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773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呼吸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呼吸训练器三球呼吸训练器,通过向三球呼吸训练器内吹入气体使得球体漂浮以达到训练肺部肌肉的作用,但是三球呼吸训练器只能定量的观察吹入的气体量,不能实时查看每次吹入气体的含量,而且不能调整吹入时的吹力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呼吸训练器,能够查看每次训练时查看出气和进气量,且可以对每次训练时的吹力和吸力大小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呼吸训练器包括圆管、通气环、封板、叶轮、计量装置、扭力调节装置;所述通气环两端通过封板密封;所述叶轮同轴的安装在通气环内;所述圆管中部为圆饼形,所述通气环安装在圆管的圆饼形处,且将圆管内部空间分隔成独立的两个部分,所述通气环与圆管的圆饼形同轴;所述通气环外表面上相对的设有两个通气孔;所述通气环上的通气孔与圆管两端联通;所述计量装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计量装置的一部分穿过外壳和封板与叶轮转轴的一端固接;所述扭力调节装置安装在外壳上,所述扭力调节装置的一部分穿过外壳和封板与叶轮转轴的另一端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上的叶片为矩形;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远离叶轮转轴的一端为远端,与远端相邻的两端为边端;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远端与通气环内壁最小距离不大于1毫米;所述叶轮的叶片的边端距封板最小距离不大于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环上的通气孔的轴向方向为叶轮叶片转动轮廓的切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训练器还包括吹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吹气管的一端和吸气管的一端分别与圆管两端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吹气管和吸气管均为软管。

进一步地,计量装置为带有复位功能的机械计数器。

进一步地,所述扭力调节装置包括底壳、顶壳、轴杆、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导向杆、弹簧;

所述轴杆穿过外壳和封板与叶轮转轴固接;所述第一摩擦盘外套固接在轴杆上;所述第二摩擦盘上设有圆孔;所述第二摩擦盘通过圆孔外套在轴杆上,且圆孔内壁与轴杆不接触;所述第二摩擦盘的远离第一摩擦盘的盘面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套弹簧;

所述底壳和顶壳均为圆管形;所述底壳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转轴、第一摩擦盘位于底壳内;所述顶壳的一端封闭;所述顶壳的封闭端上设有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摩擦盘和顶壳封闭端接触;

所述底壳的内表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和将环形凹槽联通的竖槽;所述顶壳的未封闭端位于底壳内;所述顶壳的外表面设有突起;所述突起位于底壳的环形凹槽或竖向凹槽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使用叶轮的转动和计量装置计算每次训练的呼吸量,通过使用扭力调节装置实现对叶轮的转动阻力,从而实现控制每次呼吸的阻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管;2.通气环;21.通气孔;3.封板;4.叶轮;5.计量装置;6.扭力调节装置;61.底壳;611.凹槽;612.竖槽;62.顶壳;621.突起;63.轴杆;64.第一摩擦盘;65.第二摩擦盘;66.导向杆;67.弹簧;7.吹气管;8.吸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呼吸训练器包括圆管1、通气环2、封板3、叶轮4、计量装置5、扭力调节装置6;通气环2两端通过封板3密封;叶轮4同轴的安装在通气环2内;圆管1中部为圆饼形,通气环2安装在圆管1的圆饼形处,且将圆管1内部空间分隔成独立的两个部分,通气环2与圆管1的圆饼形同轴;通气环2外表面上相对的设有两个通气孔21;通气环2上的通气孔21与圆管1两端联通;计量装置5安装在外壳上;计量装置5的一部分穿过外壳和封板3与叶轮4转轴的一端固接;扭力调节装置6安装在外壳上,扭力调节装置6的一部分穿过外壳和封板3与叶轮4转轴的另一端固接。

计量装置5可以是电子圈数记录器或者机械式圈速记录器,记录在呼吸过程中叶轮4的转动圈速,根据圈数可以计算出呼吸的量,从而可以知道每次呼吸训练时的呼出和吸入量的大小,且可以使用文本进行记录,方便对病人病情的推断和掌握;通过设置扭力调节装置6可以对叶轮4转动摩擦力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增强病人的呼出和吸入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肺部肌肉的力量。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叶轮4上的叶片为矩形;叶轮4的叶片的远离叶轮4转轴的一端为远端,与远端相邻的两端为边端;叶轮4的叶片的远端与通气环2内壁最小距离为0.5毫米,叶轮4的叶片的边端距封板3最小距离为0.5毫米。将叶片与外壳的最小距离设置为0.5毫米,可以有效的减少呼出和吸入的空气不通过叶轮4,提高本装置的精确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通气环2上的通气孔21的轴向方向为叶轮4叶片转动轮廓的切线方向相同。设置切线方向的通气孔21可以使得进入叶轮4和排出叶轮4的空气不会对叶轮4的转动产生阻力作用,从而使得叶轮4的转动更为顺畅,也减少了空气从叶轮4的边端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流过,提高本装置的精确度。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呼吸训练器还包括吹气管7和吸气管8;吹气管7的一端和吸气管8的一端分别与圆管1两端联通。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吹气管7和吸气管8均为软管。设置吹气管7和吸气管8方便使用且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查看计量装置5上记录的圈速。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计量装置5为带有复位功能的机械计数器,比如计数跳绳上的计数器,且将计数上的圈数数字换算成排气量大小。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扭力调节装置6包括底壳61、顶壳62、轴杆63、第一摩擦盘64、第二摩擦盘65、导向杆66、弹簧67;

轴杆63穿过外壳和封板3与叶轮4转轴固接;第一摩擦盘64外套固接在轴杆63上;第二摩擦盘65上设有圆孔;第二摩擦盘65通过圆孔外套在轴杆63上,且圆孔内壁与轴杆63不接触;第二摩擦盘65的远离第一摩擦盘64的盘面上设有导向杆66;导向杆66外套弹簧67;

底壳61和顶壳62均为圆管1形;底壳61安装在外壳上;转轴、第一摩擦盘64位于底壳61内;顶壳62的一端封闭;顶壳62的封闭端上设有与导向杆66相配合的圆孔;弹簧6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摩擦盘65和顶壳62封闭端接触;

底壳6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环形凹槽611和将环形凹槽611联通的竖槽612;顶壳62的未封闭端位于底壳61内;顶壳62的外表面设有突起621;突起621位于底壳61的环形凹槽611或竖向凹槽611内。

通过在第二摩擦盘65上设置导向杆66和弹簧67实现第二摩擦盘65与第一摩擦盘64之间产生压力,从而对叶轮4的转动产生阻力。通过在底壳61上设置凹槽611和竖槽612,在顶壳62上设置突起621实现调整顶壳62与底壳6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弹簧67的压力大小,进而实现第一摩擦盘64和第二摩擦盘65之间的压力大小。

本市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在需要测试呼出和吸入量的时候,首先将计量装置5复位,将底壳61与顶壳62的距离控制到最大,使第一摩擦盘64和第二摩擦盘65不接触,第二,进行呼出,呼出完成后记录计量装置5上的空气量,第三,将计量装置5复位,进行吸入,呼出完成后记录计量装置5上的空气量。

在需要进行肺部肌肉力量训练的时候,调节底壳61与顶壳62的距离,使第一摩擦盘64和第二摩擦盘65之间的压力大小,再进行呼出和吸入训练。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