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446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属于杂技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 204134234 U、公告日2015年2月4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电动旋转摇摆架,包括方形底座、旋转立柱、固定环、固定脚、电动机、减速器、偏心轴、摆架和支撑脚,所述方形底座顶部设有旋转立柱,旋转立柱上套设有一固定环,该固定环与支撑脚连接,所述支撑脚包括折叠腿、支架腿和自锁旋转扣,所述支架腿设置在地面上,支架腿一端与方形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折叠腿连接;所述折叠腿一端与固定环连接,折叠腿中间部位设有自锁旋转扣;所述固定环底部设有三个固定脚,固定脚底部与方形底座连接;所述旋转立柱顶端内部设有电动机,电动机与减速器连接 ;所述减速器设于旋转立柱顶部,减速器通过偏心轴与摆架连接。所述固定环位于方形底座的上方。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有三个,均匀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摆架顶部设有摆动基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轴旋转,从而带动摆架的转动和摆动,虽然大大增加杂技表演可观赏性、增加节目的可观赏性;同时支撑脚为可折叠结构,在不使用时可折叠收起,减少占用的空间,便于运输和存放;通过电机驱动,大大增加了杂技表演的可观赏性,增加节目的可观赏性;但是,上述结构含有电机部件,重量重,不方便外出演出携带;此外,上述支架比较高,不适合小动物进行杂技表演。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杂技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得行走架与三棱柱结构的底座形成一个跷跷板结构,整个支架的稳定性高,保证了表演动物的安全,且重量轻,方便外出携带,非常适合远距离演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包括底座、行走架,底座上设置行走架,底座为横向设置的三棱柱结构,行走架设置在三棱柱结构底座的一个侧棱上;所述行走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连接件;第一杆与第二杆平行设置,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设置若干个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位开口向上的圆弧形,连接件、第一杆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三棱柱结构底座两个三角形框架,三角形框架竖向设置,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底边的两个端点分别设置第一连杆,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侧边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三角形框架侧边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第一杆与第二杆底部设有转轴,转轴横向设置,转轴设置在轴承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底座为横向设置的三棱柱结构,底座上设置行走架。采用三棱柱结构的底座,在杂技表演时,使得整个支架的稳定性高,保证了表演动物的安全,使得行走架与底座之间有一个高度差,便于行走架两端的上下移动。

第二,行走架设置在三棱柱结构底座的一个侧棱上;所述行走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连接件;第一杆与第二杆平行设置,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设置若干个连接件。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行走架与三棱柱结构的底座形成一个跷跷板结构,表演动物从行走架一端上去,走到行走架中部,接着行走架另一端在表演动物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趣味性十足。

第三,连接件位开口向上的圆弧形,进一步降低了表演动物的行走高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行走架2、第一杆21、第二杆22、连接件2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动物杂耍用支架,包括底座1、行走架2,底座1上设置行走架2。

底座1为横向设置的三棱柱结构,行走架2设置在三棱柱结构底座1的一个侧棱上;所述行走架2包括第一杆21、第二杆22、连接件23;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平行设置,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之间设置若干个连接件23。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23位开口向上的圆弧形,连接件23、第一杆21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21、第二杆2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三棱柱结构底座1两个三角形框架,三角形框架竖向设置,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底边的两个端点分别设置第一连杆,两个三角形框架对应侧边中部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三角形框架侧边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三棱柱结构的一条侧棱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底部设有转轴,转轴横向设置,转轴设置在轴承中。

采用三棱柱结构的底座,在杂技表演时,使得整个支架的稳定性高,保证了表演动物的安全,使得行走架与底座之间有一个高度差,便于行走架两端的上下移动。

采用行走架设置在三棱柱结构底座的一个侧棱上;所述行走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连接件;第一杆与第二杆平行设置,第一杆与第二杆之间设置若干个连接件,使得行走架与三棱柱结构的底座形成一个跷跷板结构,表演动物从行走架一端上去,走到行走架中部,接着行走架另一端在表演动物的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整个行走过程中趣味性十足。

连接件位开口向上的圆弧形,进一步降低了表演动物的行走高度,提高了表演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