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623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



背景技术:

网球作为一项热门运动,很受大众青睐,但在训练和初练时,都需要有教练员来喂球和陪练,浪费人力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网球发球机。网球发球机通常由分球理球装置和发球装置两大部件组成,其中,分球理球装置负责给发球装置送球。例如:专利号为201320028665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网球发球机,该网球发球机包括送球机构、发球机构。送球机构包括储球箱,储球箱内开设有一大圆槽,大圆槽一侧开设有一个比网球稍大的圆孔,圆孔下面连接有导球管。大圆槽里面正好可以放下一个有四圆孔的搅球盘。正常情况下,四个储球孔里各存放着一个网球,当搅球盘转动时,其中一个储球孔正好跟大圆槽力的那个入球孔对齐的时候,搅球盘储球孔力的那个网球就通过入球孔进入导球管,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供球周期。以上送球机构为自上往下式供球,占用了大量的垂直空间,导致整个机构高度高,体积大,而且网球在大圆槽与导球管的连接处很容易卡住,运行不够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度低,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的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包括上端敞开的储球箱、叶轮,叶轮具有若干正好可搁置一个网球的弧形叶片;所述储球箱内的前壁处具有正好可容置所述叶轮的凹腔,叶轮置入凹腔内;所述叶轮的转轴穿过储球箱的前壁与电机相连,并可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所述储球箱的底面有坡度,凹腔的底面为坡度的最低点,落入储球箱的网球均可自动趋向最低点;所述弧形叶片具有里边高外边低的斜度;所述储球箱的前壁开设出球孔,出球孔与搁置于弧形叶片上的网球的活动轨迹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出球孔外侧连接有斜向设置的导球通道,导球通道通向发球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出球孔位于储球箱前壁的最上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叶轮的旋转从储球箱内捞取提升网球,并从出球孔送出,为一种自下而上式的供球方式,可有效降低整个装置的高度,减小体积,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储球箱 2、叶轮 21、弧形叶片 3、凹腔 4、电机 5、出球孔6、导球通道 7、网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示:一种自下往上式的网球分球理球装置,包括上端敞开的储球箱1、叶轮2。叶轮2具有若干弧形叶片21,每个弧形叶片21正好可搁置一个网球。

储球箱1内的前壁处具有凹腔3,凹腔3比叶轮2稍大,叶轮2正好置入凹腔3内,且不影响旋转。叶轮2的转轴穿过储球箱1的前壁与电机4相连,并可在电机4的驱动下旋转。叶轮2无限接近储球箱1的前壁。

储球箱1的底面有坡度,凹腔3的底面为坡度的最低点。落入储球箱1的网球均可自动趋向最低点,也就是趋向凹腔3内,如此可确保叶轮2旋转时,弧形叶片21从储球箱1的底部经过时正好能够捞取一个网球。

弧形叶片21具有里边高外边低的斜度,搁置于弧形叶片21上的网球7始终具有向外侧,也就是向储球箱1的前壁方向滚动的趋势。储球箱1前壁的最上沿开设出球孔5,出球孔5与搁置于弧形叶片21上的网球7的活动轨迹相对应。出球孔5外侧连接有斜向设置的导球通道6,导球通道6通向发球装置。网球7在叶轮2的驱动下提升,当网球7提升至出球孔5位置时,由于失去了储球箱1前壁的阻挡,网球7就会从叶片上滚下来,最终经过导球通道6滚到发球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分球理球装置配合发球装置形成一台完整的网球发球机。发球装置中包括落球套圈,导球通道6通向落球套圈的上方。落球套圈内壁上设置红外传感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落球套圈内无球时,控制器控制电机4旋转,捞取一个网球后送往落球套圈内,以确保本网球发球机可连续不间断地发射网球。

本实用新型通过叶轮2的旋转从储球箱1内捞取提升网球,并从出球孔5送出,为一种自下而上式的供球方式,可有效降低整个装置的高度,减小体积,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