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和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772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和训练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医疗器械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和训练球。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可以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所以针对许多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病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很常见,虽然动静脉內瘘是个小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成熟过程中还是会对手术者的生活造成影响,而手术者恢复的不够理想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对于手术者是很不利的。

为了伤口更好更快地愈合,临床上通常要求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每天进行一定的握力训练。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通常由以下两种,一种是橡皮圈或橡皮球,其具有轻巧、便于携带的优点,然而却无法显示患者进行握力训练的次数和力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患者的恢复训练;另一种是电子握力器,其可以显示训练力度和次数,然而重量较大、不便于携带,对于亟需进行恢复训练的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并不适用。而如果没有专业的器械让术后患者进行规范量化的训练,患者康复的周期将延长,有可能引起并发症,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便于携带的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及其训练球,使得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患者运用本训练器可以进行规范、量化的简单功能训练,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可以在内瘘成熟后的透析过程中,能减少血栓,狭窄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训练球,所述训练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芯片;所述压力感应器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当前训练球受到的压力值;第一通信芯片与第二通信芯片连接,第二通信芯片置于终端内。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形状为椭球形。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球还包括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本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抓取部与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允许手指通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防滑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部为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与本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芯片为蓝牙芯片或WIFI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训练球和终端,所述训练球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训练球,所述终端包括第二通信芯片、第二处理器和显示单元;第二通信芯片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还与显示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包括蓝牙芯片或WIFI芯片。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训练球和终端,所述训练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芯片。患者可以先用终端设置预设压力值,在训练时可以用手部抓取训练球,并用力按压,训练球内部的第一处理器会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后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传输至终端的第二通信芯片,并在终端上显示预设压力值、接收到的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这样,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通过终端即可观察到本次训练握力合格的次数,并根据实际需要对预设压力值进行调整,使之适应自身恢复训练需要。终端具有记忆和存储功能,并可提供可视化的交互界面,有利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观察分析训练过程及效果,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电子握力器,本实用新型具备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携带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训练球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训练球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训练球;11、本体;

2、终端;

3、抓取部;31、通孔;

4、防滑部;

101、压力感应器;102、第一处理器;103、第一通信芯片;

111、第二通信芯片;112、第二处理器;113、计数单元;114、显示单元;115、提示单元;116、第一提示单元;117、第二提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训练球1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器101、第一处理器102和第一通信芯片103;所述压力感应器101与第一处理器102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芯片103与第一处理器102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01用于检测当前训练球受到的压力值;第一通信芯片103与第二通信芯片111连接,第二通信芯片111置于终端2内。所述训练球可以为装置的一部分,即与终端配合使用,当然也可以单独使用,使用时只需用户手部反复多次挤压训练球即可。优选的,训练球的材质可以为橡胶。训练球的形状为椭球形或球形,这样有利于用户手部抓紧训练球,同时形状复合人体力学,给用户舒适之感。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球还包括抓取部,所述抓取部与本体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所述抓取部与本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允许手指通过的通孔。优选的,所示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如图3所示,患者在使用时可以用中指和无名指穿过所述通孔,并握紧训练球,而后可采用挤压的方式对训练球施加压力作用。通孔的设置可以防止训练球从使用者手中脱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抓取部与训练球本体之间还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当不需要使用抓取部时,可以将抓取部取下,使得训练球更加便于携带;当抓取部发生损坏时,只需将抓取部摘下进行更换即可,降低了维护成本。

如图3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与本体的外表面。防滑凸起的形状可以为扁平椭球形状,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止训练球滑落,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按摩的作用,在使用训练球时给患者舒适之感。

请参阅图1,所述装置包括训练1和终端2,所述终端2包括第二通信芯片111、第二处理器112和显示单元114;第二通信芯片111与第二处理器112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112还与显示单元11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还包括计数单元113,计数单元113与第二处理器111连接,计数单元可以用计数器来实现,用于对压力值合格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将信号发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控制显示单元显示次数。

所述压力传感器101用于检测当前训练球受到的压力值,并将压力值传输给第一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在使用装置过程中,用户可将训练球抓取于用户掌心位置,并用力按压,以完成压力输入,通常每一次恢复训练需要对训练球进行反复多次按压,压力传感器将记录每一次按压的压力值,并将获取到的压力值传输至第一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为具体数据处理的电子元件,如CPU、MCU等。

所述第一处理器102用于通过第一通信芯片103将压力值传输至第二通信芯片111。第一通信芯片和第二通信芯片为通信功能芯片,可以为无线通信芯片,如WIFI芯片、蓝牙芯片等。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信芯片包括第一蓝牙芯片,所述第二通信芯片包括第二蓝牙芯片,第一蓝牙芯片和第二蓝牙芯片之间通过蓝牙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芯片111用于接收压力值。所述压力值即为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值,可以包括一组压力数据,也可以包括多组压力值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器112用于将压力值与预设压力范围进行比较,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预设压力最小值至预设压力最大值的区间范围,患者或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恢复训练需要通过终端对预设压力范围进行设定。对于“压力值与预设压力范围进行比较”可以采用存储器与比较器形成的电路来实现,优选的,存储器的数量为两个,一个用于存储预设压力最小值,另一个用于存储预设压力最大值。第二处理器在接收到实时检测的压力值,会通过比较器依次将压力值与预设压力最小值、预设压力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记录比较结果。

当使用者每次按压训练球产生的压力值传输至终端时,处理器会对压力值是否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进行判断,计数单元113会统计接收到的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以便后续患者或医护人员查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计数单元还用于统计接收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最大值的次数以及接收到的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最小值的次数,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显示接收到的压力值大于预设压力最大值的次数以及接收到的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最小值的次数。这样,用户不仅可以看到本次恢复训练测试合格的握力次数(即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还可以看到压力值偏小或过大的次数,以便下次更好地把握挤压训练球的力道进行恢复训练,提高了患者恢复训练过程中的依从性。

所述显示单元114用于显示预设压力值、接收到的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预设压力值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设定,具体设定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实现:终端接收到用户的设置指令后,处于预设状态;第二处理器发送信号至第一处理器,以使得当前压力传感器所接收的压力值可以实时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用户可以用手部挤压训练球,并逐渐增大作用力,并观察终端上当前显示的压力值,当压力值符合用户预期时,用户可以松开训练球,此时第二处理器将当前接收到的压力值作为预设压力值并进行存储。在显示单元上对接收到的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进行显示,使得训练结果可视化展现在用户面前,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包括提示单元115,所述提示单元可以与第二处理器连接。提示单元115用于在接收到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时,发出提示信息。优选的,所述提示单元115包括第一提示单元116和第二提示单元117,当接收到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时,第一提示单元发出第一提示信息;当计数单元所记录的预设时间内第二通信芯片接收到的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压力值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第二提示单元发出第二提示信息。具体地,第一提示单元和第二提示单元可以为提示灯,即第一提示灯与第二提示灯,如果指示灯以亮暗作为区别标志(或者以指示灯闪烁的不同颜色为区别),如训练者将预设压力范围设定为10至15N。那么当训练者施加的力位于10至15N范围内时第一指示灯才会亮,否则第一指示灯就处于暗的状态;如设定预设时间(如5分钟)内压力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压力值在10至15N内的次数为100次,那么只有在5分钟内训练者施加的力达到10至15N范围内的次数达到100次时第二指示灯才会亮,否则第二指示灯处于暗的状态。这样训练者就可以进行规范、量化的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减少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动静脉内瘘功能恢复训练装置和训练球,所述装置包括训练球和终端,所述训练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压力感应器、第一处理器和第一通信芯片。患者可以先用终端设置预设压力值,在训练时可以用手部抓取训练球,并用力按压,训练球内部的处理器会将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后通过第一通信芯片传输至终端的第二通信芯片,并在终端上显示预设压力值、接收到的压力值位于预设压力范围内的次数。这样,患者或者医护人员通过终端即可观察到本次训练握力合格的次数,并根据实际需要对预设压力值进行调整,使之适应自身恢复训练需要,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另一方面相较于电子握力器,本实用新型具备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携带方便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