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式健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81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秋千式健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秋千式健腹器。



背景技术:

健腹器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健身器材之一,其能够较好的锻炼腹部肌肉,达到瘦身和健体的效果。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42546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轨健腹器,包括支架、导轨及滑动座,滑动座,其主要由滑动机构和一幅跪垫组成,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中间滑轮及两侧滑轮分别与对应的单轨配合实现三轨迹的引体拉腹运动,中间滑轮包裹着中间单轨。该健腹器通过三条导轨的配合实现左摆、右摆及平衡引体拉腹运动,更好的达到健腹效果。

又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798735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型公开一种健腹器,包括机架和跪垫,该机架上设有能沿机架上下滑动的移动装置,该跪垫设置在移动装置上并能相对该移动装置进行转动。所述移动装置上设有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设有支撑板,所述跪垫固定在该支撑板上;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沿支撑座的周向设有两个凹槽,该两个凹槽设置在该支撑座直径的相对端,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凸出两个转动部,该两个转动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凹槽内并能沿凹槽的周向进行转动。该健腹器中跪垫能相对移动装置进行转动,锻炼者使用健腹器进行健身时不仅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进行转动以扭动腰腹部。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更为新颖、锻炼效果更好的健腹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秋千式健腹器,它具有锻炼效果较佳,且锻炼环境较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秋千式健腹器,包括支撑架,有一秋千架的上端部铰连在所述支撑架上,该秋千架的下部设有跪垫。

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架和后架,该前架包括2个前边管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该2个前边管下部的前连接管从而该前架呈“U”字形、该后架包括2个后边管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至2个后边管下部的后连接管从而该后架呈“U”字形,同时,前边管的中部和相应的后边管的中部铰连在一起从而从侧面看该支撑架呈“X”字形,以及,有连接件的一端铰连在前边管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相应的后边管上。

所述秋千架包括2个秋千边管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在2个秋千边管的下端的秋千连接管从而该秋千架呈“U”字形,同时,2个秋千边管的上端铰连在相应的后边管的上端,以及,该跪垫固定在该秋千连接管上。

所述秋千连接管上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秋千边管的延伸方向的竖向孔以及延伸方向垂直于秋千边管的延伸方向的横向孔,同时,该跪垫的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管,插管和该横向孔以及该竖向孔均相配。

所述跪垫上活动连接有配重块。

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肘垫。

所述肘垫为套设在一横管上的泡棉套,该横管的两端部弯折后插接在相应的前边管的上端。

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扶手。

所述扶手呈“U”字形从而具有2根均向前延伸的扶手管以及1根两端分别连接在2个扶手管后端的扶手连接管,该扶手连接管可拆卸的固定在该横管上。

所述扶手连接管上固定有仪表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锻炼效果较佳,且锻炼环境较好。本发明的秋千式健腹器在使用时,锻炼者手部或肘部支撑在支撑架的上部、膝盖跪在跪垫上,反复前后摇动跪垫,即可极好的对腰腹部肌肉进行锻炼。这种锻炼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健腹机而言,不仅可以达到相同甚至更好的锻炼强度,且不会损伤锻炼者的肌肉,效果更佳。同时,相对于传统健腹机而言,噪音极小,能够为锻炼者创造一个较好的锻炼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秋千式健腹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秋千式健腹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和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秋千式健腹器在不同工作状态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秋千式健腹器在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是本发明的插管和竖向孔、横向孔配合的左视剖视图;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秋千式健腹器在不同的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横管和扶手配合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扶手和仪表盘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所示:秋千式健腹器,包括支撑架10。

更具体的说:

有一秋千架21的上端部铰连在所述支撑架10上,该秋千架21的下部设有跪垫22。即,结合图3和图4所示,锻炼者双膝跪在该跪垫22上,反复摇晃膝部,即可对锻炼者的腰部和腹部的肌肉进行锻炼。由于这种方式会借助于一定的惯性,从而不易对锻炼者造成伤害,且不会产生噪音,使锻炼者能够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锻炼。

优化的:

结合图2所示,该支撑架10包括前架11和后架12。该前架11包括2个前边管111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该2个前边管111下部的前连接管112从而该前架11呈“U”字形、该后架12包括2个后边管121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至2个后边管121下部的后连接管122从而该后架12呈“U”字形。同时,前边管111的中部和相应的后边管121的中部铰连在一起从而从侧面看该支撑架10呈“X”字形。以及,有连接件13的一端铰连在前边管111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相应的后边管121上。这样,该支撑架10能够折叠,便于收纳和运输,如图8所示。

该秋千架21包括2个秋千边管211和1根两端分别连接在2个秋千边管211的下端的秋千连接管212从而该秋千架21呈“U”字形。同时,2个秋千边管211的上端铰连在相应的后边管121的上端。以及,该跪垫22固定在该秋千连接管212上。较好的方式是,2个秋千边管211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轴,而后边管121的上端设有和连接轴相配的插孔,连接轴插在相应的插孔内,从而不仅安装较为方便,且在需要时,可以将秋千架21取下。

结合图5至图7所示,该秋千连接管212上设有延伸方向平行于秋千边管211的延伸方向的竖向孔2121以及延伸方向垂直于秋千边管211的延伸方向的横向孔2122。同时,该跪垫22的下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插管221,插管221和该横向孔2122以及该竖向孔2121均相配。即,在使用时,将插管221插在该竖向孔2121内,该跪垫22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秋千边管211的延伸方向,如图6所示;在需要收纳时,将插管221插在该横向孔2122内,该跪垫22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秋千边管211的延伸方向,如图7所示。

见图5所示,该跪垫22上活动连接有配重块(图上未示出)。比如,该插管221上设有外螺纹,配重块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在该跪垫22上。如此,便于锻炼者得到不同的锻炼强度。

继续优化:

结合图10所示,该支撑架10的上部设有肘垫30。本实施例中,该肘垫30为套设在一横管40上的2个泡棉套,该横管40的两端部弯折后插接在相应的前边管111的上端。即,肘垫30便于锻炼者在锻炼时肘部能够得到依靠,且在收纳时,可以将横管40和前边管111分离,如图9所示。

见图10和图11所示,该支撑架10的上部设有扶手50。即,便于锻炼时锻炼者手部的握持。本实施例中,该扶手50呈“U”字形从而具有2根均向前延伸的扶手管51以及1根两端分别连接在2个扶手管51后端的扶手连接管52,该扶手连接管5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等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该横管40上。即,在收纳时,可以将该扶手50取下。

该扶手连接管52上固定有仪表盘60。即,便于直观的得知锻炼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