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1193阅读:19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



背景技术:

2022年北京将要举办冬奥会,冰雪项目在我国大力开展。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我国冬季奥运会比赛的优势项目曾经获得奥运冠军的好成绩,受到大家的关注。

我国夏天的气温普遍在30度以上,冬天只有北方的气温在零度以下适合训练。而运动员夏季训练只有在现有的夏训场地进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场地由出发区、助滑坡、过渡区一、跳台、过渡区二、着陆坡和终点区组成。

在现有的自由式滑雪空技巧项目夏季训练场地只有出发区、助滑坡、过渡区一、跳台、水池等组成。夏训场地与冬季正式比赛场地相差甚远特别是落地的缓冲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夏季场地的缓冲区是游泳池,运动员是落在池水中。但正规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比赛缓冲区的角度是37度有积雪覆盖的斜坡,因此夏训场地与冬季正规场地的着陆区有巨大的差异性,从而影响训练质量。正式比赛缓冲区是有角度的,而现有场地是平面(水面),夏季训练和正式比赛的不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提高了夏季训练场地对真实滑雪场地的仿真度,有利于运动员的模拟训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包括位于顶部的出发区以及与出发区连接的助滑坡,所述助滑坡的底端还以平滑过渡的方式连接有跳台,所述跳台远离助滑坡的一侧还设置有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跳台和水池之间的缓冲着陆坡,所述缓冲着陆坡包括支撑架以及铺设在支撑架上的缓冲面,所述缓冲面的末端延伸至水池中。所述缓冲着陆坡提高了夏训场地与真实场地的相似性,避免运动员直接落入水中。

可选地,所述缓冲面包括硬质底板以及覆盖在硬质底板上的海绵,所述海绵表面覆盖光滑的皮面或人造革。所述光滑的皮面或人造革减小了摩擦力,更加贴近真实的雪道,覆盖的海绵给运动员落地提供了缓冲时间,增强了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海绵的厚度设置为0.8m-1.5m,所述皮面或人造革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防止水池中的水浸入海绵中。

可选地,所述缓冲面与水平面呈37°夹角。在真实的比赛场地中,着陆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缓冲面与水平面呈37°夹角用于模拟真实的赛道情况。

可选地,所述缓冲着陆坡的支撑架包括钢柱立架以及设置在钢柱立架上的钢桁架。所述钢柱立架和钢桁架搭接牢固,由多个独立单元拼接而成,方便搭接和拆卸。

可选地,所述缓冲面表面具有标识运动员落点的网格标线。所述网格标线能够方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落点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运动员调整动作提供参照。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不被受气温影响,不论是南方和北方还是冬季和夏季都可以使用,在水池与跳台之间设置有缓冲着陆坡,模拟了真实的滑雪场环境,使得运动员的训练更加有效,在缓冲着陆坡上还设置有网格标线,可以辅助运动员对自己的训练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出发区1,助滑坡2,跳台3,水池6,支撑架5,缓冲面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水平”、“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图1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夏训场地,包括位于顶部的出发区1以及与出发区1连接的助滑坡2,所述助滑坡2的底端还以平滑过渡的方式连接有跳台3,所述跳台3远离助滑坡2的一侧还设置有水池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跳台3和水池6之间的缓冲着陆坡,所述缓冲着陆坡包括支撑架5以及铺设在支撑架5上的缓冲面4,所述缓冲面4的末端延伸至水池6中。所述缓冲着陆坡提高了夏训场地与真实场地的相似性,避免运动员直接落入水中。

所述缓冲面4包括硬质底板以及覆盖在硬质底板上的海绵,所述海绵表面覆盖光滑的皮面或人造革。所述光滑的皮面或人造革减小了摩擦力,更加贴近真实的雪道,覆盖的海绵给运动员落地提供了缓冲时间,增强了安全性。

所述海绵的厚度设置为0.8m-1.5m,所述皮面或人造革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用于防止水池6中的水浸入海绵中。

所述缓冲面4与水平面呈37°夹角。在真实的比赛场地中,着陆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缓冲面4与水平面呈37°夹角用于模拟真实的赛道情况。

所述缓冲着陆坡的支撑架5包括钢柱立架以及设置在钢柱立架上的钢桁架。所述钢柱立架和钢桁架搭接牢固,由多个独立单元拼接而成,方便搭接和拆卸。

所述缓冲面4表面具有标识运动员落点的网格标线。所述网格标线能够方便运动员对自己的落点进行记录和分析,为运动员调整动作提供参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