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19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属于体育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特征是持续一定时间的、中低程度的全身运动,主要锻炼练习者的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基础。跳健美操有诸多好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的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减肥的功效,这种运动减肥方法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特别适合女性,受到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

现有技术中的健美操练习装置无法对使用人员的手臂进行力量训练,使用局限性大;现有技术中的健美操练习装置无取暖功能,使用人员冬季使用不舒适,所以急需要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手臂训练机构以及取暖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训练台、立板以及镜片,所述立板固定在训练台后端面上,所述镜片安装在立板前端面中部位置,所述手臂训练机构包括转轴、电机、外壳、吊环、弹力绳以及束线盘,所述转轴安装在外壳内中部位置,且转轴前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外壳前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外壳安装在训练台右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吊环安装在弹力绳上端面上,所述弹力绳下端安装在束线盘环形侧面上,所述束线盘安装在转轴中部位置,所述取暖机构设置在训练台前端面中部位置,所述取暖机构包括壳体、进风口、风扇、电加热管以及百叶窗,所述壳体固定在训练台前端面中部位置,所述进风口开设在外壳前端面上部位置,所述风扇安装在壳体内前部位置,所述电加热管安装在壳体内后部位置,所述百叶窗安装在壳体后端面上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训练台上端面安装有泡沫垫。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右端面上安装有透明观察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外壳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所述进风口等距排布在外壳前端面上,且三组以上进风口内均安装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管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管呈S形排布在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转轴、电机、外壳、吊环、弹力绳以及束线盘,该设计实现了使用人员手臂力量训练的功能,且便于不使用时进行收纳,解决了原有健美操练习装置无法对使用人员的手臂进行力量训练,使用局限性大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壳体、进风口、风扇、电加热管以及百叶窗,该设计实现了冬季取暖的功能,提高了使用人员冬季使用时的舒适度,解决了原有健美操练习装置无取暖功能,使用人员冬季使用不舒适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泡沫垫,该设计提高了训练台的缓冲防护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透明观察口,该设计便于使用人员观察外壳内的情况,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防尘网,该实现了空气除尘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中手臂训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中取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臂训练机构、2-取暖机构、3-训练台、4-立板、5-镜片、11-转轴、12-电机、13-外壳、14-吊环、15-弹力绳、16-束线盘、21-壳体、22-进风口、23-风扇、24-电加热管、25-百叶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健美操多用练习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手臂训练机构1以及取暖机构2,装置主体包括训练台3、立板4以及镜片5,立板4固定在训练台3后端面上,镜片5安装在立板4前端面中部位置。

手臂训练机构1包括转轴11、电机12、外壳13、吊环14、弹力绳15以及束线盘16,转轴11安装在外壳13内中部位置,且转轴11前端与电机12相连接,电机12固定在外壳13前端面中部位置,外壳13安装在训练台3右端面中部位置,吊环14安装在弹力绳15上端面上,弹力绳15下端安装在束线盘16环形侧面上,束线盘16安装在转轴11中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使用人员手臂力量训练的功能,且便于不使用时进行收纳。

取暖机构2设置在训练台3前端面中部位置,取暖机构2包括壳体21、进风口22、风扇23、电加热管24以及百叶窗25,壳体21固定在训练台3前端面中部位置,进风口22开设在外壳13前端面上部位置,风扇23安装在壳体21内前部位置,电加热管24安装在壳体21内后部位置,百叶窗25安装在壳体21后端面上部位置,该设计实现了冬季取暖的功能,提高了使用人员冬季使用时的舒适度。

训练台3上端面安装有泡沫垫,外壳13右端面上安装有透明观察口,转轴11通过轴承与外壳13相连接,进风口22设有三组以上,三组以上进风口22等距排布在外壳13前端面上,且三组以上进风口22内均安装有防尘网,电加热管24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电加热管24呈S形排布在壳体21内。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人员握住吊环14,并向上拉动吊环14,吊环14带动弹力绳15向上拉伸,进而使用人员进行手臂力量训练,当训练完成后,使用人员运行电机12,电机12带动转轴11转动,转轴11转动带动束线盘16转动,束线盘16转动将弹力绳15收起,当吊环14与外壳13上端面相贴合后,使用人员停止运行电机12即可,从而实现了使用人员手臂力量训练的功能,且便于不使用时进行收纳。

当冬季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人员接通风扇23以及电加热管24电路,风扇23产生负压,并将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22吸入壳体21内,电加热管24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当外界空气经过电加热管24时,外界空气吸收电加热管24的热量,并形成热空气,百叶窗25将热空气导向使用人员,从而实现了冬季取暖的功能,提高了使用人员冬季使用时的舒适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