在测试过程中受伤,增加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

施力部2还包括连接套24和抱箍25,连接套24固定在运动杆21上,缓冲板23通过抱箍25安装在连接套24上,使抱箍25与运动杆2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从而调节缓冲板23的角度,使其能更好地吻合使用者的身体,保证缓冲功能的实现,避免使用者在训练过程中受伤,进一步增加了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

施力部2的上端安装有用于锁定施力部2位置的按钮26,在发生意外时,可以紧急制停施力部2,增加上肢训练器使用的安全性,将按钮26安装在施力部2的上端,方便使用者操作,按钮26通过按钮连接件27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